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郑函
提到“阿尔斯通”这个名字,很多人脑海中首先浮现出的是NBA的球星,而不是这家法国传统的装备制造企业巨头。但实际上,作为一家在法国上市时间超过60年的世界500强企业,阿尔斯通足迹遍布全球70余个国家和地区,员工人数超过9.35万人。根据最新的数字显示,截至2012年5月4日,2011~2012财年中阿尔斯通的订单总额高达217亿欧元,比去年增长14%,财年销售额199亿欧元,在整个财年中呈现逐渐反弹的态势,净收益利润升至7.32亿欧元,与去年相比增长58%。
早在1958年,阿尔斯通就通过向中国企业提供首批电力机车和电传动内燃机车进入中国市场,经过50多年的浸染,阿尔斯通已成为中国轨道交通、电力设备和电力传输基础建设领域的长期合作伙伴。在国内的大亚湾核电站、三峡工程等耳熟能详的重大项目中都有阿尔斯通的重要参与。阿尔斯通认为,其在全球领先的三大主要产业——轨道交通、电力能源和电力传输,这些二次储能业务恰恰与中国现在所倡导的产业政策相契合,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
目前阿尔斯通在中国拥有30余家实体和业务机构,员工约1万人。管理这样一家企业,阿尔斯通亚太中国区司库徐连生早在三年前就针对跨国公司普遍存在的“高存款、高贷款、高费用”的问题提出了资金集中化的解决思路。如今阿尔斯通的财资管理平台经过近六年的搭建和完善,已经获得了显着成效,有效性、收益性、快捷性都在市场上得到了充分体现,去年因为管理系统所具备的前瞻性获得了欧洲货币金融最佳奖。徐连生自豪的表示,“过去两年即使大环境受到货币政策的影响,但内部所受影响很小,完全能够保证所有企业任何业务的需求,同时满足企业内部有额外的利息收入和贷款成本的极大降低。”
所属频道:风险管理
所属频道:财税管理
所属频道:投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