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网站地图 电子杂志
2013-07-11 星期四 农历六月初四 繁体版

中国财资管理网

您所在的位置:中国财资管理网 >> 资本市场 >> 正文

秦晓:利率市场化进入“最后一英里”

发布时间:2014-11-16 17:37:14  来源: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新闻导读:博源基金会理事长秦晓在《清华金融评论》2014年第11期总第12期撰文指出,存款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直接影响是净息差(NIM)因负债成本上升而收窄,从而挤压其盈利能力。在基本情景下,商业银行净息差收窄的幅度为49个基点;在悲观情景下,收窄幅度为101个基点。

  博源基金会理事长秦晓在《清华金融评论》2014年第11期总第12期撰文指出,存款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直接影响是净息差(NIM)因负债成本上升而收窄,从而挤压其盈利能力。这是金融改革所必须付出的成本,但为了确保改革的顺利实施并取得预期成效,改革方案的制订和实施应将成本最小化作为一个约束条件。

  其将这一约束条件设置为: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改革过渡期净利润增长为零。存款利率市场化将导致净息差收窄。据测算,其收窄的区间为49~101个基点。 商业银行在净息差收窄52个基点时,净利润增速为零;如果银行采取有效措施应对挑战,可以对净息差收窄的容忍度提高到81个基点,能够承受基本情景下的净息差收窄幅度。

  秦晓认为,在悲观情景下,政府部门可以提供相应的政策供给,以避免在改革过渡期商业银行净利润出现负增长,确保改革顺利实施。利率市场化改革完成后,中国的商业银行将回归常态,步入健康、可持续增长的轨道。

  改革成本最小化的约束条件

  假设利率市场化改革于2014年启动,3年完成。改革成本是一个多维度的综合变量,当我们聚焦于商业银行时,可以考虑将其量化。量化指标可设置为:在未来3年的存款利率市场化过渡期内,商业银行的净利润不低于零增长。也就是说,应避免商业银行利润出现负增长。

  实现改革成本最小化的目标,取决于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的三个变量及其互动:市场、银行业和政府。其中,市场决定了银行业的竞争环境,形成均衡的净息差水平;银行业作为改革对象,需要根据改革的目标调整结构,实施应对,减小净息差收窄带来的影响;政府作为改革方案的制订和实施主体,要控制改革的力度和提供政策供给,确保以最少的成本实现改革的目标。所有讨论也将围绕这三个变量展开,即市场会发生什么,银行业自身应做出哪些应对措施,政府在需要时可以提供什么样的政策工具。

  净息差收窄的幅度

  放开存款利率后,商业银行之间对存款资源的竞争、各种竞争性产品导致存款转移,势必会推高资金价格,造成净息差收窄。因此,讨论存款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首先应关注的问题是:存款利率管制放开后,商业银行净息差可能收窄的幅度。

  以人民银行公布的2013年末商业银行人民币信贷收支表为基础,存款利率放开后,银行体系内会有一部分活期存款沉淀下来,用于支付结算,而另一部分则会向竞争性产品转化,以追逐高利率;定期存款利率也会因市场替代产品的竞争而上升。

  在基本情景下,商业银行净息差收窄的幅度为49个基点;在悲观情景下,收窄幅度为101个基点。也就是说,存款利率放开后,商业银行净息差收窄区间在49~101个基点间。以2013年为起点,则利率完全市场化后,商业银行净息差的波动范围可能在1.67%至2.19%之间。

  (本文编辑彭晓云,摘编自《清华金融评论》”)

上一篇:金融脱媒加剧 银行存款... 下一篇:易纲:推动资本市场双向开放
想快速阅读本站最新新闻资讯吗?点击右侧RSS订阅本站相关栏目新闻 打印 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