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服务南京中小企业1700多户、累计担保额100多亿的江苏鑫信投资担保集团,即将引入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模式。本报记者为此独家专访了鑫信集团董事长付树兵。
记者:鑫信集团是省信用担保协会常务副会长单位,曾连续3年被评为南京市担保机构最高信用等级AA级。请问,您是如何看待过去的鑫信的?这次转型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
付树兵:鑫信信奉的是一种朴实的社会责任,希望企业在获得利益后,最终回馈社会。
自2006年成立以来,我们不断寻求和发现新的发展机遇,纵深发展融资担保、设备租赁、资产监管、基金等金融服务,积极推进金融与科技创新、金融与农业现代化等有机融合,实现了“金融担保为主的单向模式”向“金融智力型综合模式”跨越式迈进。目前,我们与20多家银行保持着长期稳定合作,业务涉及石油、化工、电力、软件、制造、贸易、医药等多个领域。
我们的转型是基于这样几个方面的考虑:第一,从被动地控制风险向主动地经营风险转变,提升风险管控水平;第二,支持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第三,寻求企业自身可持续性发展。
记者:据了解,鑫信集团的战略定位是现代化的担保公司。鑫信不断以创新思维实现企业发展,对于引入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模式,您能简单谈一谈吗?
付树兵:金融机构要有核心竞争力,就要围绕战略定位打造独特的商业模式。这几年的实践和经验告诉我们,引入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模式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从担保业自身的特点来看,担保经营的是信用,管理的是风险,承担的是责任。这需要我们科学有效地推动企业管理,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模式则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本。为应对诸多不稳定因素所造成的企业还款困局,我们已提前做好资金准备以确保代偿。
记者:鑫信目前将如何实施这一战略举措呢?
付树兵:我们引入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模式并不是徒有其表,这与我们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这是贯彻落实到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每个环节,内化为各级部门、每个员工的行为规范。
目前,我们的营运模式包括五个方面:一是注重风险,将客户分成支持、维护和退出类,做“自己熟悉的业务”、“做风险可控的业务”、“做能够管理的业务”;二是构建“审保分离、分级审批、责任明晰、科学严密”的内控制度,实现制度化、流程化、信息化、数据化管理,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内控机制;三是调整组织架构,增强担保审查、风险管理、资产保全等营运能力,在执行层面协调统一;四是实行奖惩机制,采用以风险管理效率为标准的业绩考核;五是建立严格的客户信用风险甄别系统,我们会通过客户的风险甄别筛选出符合风险承受能力的对象。
我想特别强调的是体制和创新,这两个问题非常重要。盈利模式、风险防范管控、核心竞争力包括稳健发展、金融安全等等,都需要我们加快金融创新能力的建设。按照改革计划,我们将在今年年底之前完成股份制改造。
记者:您提到了激励约束机制,这就涉及到企业文化的问题。请问,鑫信培育先进的金融文化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付树兵:建设先进的金融文化,有3条很关键:一条是健康的发展文化,一条是科学的用人文化,还有一条是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文化。我们所设定的转型目标是:让客户满意,让银行放心,让股东信任,让员工幸福,让政府支持。这既是我们的目标,也是衡量我们经营的标准。
所属频道:风险管理
所属频道:财税管理
所属频道:投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