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网站地图 电子杂志
2013-07-11 星期四 农历六月初四 繁体版

中国财资管理网

您所在的位置:中国财资管理网 >> 资本市场 >> 正文

温州金改烂尾 民间借贷受宠

发布时间:2013-04-10 10:59:49  来源:法治周末  
新闻导读:“金改一周年并没有太大的改变,以前怎么做现在还是怎么做,我们中小型企业还是会选择向银行贷款或者民间借贷。”  周德文认为,民间借贷本身是比较隐蔽的,而无论是民间借贷服务中心还是小贷公司,都需要登记,登记后就变得社会化了。

 

法治周末见习记者 刘子阳

  “金改一周年并没有太大的改变,以前怎么做现在还是怎么做,我们中小型企业还是会选择向银行贷款或者民间借贷。”温州市广告协会副会长汪振林告诉法治周末记者。

  “我认为金改不过是口号,小额贷款的利息还是太高,有的甚至超过民间借贷。”汪振林表示,“目前为止我们并没有感觉到金改带来什么实惠,也没有觉得融资简单了。”

  温州金融改革已满一周年,很多人认为金改只是给中小企业开了一张空头支票,并没有解决融资难、投资难、中小企业多、民间资本多的“两难两多”问题。

  金改获批一周年当天,温州对小微企业融资再担保中心、商业保理公司、中小企业票据服务公司等一批机构进行了集中挂牌,以此为金改造势。温州市金融办主任张震宇在挂牌仪式上表示:“今年金改必须要有大的突破。”

  温州人的“银行梦”

  2012年3月28日,国务院批准温州进行的金融综合改革试验,温州金融改革就此拉开序幕。金改涵盖了发展民间金融的规定,这重新燃起了温州人的“银行梦”,很多温州人都在摩拳擦掌。

  67岁的温州商人杨嘉兴告诉记者:“温州缺少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中小企业很难从银行贷到款,找小额贷款公司,月利息2分,即使有了民间借贷服务中心利息也在1.9分左右。我们想建一家银行,为这些中小企业服务,将利息降到1分左右。”

  “银行出现越来越多的坏账,导致银行不相信企业,企业不相信银行,企业与企业之间更是不信任,信用的基础被削弱了。”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告诉法治周末记者。

  “温州的中小企业都被困在一个怪圈里,信用基础越弱,就越贷不到款,越贷不到款,融资的成本就越高。”周德文表示,“加上生产成本与劳动力成本的增加,企业已经不堪重负。”

  国有大银行的贷款门槛太高,民间小贷公司的利率又太高,通过建立民资银行,才能把中小企业的借贷成本降下来,但实际操作起来却屡屡碰壁。

  温州金改一周年,当时满怀憧憬的杨嘉兴告诉记者:“不抱希望了,我这个岁数已经没有实现的可能了。我们已经有十几亿要入股的意向,就连章程和可行性报告都写完了,却没有一个部门愿意接收。”

  同样参与民资银行申报的刘先生告诉记者:“我们曾经满怀热情参与,结果报了3家银行都被银监会驳回,只能打道回府。允许小贷公司转为村镇银行我们也都报了,结果还是一样。”

  记者了解到,目前温州金改只是在做一些基础工作,招聘人才、课题研究、开设金融馆,浙江省成立了金融改革领导小组,温州也成立了金融改革领导小组。各界对金改过于重视,甚至有领导表示改革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不敢冒风险以至于改革无法推进。

分享到:
上一篇:暖风齐吹清雾霾 债市重... 下一篇:私募巨头巨资收购基因疗...
想快速阅读本站最新新闻资讯吗?点击右侧RSS订阅本站相关栏目新闻 打印 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