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金融管理局14日向银行发出指引,收紧第二次或以上的物业按揭贷款申请,即时生效,以提升银行的风险管理及维持银行体系稳定。
根据指引,申请人供款与收入比例的上限由目前的50%降至40%,在利率压力测试下,申请人的贷款供款与入息比例上限也由目前的60%降至50%。若以资产水平申请新贷款,最高按揭贷款比例上限由目前的40%降至30%。若按揭申请人主要收入并非来自香港,物业按揭最高比例下调至20%。此外,所有新造按揭贷款的年期上限设定为30年。
金管局总裁陈德霖当天向媒体表示,去年6月推出第四轮收紧按揭措施后,香港楼市转向淡静,但今年2月起楼市开始升温,成交数量及楼价均有上升。年初以来,香港楼价累计上升13%。
他说,由于美国13日推出第三轮量化宽松措施,预计将有更多资金流入新兴市场。如果香港楼市继续升温,风险亦会上升,因此有必要发出指引,要求银行加强按揭贷款的风险管理。
陈德霖说,近来有迹象表明新造按揭有延长的趋势,由2009年平均22年增至现在的平均25年,部分按揭年期更长至40年。金管局认为,这一趋势会降低贷款人供款的能力,所以将供款年期上限设为30年。
新措施即日起实施,但在14日或以前签订临时买卖合约的物业不受限制。如果申请人为第二个物业申请的按揭是自住或楼换楼,则不受新措施影响。
陈德霖表示,逆周期措施并非为了压低楼价,而是要维持银行体系稳定。按揭贷款占银行资产的比例高,因此需要保证银行有妥善的风险管理。这些措施可令香港银行体系在处于下行周期时具备承受震荡的能力。
所属频道:风险管理
所属频道:财税管理
所属频道:投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