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12日爱康国宾获得美国投资银行高盛集团和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的战略投资,规模接近1亿美元,创造了迄今为止中国健康管理产业最大的一笔投资。据悉爱康国宾将利用这笔资金,为客户提供健康体检、疾病检测和私人医生等健康管理服务。
对刚于4月份加入爱康国宾担任CFO的陈阳来说,上任第一件事就是走入已近尾声的战略投资谈判。当然这才是陈阳重任的开始,担任这样一家发展迅速、充满“钱”景企业的CFO,有动力也有压力。
融资先行
从2004年刚创办的爱康网只有百万元营业收入,到2012年爱康国宾的营业收入超过8亿元,爱康国宾创始人张黎刚和他的团队走过了非同寻常的八年。
八年里爱康国宾的融资途径可谓曲中有进,2005年爱康网就获得上海创投、美国中经合集团几百万美元的投资,但是随着业务不断扩大,互联网行业增加服务器的方式却解决不了线下医疗资源匮缺的新问题。2007年爱康网和上海国宾医疗控股双剑合并,双方各持股份约50%。这次大手笔的合并不仅使得爱康国宾将IT思维嫁接到医疗这个传统产业中去创造前所未有的服务模式,也使得其服务从线上延伸到线下,整合了健康和医疗服务资源。更为重要的是,这次合并之后爱康国宾在当年即获得了美林证券、美国中经合集团等六家机构2000多万美元战略投资。自2007年爱康国宾集团诞生以来,除了线上平台延伸到落地的医疗实体外,其在国内一二线城市已经拥有近40家体检与医疗中心,同时在全国200多个城市与几百家医疗合作机构建立了合作网络。
在资本市场游走,永远没有停息的脚步。投资健康行业的资本角逐,国内体检公司都不甘示弱——美年大健康正在冲击100家体检中心的目标,并计划在2015年前上市;今年2月证监会公布IPO更新名单,慈铭股份作为唯一一家体检行业机构也名列其中,之前慈铭已经进行了多轮融资。
民资、外资纷至沓来,越来越多的风险投资基金已经将目光瞄向了中国内地的健康管理产业。美国着名经济学家保罗·皮尔泽在其着作《财富第五波》中,将健康产业称为继第四波网络革命后的明日之星,认为目前尚未普及的保健产业将为美国下一个10年创造兆亿美元的商机。国外健康组织运营商——美国联合保健集团、WellPoint公司等年收入均超过400亿美元,这些运营商凭借强大的购买能力,在某种意义上控制了大型医疗机构、保险公司、养老院等一系列资源,真正打通了整个产业链。根据世界银行2011年的统计数据,美国每年在健康领域的花费已占其年GDP约18%,加拿大超过11%,日本接近10%,而拥有13亿人口、处于健康与财富交叉点的中国,目前只占5.2%,其庞大的健康市场空间也吸引了国内医药公司国药控股、中国医药开始角逐健康体检业。
梦想成为中国健康管理产业阿里巴巴的爱康国宾,在获得今年4月份近1亿美金的投资后,资金如何分配?陈阳表示,这个战略投资意味着资本非常看好中国健康管理这个行业,并且对行业的引领者——爱康国宾的战略方向、业务模式、品牌团队和增长潜力非常认可,相信公司有能力为投资者进一步创造价值。未来八年内,爱康国宾将在一二线城市开设更多的体检与医疗中心,并进入发达的三线城市;新的体检中心将持续关注客户的体验,提升体检环境的舒适度,继续引进国际一流的医疗设备,提升服务品质,规范流程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客户体验,而不是只满足占领整个市场约2%的份额。
“战略融资后,获得企业迅速发展所需要的资金,我们现在可以很从容地建设新的体检中心,收购相关体检业务,并介入新的业务;同时我们也将充分借力高盛投行及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的资源,提升爱康国宾的运营能力,吸引更多客户和合作伙伴,提升爱康国宾的雇主品牌形象,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公司,帮助业务的成长。这次战略融资,对爱康国宾乃至整个行业都有里程碑的意义。抓住发展的大好时机,做大做强健康管理业务,是我们战略发展的长远之道。”而对于引进战略投资,陈阳并不支持对赌协议,“健康服务需要稳扎稳打,蒙牛乳业的惊险融资和永乐的悲情兼并都是对我们的警示,现在我们并不急于上市。在目前医疗健康产业中,还是呈现相对分散的局面,集中度不高。这也同时蕴含了大量整合的机会,与国外成熟产业整合机会相类似,多样化的整合机会本身,就蕴含着大量的投资机会。”
所属频道:风险管理
所属频道:财税管理
所属频道:投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