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以来,中央银行为收缩流动性,抑制通货膨胀,先后6次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同时将保证金存款纳入法定存款准备金的缴存范围。在稳健的货币政策背景下,商业银行信贷规模趋紧,但中小企业资金需求强烈。为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同时缓解监管考核压力,商业银行在为企业办理贷款业务时要求企业将部分贷款转存为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企业再以银行承兑汇票形式获得信用支持,从而导致银行签发的银行承兑汇票业务量激增,“票贷保”搭车营销现象较为普遍。为了解银行承兑汇票业务最新发展动态,近期笔者对枣庄、淄博两地市的16家商业银行和57家企业就银行承兑汇票业务进行了调查。
当前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的发展特点
商业银行签发承兑汇票大幅增加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10月末,山东省银行承兑汇票余额为5848。7亿元,比年初增加627。3亿元,增长12%;1~10月银行业金融机构累计签发承兑汇票金额为10390。6亿元,同比增加1782。1亿元,增长20。7%。据对淄博13家商业银行调查显示,截至2011年7月末,被调查银行业机构签发承兑汇票余额407亿元,较年初增加103。8亿元,同比多增63。6亿元;短期贷款较年初新增112。2亿元,与同期签发承兑汇票余额比例为1。08∶1,而2010年同期该比例为4。88∶1。
“票贷保”搭车营销现象明显增多
2011年以来,由于银行信贷规模紧张,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票贷保”搭车营销现象。“票贷保”是指商业银行对贷款、银行承兑汇票及保证金业务打包连锁销售的业务办理模式,即商业银行为企业办理贷款业务时要求企业将部分贷款转存为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企业再以银行承兑汇票形式获得部分信贷资金。例如:枣庄某机械设备制造企业反映,2011年10月,该企业在某商业银行申请办理贷款1000万元,银行实际发放仅600万元贷款,剩余400万元由该银行为企业签发银行承兑汇票。2011年以来,这种“票贷保”搭车营销现象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企业使用银行承兑汇票结算比例提高
企业间支付货款交易自2011年以来,越来越多地使用银行承兑汇票进行结算,导致企业持有的银行承兑汇票大量增加,大量票据沉淀在企业,加剧了企业流动资金紧张的局面。据枣庄16家被调查企业反映,所收银行承兑汇票占回笼资金的7成以上。另外,被调查的企业景气调查财务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10月末,16家企业的应收票据552478万元,同比增加262401万元,增长95。5%,应收票据余额占销售收入的16。2%,同比提高5。1个百分点。据对淄博41家企业调查,2011年以来商业银行受存贷比考核压力影响,在向企业发放贷款时,要求企业将贷款转存为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存款的现象也比较普遍,41家被家调查企业中,有73。2%的企业反映在银行申请贷款后被要求转为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存款。
所属频道:风险管理
所属频道:财税管理
所属频道:投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