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库现金管理不存在冲击流动性管理问题
针对有人担心地方财政部门开展国库现金管理会影响货币政策、冲击流动性管理问题,钟伟说,这实际上是一个很大的认识误区。现代经济理论认为,财政资金是社会资金的一个组成部分,货币政策的流动性调控是针对整个社会资金的,包括财政资金,国库现金管理不存在冲击流动性管理的问题。而且,这样做的一个直接好处,就是财政收支的波动不会引起社会资金的总量变化,使得人民银行对流动性的管理更加便利、准确、有效。这也是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处理国库现金管理与货币政策关系的理论基础。
地方政府国库现金管理由地方财政部门独立运作或委托商业机构进行运作是国际通行做法。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相关法律规定,地方政府财政资金的支配权属于地方财政部门,地方国库现金管理都是由地方财政部门组织运作的,且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地方国库现金管理需要考虑与货币政策的关系问题。例如,美国、英国和德国的地方国库现金管理由地方财政部门负责运作,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分别委托省政府投资管理公司和省国库公司负责运作,这些运作与本国政府货币当局的货币政策均无关联。
地方开展国库现金管理具备可行性
谈到目前地方是否已具备开展国库现金管理条件问题时,钟伟说,十多年的国库集中收付改革为地方国库现金管理改革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自2001年实施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以来,我国建立了有效控制财政收支和国库现金流量制度。此外,我国目前已拥有较高效的商业银行体系及货币市场,地方开展国库现金管理具备可行性。
据了解,近年来,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全国大部分省级财政部门都加大了对地方国库现金管理的研究力度,部分省级财政部门已经建立了省级国库现金收支基础数据库,开展了国库现金流量的初步预测和分析。许多地方还对财政专户资金采取组合性存款等方式进行现金管理的积极尝试,积累了一定改革经验,具备展开试点的条件。
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国库现金管理的市场操作工具看,主要包括:商业银行定期存款、买回国债、债券回购和逆回购、货币市场拆借、购买高信用等级的商业票据,以及定期发行短期国债、不定期发行更为灵活、便捷的现金管理券等。例如,美国国库现金管理投资操作以商业银行定期存款为主,并在很多时候运用灵活方便的现金管理券等融资方式;英国国库现金管理则使用了上述几乎全部的操作工具。我国现阶段,地方开展国库现金管理应遵循安全性第一的原则,操作方式仅限于安全简便实用的商业银行定期存款,并要求提供质押品,应该不存在安全风险问题。
应加强地方国库现金管理的制度建设
钟伟还谈到了地方开展国库现金管理面临的制约问题。他说,当前推进地方国库现金管理改革受到相关法规建设滞后的严重制约,应加强地方国库现金管理的制度建设,循序渐进推进改革。目前《预算法》、《国家金库条例》等都没有涉及地方国库现金管理的内容,地方政府在实施国库现金管理制度时往往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出台一些地方性操作办法,有些地方政府则采取一些制度外资金管理方式,导致地方国库现金管理区域化差异巨大。因此,必须将地方国库现金管理纳入《预算法》或者《国家金库条例》等法律范畴,中央统一出台地方国库现金管理指导意见,明确业务内容、操作要求及安全规定,并要求地方将地方国库现金管理年度操作计划、月度操作计划报备财政部,以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指导和监督。
下一步推进地方国库现金管理改革应注重循序渐进。近期可先在省级财政部门开展地方国库现金管理试点,总结经验,完善省级财政国库现金管理制度,再逐步推进地市级国库现金管理的改革。而且,推进地方国库现金管理,应重视和加强与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协调和配合,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严格分离,有效提高地方政府资金资源的配置效率。同时要加强相关数据分析,包括对现实状况的分析和未来状况的预测,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所属频道:风险管理
所属频道:财税管理
所属频道:投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