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网站地图 电子杂志
2013-07-11 星期四 农历六月初四 繁体版

中国财资管理网

您所在的位置:中国财资管理网 >> 风险管理 >> 正文

从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谈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信用风险管理

发布时间:2012-11-21 18:40:45  来源:昆山农商行  作者:吕玲
新闻导读:对于我们中小农村金融机构来说,存贷利差是银行主导盈利模式,个人、公司授信业务是利润的主要来源,所以信用风险是风险管理中的重中之重。运用资本收益率风险管理技术,对级分支机构,各项业务,产品,甚至对每位员工的资本收益率进行比较,可以提高绩效考核的科学性。

  从《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谈

  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信用风险管理

  昆山农商行风险管理部总经理 吕玲

  2007年爆发的次贷危机及其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在对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造成重创的同时,也暴露了原先金融监管理论与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对原有的金融监管模式、方法和工具构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危机后的金融监管改革,是对原来的金融监管理念和规则的重大革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第三稿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孕育而生,登上历史的舞台,这标志着全球银行业的新监管标准浮出水面。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第三稿由三大支柱组成:一是最低资本要求,二是监管当局对资本充足率的监督检查,三是信息披露。第一支柱涵盖的风险加权资产有三大类,一是信用风险,二是市场风险,三是操作风险。并对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规定了新的计量方法。而对信用风险采用内部评级法是新协议最主要创新之一。内部评级法与以往的标准法的根本不同之处在于银行将对重大风险要素的内部估计值作为计算资本的主要参数。它的目的是促进鼓励银行强化风险管理能力,不断提高风险评估水平。对商业银行来说将资本规定和先进的风险管理作法紧密结合起来是提高银行风险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

  银行风险管理包括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声誉风险、战略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在内的全面风险管理。风险管理能力的大小体现着一家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风险是遭受损失的不确定性,换句话说它不等于损失,它是一种动态的行为,它受到经济主体遭受损失或获取收益的可能性的两种活动形式的影响,同时在经济活动中,不断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寻求经济资源的最大化配置。而经济资本的核算是巴塞尔资本协议的主要内容。如何把被监管的成果应用到银行的自身业务发展中去,让它更好的服务于银行成长,寻求收益最大化和损失最小化的最佳组合是我们目前必须要做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监管者与被监管者之间的博弈和利益追逐。

  对于我们中小农村金融机构来说,存贷利差是银行主导盈利模式,个人、公司授信业务是利润的主要来源,所以信用风险是风险管理中的重中之重。从全局来看,中小农村金融机构目前存在信用风险管理方面的主要问题分析如下:

  一是缺少风险管理的前瞻性和策略性。风险管理还是停留在传统的方法和意识上,从主观上还是注重凭借老三条,凭经验,凭关系,凭人头熟,缺少学习先进风险管理理念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重业务轻管理”的思想根深蒂固。流程上重贷前轻贷后,贷后管理走形式,缺少实时监测,缺少行业分析,缺少及时风险预警,缺少主动退出机制使得风险隐患连续显现。

  二是缺少风险管理的独立性和全局性。银行分支机构缺少独立的风险管理人员,由客户经理兼任风险联络员的管理模式相当于当了运动员又做裁判,流于形式。缺少风险管理委员会对系统性风险的判断和政策制度的研究,缺少制定银行战略性的风险规划,缺少制定银行风险偏好与风险容忍度,难以全局掌控资源投放,难以实现资源配置的效益最大化。

  三是缺少风险计量手段和方法的多样性和先进性。风险计量是风险管理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如何确定贷款者的违约概率或者说判断其是否违约是信用风险管理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由于信用风险具有内生性、非线性、收益与损失的不对称、信用数据获取困难等特点,运用传统的经验法和定性法已不能完全适应复杂多变的现代金融环境。

  四是缺少风险管理发展的持续性和应用性。风险管理的先进计量方法需要模型的支撑,而模型的开发与维护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这是监管当局从上而下的实施要求。如果没有足够的能给银行业务发展带来实质性的内驱动力,计量方法就像一潭死水,银行就会失去开发与维护的动力。

  基于信用风险管理的定义:是对风险的识别、计量、评估、控制、监测和应用的过程。以及信用风险管理的目标:将信用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并获得经风险调整的收益最大化。随着风险环境的变化和风险管理技术的发展,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加强信用风险管理:

  一是建设风险管理文化机制。首先,统一思想。从上而下引导员工认识树立风险防范意识,培养主动风险管理的思维方式,养成良好的合规操作习惯。摈弃“重业务轻管理”的固有观念,旨在实现风险最小化、收益最大化。其次,建立建全制度。为切实发挥规章制度的导向作用,制定风险管理有关的一系列管理办法和文件,实现“制度先行”、“有业务必有制度”的意识,重在“从授权到制度到产品到流程”的无缝对接,使员工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最后,加强学习和培训。通过各种讲座、学习制度、考试等途径从下而上使风险管理意识进一步落地生根。

  二是建设风险经理队伍管理机制。首先构建清晰的风险管理部室职能。根据目前业务实际情况,以前、中、后业务划分和风险管控三道防线为主的清晰的流程银行为目的,风险管理部可以定位在业务后台和第二道防线,并以信用风险管理为主的部门职能。其次以构建“专业化、垂直化和集中化”的信用风险管理体制,建设专业性、独立性、集中管理的风险经理队伍,这样风险管理才会是有水之源,有本之木。一是实行风险经理区域派驻制,前移风险管理关口,加强风险流程管控。二是实行风险经理工作双线报告制,以风险管理条线报告为主,同时向业务经营条线报告。三是对由统一对风险经理进行考核评价,进行量化打分。四是每年对风险经理进行资格考核,根据每年考核重新认定资质等级并获得相应的业务办理权限及奖金系数,建立风险经理职业生涯上升通道。

  三是建设科学、准确的信用风险计量机制。风险计量是风险管理过程中关键的一步,风险计量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影响到银行业务决策的成败。传统信用风险计量和评估的方法有基于5C的专家系统法、信用评分法、计量统计分析模型等。随着全球金融市场的巨大变化,传统的度量和管理风险的方法和模型已不能完全适应银行自身发展的要求和监管的要求。信用风险的内部评级法是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一个主要创新。借助内评法可以用一种更加客观、准确、符合自身的方法来度量日益复杂多变的信用风险。但是我国的经济和金融环境与国外有很大的差别,因此可以采用现代和传统方式相结合的方法来科学、准确地计量信用风险。

  四是建设风险管理成果的应用机制。监管当局对商业银行监管对于商业银行本身来说是一种外部驱动的行为,所以一直以来风险管理的定位为监管指标管理。如何把外部驱动转化为内部驱动?就需要活用监管成果,把成果应用到银行业务发展中去。新资本协议体现的金融监管新理念是:微观监管与宏观审慎相结合,资本监管与流动性监管相兼顾,资本数量与质量相关注。运用新资本协议的理论,在商业银行根据监管当局对最低资本要求测算时需要计算预期损失(预期损失=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违约风险暴露),根据预期损失可以计算出风险调整后的资本收益率指标(RAROC=(各项收入-各项费用-预期损失)/经济资本)。资本收益率指标可以应用到银行的资本分配,贷款定价,绩效考核等等领域。一是资本分配中的应用。资本是有限的,也是有成本的,必须在各分支机构、各业务条线、各产品之间合理分配,满足银行的收益最大化。从理论上讲银行应该把资本分配到资本收益率最大的分支机构、部门和产品上去。利用有限的资源在一定的条件下求得最优分配是在当下竞争如此激烈的环境下应该而且必做考虑的问题。二是贷款定价的应用。不同的客户具有不同的风险,对应不同的违约概率与违约损失率,对于固定的资本收益率,可以计算贷款的定价。三是绩效考核的应用。运用资本收益率风险管理技术,对级分支机构,各项业务,产品,甚至对每位员工的资本收益率进行比较,可以提高绩效考核的科学性。

上一篇:王兆星:鼓励银行进行资... 下一篇:建行:不断强化风险内控
想快速阅读本站最新新闻资讯吗?点击右侧RSS订阅本站相关栏目新闻 打印 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