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盘进入又一轮调整期,上证综指经受2000点大考。其中,前期涨幅较大的版块开始跟随大盘进行阶段性整理,酿酒版块也开始出现下跌现象。在众多的调整中,茅台的股价调整被过多关注,其中的选择性忽视背后的因素耐人寻味。
在股票投资市场,众所周知的道理是“没有永远上涨的股票”,股价的波动基于二级市场的投资观念和收益目标。贵州茅台也不例外,基金机构在投资贵州茅台获得丰厚收益之后,实施套现或调仓并无特别之处。而他们抛出的筹码很快会被新的机构和基金所吃进,这也是资本市场的普遍现象。
媒体关注近来茅台股价的调整,称“茅台市值折损额已高达200.82亿元”,而同期上证综指的下跌幅度和蒸发掉的市值,却又被选择性忽视。这样一来,“元芳”都觉得背后必有隐情了。沪指创下6124点高点时,两市总股本15432亿股,截至今年10月12日,两市总股本数量为32806亿股,是五年前的一倍还多。五年前两市流通市值为84874亿元,如今是166057亿元,同样翻了一倍左右。再看两市总市值,6124点时为277559亿元,而截至今年10月12日只有216847亿元,也就是说,虽然5年新增了近千只股票,但总市值却缩水了21.88%。
据了解,当原来的基金机构抛出200亿元筹码的同时,两只新近的QFII已经低调接盘。
所属频道:风险管理
所属频道:财税管理
所属频道:投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