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网站地图 电子杂志
2013-07-11 星期四 农历六月初四 繁体版

中国财资管理网

您所在的位置:中国财资管理网 >> 资本市场 >> 正文

温州金改烂尾 民间借贷受宠

发布时间:2013-04-10 10:59:49  来源:法治周末  
新闻导读:“金改一周年并没有太大的改变,以前怎么做现在还是怎么做,我们中小型企业还是会选择向银行贷款或者民间借贷。”  周德文认为,民间借贷本身是比较隐蔽的,而无论是民间借贷服务中心还是小贷公司,都需要登记,登记后就变得社会化了。

  金改背后的利益博弈

  “金改一周年很多人问我成果如何,也有不少记者来采访我。从这一点能看出社会各界对温州金改都很重视。”周德文表示,“客观地说,金改一周年有一些成绩,但从中小企业的反应来看,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周德文认为,温州金改一年来取得了一些成绩,主要在三个方面:建立了民间资本管理公司,并颁布温州民间借贷利息指数;建立了民间借贷服务中心,为中小企业设立单独的制表考核体系;在监管体系上也有所突破,成立了地方金融监管局、金融仲裁庭、金融法庭等。

  周德文告诉法治周末记者:“地方政府改革的勇气和魄力还不够,国务院既然已经批准了金融改革试验区,就应该大胆地去尝试,打破现有的一些政策和落后的观念,可目前的情况是什么事情都要请示汇报,还是按照现有的法律去做。我认为改革不仅要摸着石头过河,现在需要创造石头过河。”

  据记者了解,温州金改一周年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民间资本并没有打破金融垄断,也没有真正地进入金融领域,大家寄予厚望的利率市场化也未能试点。无法体现金融改革成果,导致很多人并不满意。

  “金融主管部门银监会并没有给温州金改松绑,或者说没有为中国金融改革松绑,还是抱着原有的政策、法律不变,没有给我们试点的空间。”知情人士告诉记者,“金融主管部门总认为民间资本一旦进入金融领域就会出问题,就会冲击金融秩序,开两三家民资银行真能天下大乱?”

  上述知情人士认为,改革必定会触及很多人的既得利益,金融是高垄断的行业,现有的银行也不愿意民间资本进入,无论在明处还是暗处的都在阻碍,要打破既得利益十分困难。

  阳光化的隐忧

  记者从温州市金融办了解到,一年中4家挂牌的民间借贷服务中心累计的成交登记仅为5亿元左右,而据统计温州的民间资本约为6000亿元,相比之下只是九牛一毛,中小企业宁愿去民间借贷也不愿去民间借贷服务中心。

  民间借贷服务中心的手续繁琐,需要提供抵押、担保等手续,中小企业更愿意选择银行贷款或者民间借贷。因为银行利息低,民间借贷不用抵押、担保。

  在温州经营印刷厂的王先生告诉记者:“去民间借贷服务中心的人很少,因为中小企业并没有得到好处,反而多了些时间成本。据我了解民间借贷服务中心的利息是1.9分左右,但官方的说法是1.6分左右,关键是手续繁琐,没有真正解决融资难的问题。”

  “温州人比较要面子,向银行借钱借得越多说明你越有实力,但去民间借贷服务中心或小贷公司借钱说明你真的经营困难。”王先生表示,“如果信用好,又有抵押哪都能借到钱,何必去民间借贷服务中心,搞得所有人都知道你缺钱。”

  周德文认为,民间借贷本身是比较隐蔽的,而无论是民间借贷服务中心还是小贷公司,都需要登记,登记后就变得社会化了。借出钱的人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有那么多的钱,借钱的人更不愿让人知道自己的经营遇到了困难。

  “政府应该出台相应的配套措施政策,保护好客户的隐私,这样人家才敢去。”周德文说。

  很多人觉得金改走进了死胡同。周德文认为对金改还是要有信心,十八大奠定了这个调子,“两会”强调了这个理念,新一轮的改革也摆上了议程,金改是大势所趋。

分享到:
上一篇:暖风齐吹清雾霾 债市重... 下一篇:私募巨头巨资收购基因疗...
想快速阅读本站最新新闻资讯吗?点击右侧RSS订阅本站相关栏目新闻 打印 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