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陈韶旭)就在上周末,总部在上海的中国海运集团受惠于外汇改革试点新政策,通过中国银行全球现金管理平台完成了跨境资金双向调拨的首批交易。该公司由境外子公司向境内总部成功归集首批资金,同时根据境外成员用款需求,通过总部国际资金主账户对外放款。有关专家认为,中行与中国海运成功完成首批试点业务办理,标志着跨国企业资金管理进入全球化运作阶段,迈出了上海跨国公司总部外汇资金便利化运作的重要一步,是外汇资金管理创新的有益实践。
此次试点可实现企业境内外资金池的互通使用,旨在通过银行的全球现金管理平台,便利企业境内外资金的归集、融通和运营,建立以上海为中心的跨国公司总部全球资金管理中心。跨国公司总部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试点业务,也是顺应实体经济的现实需求,将有效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提高企业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
根据试点新政策,中国海运在中国银行开立境内外汇专用账户用于归集境内外成员的外汇资金,并通过限额管理的资金通道实现集团境内外资金双向互通,还可通过境内外汇集中账户为境内成员办理经常项目集中收付及货物贸易净额结算业务。试点业务将使中国海运降低财务成本、提高资金收益、规避汇率风险。
中国海运是总部设在上海的国际化经营的航运央企,目前总资产1800亿元,年销售收入近800亿元,运营各类船舶500余艘、3000万载重吨。中国海运成立15年来,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在90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公司、代表处,营销网点总计超过300个,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随着海外事业的发展,中国海运实现全球资金集中管理,控制资金风险,提高资金效率的需求愈显突出。
所属频道:风险管理
所属频道:财税管理
所属频道:投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