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网站地图 电子杂志
2013-07-11 星期四 农历六月初四 繁体版

中国财资管理网

您所在的位置:中国财资管理网 >> 风险管理 >> 正文

出口商品风险管理体系构建该从哪着手

发布时间:2013-12-24 10:10:45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作者:骆江洪
新闻导读:对出口商品的风险管理是国家质检部门的重要职责之一,是实现保护人类健康和安全、促进环境保护、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维护出口贸易有关各方的合法权益、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健康发展管理目标的重要手段。

  □骆江洪

  对出口商品的风险管理是国家质检部门的重要职责之一,是实现保护人类健康和安全、促进环境保护、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维护出口贸易有关各方的合法权益、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健康发展管理目标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出口商品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特别是今年法检目录调整和改革后,检验检疫部门的职能从微观的批次管理调整、上升到宏观的质量管理后,出口商品风险管理变得尤为重要。

  风险管理是保证消费品安全的重要方法之一,发达国家将风险管理理论充分运用于消费安全管理中,在制定消费品标准的过程中,综合考虑消费品从设计到使用后回收的全过程,将各个阶段已发生或潜在的危险进行分级评估,并由此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标准体系,为提升消费品安全水平,保障消费者身心健康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以欧盟为例,欧盟市场监管范围内的风险管理技术支撑体系主要由欧盟非食品类消费品快速预警系统(简称RAPEX系统)和风险评估技术体系构成。通过RAPEX系统,任何成员国主管部门确认的危险产品的信息可以迅速传到欧委会和其他成员国主管部门,以便共同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或限制该类产品的市场销售。系统的通报内容包括:产品的识别信息;产品涉及风险的描述,包括对产品存在风险的评估测试和分析结论;已采取或决定采取的措施的性质和期限;产品的供应链和分销信息等。风险评估技术体系为风险评估机构,负责风险评估活动的组织、策划和实施,也开展舆情监测分析及风险交流相关技术研究。根据风险等级采取措施,常用的措施包括:禁止/停止销售、撤出市场、消费者告知或产品召回等。

  目前我国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管理尚处于起步状态,有些制度已初步建立,但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笔者认为,构建我国出口商品风险管理体系,需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首先,要完善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管理预警系统。应借鉴欧盟的做法,建立一个全国统一的风险预警信息平台,兼容安全风险信息监测平台、预警信息反馈和控制系统,履行信息搜集与传递的职能,从而构建公平统一的信息共享机制,促进市场管理信息的合理使用。风险管理预警系统应遵循“多方参与、主动监测、统一评估、科学循证、快速反应”的原则,包括风险信息收集、风险信息研判和风险信息的处置。风险信息收集要多方参与,实时监控,设立风险信息化平台定向定点收集。尽可能覆盖与出口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相关的部门和区域。可考虑包含境外官方信息、检验检疫系统的检验监管信息、各级政府职能部门通报的信息、第三方检验鉴定机构、生产经营者(包含供应链上相关单位)、境内外媒体舆情信息等方面。为了便于各级质检机构各司其职的开展风险管理工作,提高工作效能,建议对搜集到的出口产品质量风险信息进行分支检验检疫局、直属检验检疫局及国家质检总局3个层级的研判,根据研判结果,依据法定程序决定实施相应的风险处置措施。

  其次,要完善对风险管理工作的考核机制。系统内建立机制对风险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和实际效果实施评价并不断完善;对国家监测点中的部门所提供的风险信息情况建议纳入其归口管理部门的绩效考核或年度审核中;对生产经营者(含其供应链上的企业)所提供的风险信息情况建议增设上位法条款,以便于实施相应的罚则。

  第三,要培养产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队伍。探索适合我国的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大力培养专业型人才队伍,形成专家研判制度化,提高专家与政府官员之间的有机衔接与配合,为产品安全监管工作提供技术支持,是提高政府监管效率的重要方式。风险评估专业机构负责建立日常和危机管理所需的风险评估工作机制,主要职能可包括在对产品中的各种健康影响因素进行评估,确定监管重点;为地方管理机构提供专业指导;在突发事件中,协调组织相关部门开展评估,向政府部门提供权威的评估结果等,从而促进形成“权威统一的科学评估、政府科学决策与管理、相关部门及时信息交流”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处理长效机制。

  第四,要完善以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结果为依据的监管工作机制。运用风险评估的结果,为提高监管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提供支持。根据企业管理水平、产品风险评估、产品性能指标等要素,构建多维的分类管理体系。改变以往微观为主的检验监管方式,建立以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管理为基础的新型检验监管模式,实现对出口工业产品质量宏观管理的新目标。

  《中国国门时报》

上一篇:2014:商业银行信用风险... 下一篇:守住风险底线 银行经受...
想快速阅读本站最新新闻资讯吗?点击右侧RSS订阅本站相关栏目新闻 打印 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