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流表示企业所有的能用于公司收支的各种类型的资金,在现代社会现金流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就好比人体中的血液,良性的现金流可以使得企业健康发展,而不良的现金流则会使得企业陷入绝境乃至破产。为了防止此类问题的出现,企业的管理者应该加强对现金流的管理,更深入的了解现金流与企业财务危机的关系。
在我国财政部规定自1998年1月1 日起,企业应该编制现金流量表来反映企业的现金流量状况,但是财政部所要求的现金流量状况仅指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流入与流出,为了更好的加强企业的现金流管理,我们又把企业的现金流指标分为了经营活动现金流,投资活动现金流,筹资活动现金流。
在关注上述三个现金流指标的同时,我们还应界定好何为企业财务危机,这样才能很好的将企业的现金流与财务危机结合起来加强管理。财务危机又称财务困境,其常被用于界定企业是否失败,学术界对企业财务危机的描述主要可以归纳为经营失败,无偿付能力,违约,破产。企业一旦出现财务危机就将使得企业不能持续有效的经营,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我们认识财务危机也就是为了更好的避免企业出现危机。
在一个企业现金流与财务危机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这三方面分别指反映盈利能力现金流指标与财务危机的关系,反映营运能力现金流指标与财务危机的关系和反映偿债能力现金流指标与财务危机的关系,下面我们将从这三方面分别作出分析。
1 、盈利能力现金流指标与企业财务危机的关系
在我国对大多数企业都要求采用权责发生制的会计计量方法,这往往就很容易出现一些企业存在大量的账面利润但极度缺乏现金流的状况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现金流与企业利润脱节。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常采用总资产现金报酬率及每元销售现金净流入等财务指标来分析盈利能力与现金流的同步性进而反映企业是否存在财务危机。
总资产现金报酬率=(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当期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递延资产摊销 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 支付所得税税金)/平均总资产。该指标主要反映的是企业全部资产的获取现金的能力及当期收益的质量状况。企业的总资产现金报酬率只有达到了一定的水平才能保证企业经营的持续性否则企业就有出现财务危机的可能。
每元销售现金净流入=经营现金净额/主营业务收入。该指标主要体现出了一个企业通过销售获取现金的能力,在使用该指标时可以将其与同行业的水平比较也可以与企业的历史水平比较,通过这些比较如果得出企业的每元销售现金净流量较大表明企业销售收入变现速度较同行业平均水平与企业历史水平而言较快。这也将大大降低企业出现危机的可能性。
所属频道:风险管理
所属频道:财税管理
所属频道:投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