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网站地图 电子杂志
2013-07-11 星期四 农历六月初四 繁体版

中国财资管理网

您所在的位置:中国财资管理网 >> 风险管理 >> 正文

风险管理 护航金融租赁业务发展

发布时间:2012-11-24 23:23:36  来源:网友上传  
新闻导读:自2008年以来,工银租赁不良资产率保持了3年的0%,2011年不良资产率为0.83%,2012年上半年下降到0.72%。据了解,为了适应公司的发展战略,工银租赁将建立更加适应租赁特点、符合公司发展战略和经营模式转型需要的全覆盖型风险管理体系。

  风险管理始终是金融租赁业发展重要内容之一。工银租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工银租赁”)秉承工商银行(601398)稳健经营的优良传统,以建设一流金融租赁公司风险管理体系为目标,严格落实总行领导“关键是要把制度、流程落到实处”、“先立规矩后办事”、“严禁越权”等要求,下大力气完善风险和内控管理,始终坚持重视风险防控工作,在公司创建初期就树立起稳健的经营作风。通过一系列工作措施,已初步建立起一整套风险防控体系,在业务迅速发展的同时保证风险可控,取得了较好的经营业绩,探索出适应我国金融租赁业风险控制与防范要求的新模式和新体制。

  勇于尝试

  探索租赁风控模式

  工银租赁成立之时,国内的租赁公司规模小,大多是一般工商企业,和金融租赁公司在管理、风险控制和资金等方面完全不一样。监管当局提出,不能把金融租赁办成银行的自留地,要风险隔离。在无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的前提下,工银租赁进行了一系列探索。

  金融租赁公司拥有和管理的都是长期资产,如飞机、船舶、设备等,短则三五年,长则十到十五年,资金来源也面临着不同的选择。工银租赁总裁丛林认为,工银租赁应当秉承工商银行成熟的风险管理文化。作为金融机构,工银租赁要能够识别风险、承担风险和管理风险,合理配置负债与资产,这样才能探索出与以往租赁经营模式不同的道路。

  事实证明,工银租赁通过完善风控管理体系,在发展中不断壮大。预计到2012年年末,工银租赁境内外总资产将达1200亿元,业务范围涵盖航空、航运、大型设备租赁等领域。目前,工银租赁拥有及管理各类飞机77架,船舶160余艘,大型设备2万多台套。

  丛林说,风险管理关系到金融租赁公司是否能够长期、稳定、健康地发展。目前工银租赁已经建立了成熟的风险理念,这种理念已经成为工银租赁企业文化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工银租赁风险管理部董事总经理王强介绍,通过五年实践,结合我国租赁业的特点,工银租赁开发与建立了“一个核心、三个维度、六大系统”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成为我国租赁行业风险控制体系建设的基本模式,从多个方面确保了风险管理体系的稳健运行。一是建立了多层级的全面风险管理与报告体系,制定了《全面风险管理办法》,“一个核心、三个维度、六大系统”的风险管理架构得以确立。二是坚持稳健经营原则,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母行行业政策及监管要求,加强对重点行业和区域研究,严格把控业务投向,保证了公司的快速健康发展。三是形成了适应公司业务需要的各类风险识别、控制方法,风险量化技术逐步改进,并加强了租赁业务存续期管理和风险预警工作。四是积极落实并表管理要求,同时加强了风险协同和风险隔离机制的建立,加强与母行间关联交易审批工作,定期向母行汇报公司的风险状况。

  丛林说,目前,工银租赁已开发完成国内第一个全功能的租赁信息系统,风险管理与内控体系成为公司业务快速健康发展的一道有力屏障,也得到了监管部门的认可。

  风险管理

  服务租赁业务发展

  伴随资产规模的扩大和资产种类的增多,工银租赁的总资产从2008年末的116亿元,发展到2012年6月末境内资产970亿元,资产管理的难度也随之逐步增大。

  金融租赁公司的风险管理属于上层建筑,是制度性建设,涉及到公司的各个方面,同时也需要公司各个部门来落实。王强认为,风险管理要结合外部监管的新要求和业务创新发展的新需要,积极研究各项新业务的风险特征,持续完善工银租赁风险管理体系,加强重点领域的风险防控措施,细化关键环节的规范操作,提升全面风险管理的精细化水平。

  为此,2012年,工银租赁在征求各部门意见的基础上,修订发布了一些系列管理文件,对公司整体业务的规范开展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根据风险管理的要求和业务风险的不同,工银租赁的航空租赁业务选择了开展经营性租赁,而风险较大的船舶租赁则选择了融资租赁。2008年,面对行业下行趋势,工银租赁在严控风险的前提下依然有所作为,与华能集团签署了总额53亿元的12艘新建散货船租赁协议。这是当时国内最大的船舶租赁项目,同时也是国内银行系租赁公司首笔船舶租赁业务。

  为结合工商银行总行自查不规范经营问题的活动,风险管理部陆续拟定并出台了规范咨询业务发展制度,并对公司尚在服务期内的咨询收费业务进行了全面调查摸底,提出完善相关服务、做好服务记录等要求,以规范公司业务操作。

  业务的发展需要有风险指导。为进一步分散投资风险,工银租赁一直把风险控制放在重要的位置,并制定了公司2012年行业投向指导意见。行业投向指导意见突出了工银租赁的结构调整、业务转型和风险控制,在风控及行业投向方面充分考虑了租赁业务的特点。为突出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对意见中涉及到的行业均提出了风险控制的相关要求,并将部分行业的准入标准做了适当微调。

  工银租赁一直都在努力推进前中后台业务有效分离,完善风险管理的制衡机制,明确内部风险责任、加强分工协作,提高风险防控水平和市场反应能力。为此,公司修订了租赁业务基本操作流程,为新业务制定新流程,对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和关键流程节点进行了调整和优化。

  2012年银监会印发了《关于加强2012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监管的指导意见》和《关于调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台账调查统计报表的通知》,对于融资平台的监管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对上述文件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工银租赁及时调整了2012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相关工作。

  自2008年以来,工银租赁不良资产率保持了3年的0%,2011年不良资产率为0.83%,2012年上半年下降到0.72%。

  提升效益

  与控制风险协调发展

  近年来,工银租赁承受的持续提升盈利能力的压力不断攀升,需要应对的挑战也越来越多。存量租赁业务融资资金已经进入高成本循环周期,高企的资金成本要求提高盈利能力;母行投资回报要求提高经营盈利能力;开拓资金渠道、控制融资成本要求提高盈利能力;保持经营效益稳定增长更加要求公司提高盈利能力。

  截至2012年8月,公司总资产970亿元,其中租赁资产余额928亿元。鉴于工银租赁过去五年来的“大客户”营销战略,公司当前的存量租赁资产整体来说具有风险低、收益亦偏低的特性。这种资产特性,为持续提升盈利能力带来不小的压力。公司领导认识到,如果依靠有限规模的增量业务来完成利润目标,则要大幅提高增量业务整体收益水平,这就要求在低风险低收益产品与高风险高收益产品间的平衡与掌控方面认识得更深刻、拿捏得更准确。要坚持处理好风险控制和效益优先的原则,处理好规模、计划和收益的关系。

  为此,工银租赁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层层落实责任。既要继续保持租赁业务平稳发展,努力提高业务收益水平,又要严控业务风险。一要用足用好规模,提高资产业务创利贡献。按照“好中选优,提高质量;充分议价,增加收益”的原则,有效利用规模资源,做好市场营销和项目投放工作,保持业务继续稳定增长,努力维护好客户合作关系,同时向存量和增量多要收益。同时,进一步加强开拓中小企业租赁市场。二要盘活存量资产,向资产结构调整要效益。根据可持续发展要求,调整租赁资产结构的发展思路,通过调整租赁资产结构,增强公司盈利能力和竞争发展能力。在新项目营销、存量项目调整过程中切实执行“调结构、防风险、增收益”的总体要求。同时,要求加强与金融机构进行资产转让业务合作,积极拓宽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促进公司资产结构不断优化,调整收益结构,提高整体收益率。

  未雨绸缪

  服务租赁业务转型

  工银租赁成立五年以来,为突出融资租赁特色,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同时,深入挖掘租赁本质特色,逐步形成了以飞机、船舶、电力、轨道交通、工程机械等为主要领域,以直接租赁和售后回租为主要结构的业务体系,奠定了金融租赁行业的基础业务范围和业务模式

  面对未来,工银租赁提出,要着手深化拓展符合行业政策范围内的业务领域,优化拓宽适合租赁公司发展的客户结构,增强经营活力,提高创利水平。要走出依赖资本的发展途径,实现由资本消耗型向资本节约型转变要求加快经营转型发展,实现由债务融资型向资产投资型的转变,加快经营转型发展。

  王强认为,公司未来的发展对风险控制提出了新的要求。租赁的核心要从信用控制转向资产管理,要由管理信用风险获得收益转向通过投资和管理资产提高公司的收益。而针对业务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五年来,工银租赁的风险管理体系一直在调整和完善。他介绍,工银租赁今年以来一直着力加强对存量租赁资产质量的监控和管理工作,提升监控管理工作的全面性、持续性和及时性。

  据了解,为了适应公司的发展战略,工银租赁将建立更加适应租赁特点、符合公司发展战略和经营模式转型需要的全覆盖型风险管理体系。一是逐步建立覆盖公司境内和境外、表内和表外、持有型和管理型等不同领域的风险管理体系。二是改进信用风险、资产投资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法律合规风险等各个风险板块的管控能力和技术水平,根据不同业务领域的风险特点更新风险识别、评估、计量、防范、处置、监测和预警等风险管理技术。三是进一步健全职责清晰、分工明确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四是结合考核机制,继续推动风险文化的建设。在公司各个部门和岗位上,大力宣传倡导稳健、审慎、尽职的风险管理文化,引导全体员工主动辨识、评估、揭示和管控各类风险。

  工银租赁提出,今后将逐步形成新的风险评价理念。从租赁业务自身特点出发,结合“债务融资型”向“资产投资型”的经营模式转型,进一步完善“一个核心、三个维度、六大系统”的租赁业务风险评价体系,建立“投资 租赁”的项目风险评价方法和理念。另外,还要适度调整风险决策机制和流程。一是通过专业化审批,突出各领域专业判断的权威性。二是建立专业审批资格认定机制,对审批人在其专业风险领域的资格进行认定,培养公司自己的专业风险管理人才库。三是完善项目决策责任认定机制,分清责任,落实到位。四是优化租赁业务流程,形成高效顺畅,并能合理控制关键业务风险的租赁业务流程。

分享到:
上一篇:商业保险与健康风险管理... 下一篇:首席风险官不能承受之“重”
想快速阅读本站最新新闻资讯吗?点击右侧RSS订阅本站相关栏目新闻 打印 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