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网站地图 电子杂志
2013-07-11 星期四 农历六月初四 繁体版

中国财资管理网

您所在的位置:中国财资管理网 >> 资本市场 >> 正文

中国概念股退市潮加速

发布时间:2012-10-15 22:24:17  来源:新金融观察报  
新闻导读:曾几何时,一批中国企业前仆后继远渡重洋叩开美国资本市场大门,因依托国内持续高速的经济增长,选择在美上市的中国企业备受华尔街投资者的追捧,这些企业被冠以'中国概念股'。与此同时,在最近不到两年时间里,中国概念股陆续进入私有化退市的怪圈。

\

  曾几何时,一批中国企业前仆后继远渡重洋叩开美国资本市场大门,因依托国内持续高速的经济增长,选择在美上市的中国企业备受华尔街投资者的追捧,这些企业被冠以'中国概念股'。

  然而,中国概念股在懵懂中被资本推上云端,又于一夜之间被资本抛弃。近3年来,有'中国概念股杀手'之称的香橼(Cirtron Reasearch)和浑水(Muddy Waters Research)公司不断猎杀中国概念股,使中国企业接连遭遇诚信危机,并由此陷入被做空的漩涡。股价破发、官司缠身甚至无奈退市等开始困扰着中国概念股。

  10月的前两周,海外股市上演了一轮"过山车"。美股在向好的经济数据刺激下产生了创新高的"上坡"后开始下行。与之相反的是,美股中概30指数(ICS30)显示,中国概念股的表现在10月9日跌落到651点的低点之后"扶摇直上"。

  但是,从中美股市近年来的整体走势对比看,这波小行情并未能扭转中美股市"冰火两重天"的格局--中国A股重回十年低点,而同处后金融危机时代的道指、纳指却屡创新高。2011年以来,中国概念股接连遭遇诚信危机和做空机构猎杀,一些怀揣美国梦的企业暂停或放弃原有赴美上市的计划。

  尤其是从最近刚刚登陆美股的中国概念股--中国手游的表现来看,仍未见丝毫暖意:上市首日零成交,而且公司股价自9月26日上市日起至10月12日收盘一路从16美元跌落至8.6美元,累计跌幅高达46.25%。

  除此之外,继7天酒店之后,飞鹤乳业、利展环境、思源经纪、中国阀门等中国概念股也相继提出退市申请。有分析人士表示,选择私有化退市的企业有很多原因,可能是企业价值被低估,也可能是公司业务发生战略性转变。不过,越来越多的知名大企业加入退市大潮之中,使中国概念股私有化退市潮后浪推前浪--"私有化退市"已经取代IPO成为中国概念股在华尔街的又一关键词。

  从追捧到猎杀

  统计数据显示,从已经被浑水和香橼做空的股票来看,基本上是弹无虚发。自2006年起,香橼共狙击了21家中国海外上市公司,其中有16家股价跌幅超过80%,东南融通、中国高速频道等7家中国概念股都是在其攻击下最终退出美国资本市场的。除香橼公司外,浑水公司的破坏性也极强。截至目前,浑水已狙击了东方纸业、绿诺国际、新东方等中国公司,受其攻击的公司大部分股价均出现大幅下跌,其中绿诺国际和中国高速频道已退市。

  此前,国际资本猎杀的中国概念股主要集中在借壳上市、知名度低、市值小、市盈率低的上市公司,然而,近期对中国概念股的猎杀逐步升级,猎杀范围由此前借壳上市的中国概念股扩大至正规IPO的中国概念股。今年6月20日,香橼发布报告称恒大地产已资不抵债,这使得地产富豪许家印的资产在两个小时里蒸发了130亿港元。此外,就连市值高达100多亿美元的东南融通也遭受唱空和猎杀,导致公司股票一度停牌。

  "2012年是中国概念股私有化退市最为凶猛的一年。从最近对一系列公司的攻击可以看出,做空机构已经把猎杀目标延展到了很多并没有明显问题的公司上。可以说,香橼这样的做空机构对中国市场的了解其实是非常有限的,它在商业模式的推进过程中,并没有体现出足够的专业性。"一位为中国概念股公司提供战略咨询的分析师告诉记者。

  "发生财务造假、信息披露不透明等诚信危机可能会对更多中国上市公司造成中短期伤害,甚至导致在海外上市的窗口都可能关闭,从而毁掉整个行业的机会。"淘米网投资方、启明创投创始人邝子平表示。

  对于美国机构的恶意做空,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表达出愤怒之情,并联合60多位企业家、创投负责人发表联名公开信展开强烈反击,谴责香橼等外国做空机构为私利误导美国投资者,恶意做空中国概念股。

  "做空是正当行为,而撰写分析报告也没有问题。但如果分析提供了错误的信息,那么将会对公司和其他投资者的利益造成严重损害。这样的行为必须停止,或是被阻止。"李开复在公开信中表示,"香橼等对中国概念股的做空,无论从手法还是目的来看,都已超出正常的技术范畴。这些做空机构除了以赚取大笔钱财为目的,还恶意抹黑中国企业,让中国概念股蒙受重大损失。"

  10月11日,李开复再次发布公开信表示,由于名誉受诽谤,将对香橼及(撰稿人)安德鲁·莱福特提起法律诉讼。与此同时,奇虎360也已向香橼及其撰稿人递交警告函。至此,中国概念股企业与做空机构之间的"隔空对战"已从口水战上升至诉讼对抗。

  私有化在升级

  近年来,海外上市中国概念股的私有化与退市进程一直在持续。

  所谓私有化,是指由上市公司大股东作为收购建议者所发动的收购活动,目的是要全数买回小股东手上的股份,回购股票后,这家公司的上市资格将被撤销,而公司则变为大股东的私人公司。这一概念源自美国,其第一次大规模涌现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的大萧条时期。当时,许多在牛市上市的公司为了利用股票价值被低估而获利,开始回购公众股东持有的股票,从而有了"私有化"一说。

  统计资料显示,中国概念股赴美IPO在2010年达到顶峰,仅当年就有41家中国公司成功在美上市。但2010年的狂欢刚刚谢幕,随后而至的金融海啸使得海外资本市场环境大变。从那时起,中国概念股赴美上市一路降温,短短一两年间便经历了"冰火两重天"的局面。2011年全年,仅有15家中国企业成功在美上市;2012年以来形势更为严峻,唯品会上市首日破发和中国手游上市首日零成交的惨况给等待赴美IPO的中国企业留下一层阴影。

  与此同时,在最近不到两年时间里,中国概念股陆续进入私有化退市的怪圈。

  究其原因,主要是全球经济不景气和遭遇做空机构连续"围剿"所致。由此引发的连锁效应使得中国概念股在去年遭遇了一场严重的信任危机,中概股全体股价暴跌,上市公司几乎失去了在美融资的功能,但又要支付大量咨询费用和接受严格监管,因此甚至一些业绩向好的中国概念股也被迫选择了私有化。

  三年前怀揣美国梦的几百家中国企业,如今正想方设法"逃离"。进入今年三季度以来,由于受到公司经营预期的担忧以及一般投资者谨慎情绪的打击,越来越多在美上市的中资企业开始筹划退市和私有化。

  10月3日,飞鹤国际宣布收到不具约束力的初步收购要约,由公司董事长兼CEO冷友斌和摩根大通旗下的亚洲私募股权部门联合发起,计划以每普通股7.4美元现金的价格收购所有不属于冷友斌的流通股。

  10月5日,利展环境宣布已向纳斯达克通知其自愿摘牌意向,公司将计划于10月15日向SEC提交Form 25,并将启动退市程序,预计将于10月25日完成摘牌,利展环境普通股将不再在纳斯达克交易。

  10月12日,九城关贸宣布董事会收到部分董事的不具约束性私有化要约,私有化价格区间1.80美元-2.00美元之间,公司已成立特委会考虑此次私有化要约,特委会将保留先前财务、法律团队担任顾问,Transaction. Paul Hastings LLP担任公司私有化法律顾问。

  记者采访中发现,针对私有化问题,多数在美上市的中国企业都比较低调。一位中资公司相关负责人在采访中告诉记者,该公司近期也在筹划私有化,因顾及对市场影响,公司此时不想多发表意见,但公司私有化目标不会改变。

  在盛大公司进行私有化之后,阿里巴巴、分众传媒也相继宣布私有化。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超过40家在美上市的中国企业正在实施或已完成私有化交易。

  再上市之路曲折

  清科研究中心分析师郑知行表示,境外上市公司选择私有化退市的原因通常包括外部环境的"水土不服",具有本土特色的经营模式不被境外投资者理解和认可,股票市值长期处于被低估的状态,融资能力受限。部分公司会计丑闻频传,境外上市公司遭遇整体信誉危机,一些做空机构趁机恶意"围剿",使不少无辜企业受到牵连,股票市值大面积蒸发。

  但是,从公司内部因素上看,上市公司多受制于短期的业绩压力,在公司需要整合结构或制定新战略规划时往往容易受到掣肘,这也是上市公司考虑私有化退市的原因之一。

  从"情绪化的冲突和尴尬"到"理性谋求自身需求",境外上市的中国公司在私有化浪潮中逐渐回归理性,济安金信一位分析师对记者表示,这有利于促使资本向合理估值回归。

  而回归是新里程的开始,所以更现实的问题是,私有化后的公司将何去何从?

  不少分析人士认为,由于大部分公司的大规模交易都会借助私募股权基金的力量来融资,因此在此退出需求下,公司往往会被再次包装,另择市场上市。

分享到:
上一篇:林建兴:金融海啸后投资... 下一篇:中国人寿:资本市场下跌及...
想快速阅读本站最新新闻资讯吗?点击右侧RSS订阅本站相关栏目新闻 打印 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