尾翼:人才培养
尾翼包括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主要功用在于飞机的俯仰和偏转,以及保证飞机能平稳地飞行。
作为一位自1981年即进入财务领域、有着30多年财务工作经验的“老财务”来说,财务团队建设一直是顾惠忠工作的重中之重。
2008年中航工业提出了财会队伍人才培养战略的“十.百.千.万工程”。所谓“十.百.千.万”工程即力争在2016年,中航工业要拥有10名获得全国会计领军人才称号的财务人员;100名经过国外培训获得EMBA或者MBA资格的财会人员;1000名以上拥有硕士学历的财务人员;将整个集团的1万名财务人员全部轮训一遍。
经过努力,该工程初见成效,与美国密苏里州立大学联合培养的21名国际EMBA学员学成归国,第三批15名EMBA学员即将回国,20多名新学员很快赴美学习;已有6人获得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资格。这些海外学成归国人员,在中航工业国际化开拓中已开始发挥较好的作用。“会计领军人才工程的重要性怎样评价都不为过,对人才培养的成本远远低于其以后创造的价值。”
顾惠忠认为,财务部门是公司的核心部门,财务人员掌握着集团最有价值的资源,因此集团财务文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2008年底就在新的中航工业成立不久,顾惠忠就在继承航空工业几十年财务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确立了中航工业财务管理新理念——诚信、规范、创新、协同。顾惠忠一直坚持职业道德是财务管理的基础,只有在此之上才有更高层次的两点:正视权利和管理创新。
近两年中,对于下属单位的CFO配备工作也已基本到位。其中发动机公司两年来公开招聘成员单位CFO10名,目前25个成员单位中已有21个配备了CFO;直升机公司所属成员单位CFO已基本配齐。此外重大项目CFO配备得到推进,中航装备在某项目中推行项目CFO系统,逐步形成了研制项目在经费、成本、价格等方面的一体化管理。
他山之石
在顾惠忠的办公室里,摆满了近年来访问UTC、GE、波音等海外顶尖跨国公司交流的照片。
每次出访回来,顾惠忠都受益匪浅,并有选择的在内部进行调整优化。据财务部人员介绍,每一次访问回国,顾惠忠总会在集团内部召开一次汇报交流会,并对集团财务管理工作进行调整优化。
五大体系之一的制度管理,便是借鉴了波音公司的经验。2001年顾惠忠到美国波音公司访问交流,波音公司的财务高管向他演示介绍了波音公司的财务会计制度体系。顾惠忠当时很受震动,遂向波音表示能否复印一份给他,但被告知这是公司的商业秘密而遭到婉言拒绝。于是在以后几天的考察中,顾惠忠用心地观察并一一找出中航工业与其所存在的差距。据说在回国的飞机上,顾惠忠便迫不及待的整理思路,准备开始着手改革了。
在中航工业的高管排名中,顾惠忠应该是众多央企中的特例,位列第三。对此顾惠忠给出的答案是“有为才有位”,“中航工业的财务环境其实非常好,历任总经理都非常重视和支持财务工作,伴随公司的发展壮大和战略目标的逐步现实,财务管理也应该与时俱进,达到国际标准。”
所属频道:风险管理
所属频道:财税管理
所属频道:投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