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黄金周即将到来,算上长假后的双休日,国内股市、期市将有近10天暂停交易。如何利用黄金周休市期间,让手中的闲钱“活”起来,将这个假期变成真正的“黄金周”,成为不少投资者讨论的话题。为此,本报记者特地准备了假日期间七大理财攻略,帮助投资者在长假期间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
攻略一
闲置资金巧配超短期理财产品
国庆长假将至,不少投资者在“持股过节”与“持币过节”两者之间选择了后者,如此一来,投资者手中就出现了不少闲置资金。但习惯了股市的快进快出、高风险高收益,不少投资者并不满足于长假期间把钱存进银行享受0.36%的存款利率,而是希望为闲置资金找一个合适的出口。不少银行就抓住了这一机会。记者昨日走访了多家银行看到,多款超短期理财产品趁国庆相继登场亮相。如工商银行除早已推出的“灵通快线”外,还推出了11-20天不等的超短期理财产品;交通银行也将于9月30日推出一款7天期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为2.8%。
邹先生在工商银行看到一款11天的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为3%。以其用全部的50万元购买该款产品为例,按照3%的收益率计算,11天后他获得的收益为500000×3%÷365×11≈452.05479元;而如果存入活期收益即为500000×0.36%÷365×11≈54.246575元。
商报点评:超短期理财产品是假日期间大额闲置资金较适合的投资渠道。虽然超短期理财产品风险等级较低,但大都属于非保本产品,因此投资者在选择时切不能因时间短、收益高而盲目配置。
攻略二
利用通知存款收益翻番
除了超短期理财产品,各大银行推出的通知存款业务同样可以帮助投资者轻松实现“钱生钱”。据了解,通知存款一般有1天和7天两种期限,利率通常为0.81%和1.35%,是活期存款利率0.36%的2倍多和将近4倍。7天通知存款以7天为一个周期自动转存并计算复利,客户必须提前7天通知银行约定支取存款,目前通知存款的最低起存金额为5万元。
股民林小姐准备节日期间轻仓持股,但又觉得活期存款收益太少,朋友向其推荐了通知存款。一家大型国有银行客户经理对林小姐介绍,通知存款的特点是无固定存款期限,收益较高,流动性较好,资金绝对安全,5万元人民币就可起存。
同时,如遇紧急情况动用资金,7天通知存款即使没有进行通知,也可提前支取,按活期储蓄计息,也没有什么损失。例如,林小姐手头上有20万元流动资金,这20万元活期存款存7天,收益为200000×0.36%÷365×7≈13.8元;如果这20万元用于“7天通知存款”,收益为200000×1.35%÷365×7≈51.8元。
商报点评:需要注意的是,多数银行规定,7天通知存款需在支取时提前7天通知银行,到期便自动转为活期,若不支取则利息很低。
攻略三
货币基金成安全理财港湾
追求资金安全而不奢求高收益的投资者,除了储蓄外,还可以购买货币基金。货币基金资产主要投资于短期货币工具,如国库券、商业票据、银行定期存单、政府短期债券、企业债券、同业存款等短期有价证券,再加上由基金经理进行理财,其安全性可见一斑。
长假期间持有货币基金的好处,首先是收益比较高。节假日期间,虽然货币基金不进行买卖操作,没有价差收入,但所持券种的利息收入还是存在的,其收益与日常的表现并无显著差异。其次,货币基金操作灵活,流动性好。以货币基金和通知存款做比较,7天通知存款的计息周期为7天,存够7天或它的整数倍才能享受1.35%的利息,如不到7天就支取,仍按活期利息计算。另外,购买货币基金还有节后转股基便利的优势。
商报点评:根据证监会相关规定,基民在法定节假日前最后一个开放日申购或转换转入的货币市场基金份额不享有该日和整个节假日期间的收益。因此,对于在休市前没有暂停申购的货币基金,基民也要避免在法定节假日前一天申购,应该再提前一天申购。
所属频道:风险管理
所属频道:财税管理
所属频道:投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