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线上贷款正在依次改变中国银行业的小额贷款现状。
将中国的影子银行系统比作巨大的猛兽真的毫不夸张。它存在于正规的贷款渠道之外。有些不幸的是,它也存在于该国强大的监管控制之外。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五月公布的估测数据,中国的影子银行已达惊人的4.4万亿美元规模,约占该国整个银行总资产的20%,影子银行已足以媲美该国正规的银行体系,也足以成为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大国的经济驱动器。
越来越多的中国影子银行向线上转移。现在已有超过2000家诸如拍拍贷等P2P网站。理念很简单:人们可以将自身的钱借给任何目的的陌生人——如买车、结婚婚纱、家族生意等,作为回报,投资人可以获得超过20%的年利率回报,这明显优于传统中国储蓄账户3%的利息收入。
Gartner上海办事处的研究主管 Sandy Shen表示,“P2P平台有效的匹配了有高利润投资需求的投资人以及那些寻求快速融资的小微企业,这些小微企业一直受到正规借贷体系的排斥”。
P2P线上贷款并非中国独有,其在西方国家的历史更为悠久。(案例之一就是Lending Club,其提供个人贷款业务,并已接受来自谷歌占股1.53%的投资)。但是实践表明,P2P受众最多的国家是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该国在遭受全球金融危机冲击后于2010年全国范围内的收紧银行信贷。
有趣的是,根据中国最大的金融机构报道,P2P小额贷款的违约率仅比不良贷款比率高一点点。
Shen表示,“确实存在积极为借款人和投资人服务的真诚且诚实的平台。总的来说,互联网金融是对传统金融机构的警钟,传统金融机构不再能和往常一样办公,坐等利滚利了”。
举例来说,P2P借贷提高了银行获取资金的成本。这反过来又迫使稳健的贷款机构尝试利率市场化和新型的商业模式。
中国人民银行,该国金融机构的主要监管者,似乎已接受互联网金融(包括P2P借贷)在动摇该国银行系统的事实。同时,中国人民银行也试图对该行业施加一些监管方针,并提供消费者保护。一些评论家预警,中国线上贷款和理财管理系统(诸如电子商务、互联网公司)等的冲击会严重损害主流银行体系及整个经济系统。
北京 Nomura 研究公司的研究员Takeshi Jingu表示,“金融监管未能跟上互联网金融快速增长的速度。从银行的角度来看,新型线上产品会导致零售存款的外流,减少基金的销售”。
然而Shen表示,中国政府很快推出互联网金融的监管规则也是不大可能的。
“这是非常困难的,没有一个国家能成功做到这点。监管机构找到正确的监管方案是需要耗费很长的时间”。
来源:P2P那些事
所属频道:风险管理
所属频道:财税管理
所属频道:投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