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企业报
在诸多利好政策的刺激下,融资租赁行业呈现出急速扩张之势。最新统计显示,截至3月底,全国融资租赁企业总数约为1137家。比2013年底的1026家增加111家,企业总数增长10.8%。
“2013年以来,整个租赁行业的合同余额占社会融资总量的12%,超过了直接融资的占比。” 在中国金融论坛现场,北京恒嘉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董事长乔卫兵如是表示。
去年底和今年年初,财政部和银监会分别发文支持融资租赁业发展,这个此前几乎停滞的行业被重新拉回快车道。
然而,快速发展的背后正暗含着风险。记者发现,融资租赁公司资金来源主要是股东的资本金,而项目资金则多数来自银行短期贷款,专家认为,这样的业务模式存在极大的流动性风险和资金周转压力。
融资租赁公司
平均每天增加一家以上
政策红利和较高的利润,让融资租赁业迅速膨胀。
最新统计显示,截至3月底,全国融资租赁企业总数比2013年底增长10.8%;融资租赁合同余额比2013年年底增长11.9%。
而这样的井喷源于两项政策的出台。早在2013年12月12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下发 《关于将铁路运输和邮政业纳入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106号文),在随后的2014年3月中旬,中国银监会正式发布《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
“融资租赁队伍规模疾速扩张,几乎平均每天增加一家以上。”一家融资租赁公司董秘王东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而据知情人士透露,在高利润的诱惑下,很多融资租赁公司股东甚至在不知融资租赁为何物的情况下就匆忙成立公司。
王东宇透露,融资租赁公司以赚取利差和手续费为盈利点。该类融资模式成本在10%—11%,关系硬点的能到8%—9%。而企业在融资租赁公司这里获得的资金成本在14%—15%左右。“1亿元的业务中间的利润能到400—500万元。”王东宇表示。
“资金周转压力是常态”
毫无疑问,融资租赁产业对实体经济的助力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中国租赁联盟召集人、中国国际商会租赁委员会主席杨海田表示,拿装备制造业来讲,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机械装备的第一制造大国和销售大国,而这些机械装备60%以上都是通过租赁方式实现的。
融资租赁业务一般是企业有选定的租赁设备和设备制造商,然后向融资租赁公司提交申请,并提供相关资料,随后,融资租赁公司会对承租的企业申请进行调查和审核,随后签订合同完成租赁投放。而在这个过程中,融资租赁公司需要向银行贷款,用这部分资金来购买相关的租赁设备。
然而,目前融资租赁业务经常涉及的飞机、汽车、船舶等行业,周期长且消耗资金巨大,而从资金来源上,除了股东的资本金,则以银行的短期借贷资金为主。这必然会造成融资租赁企业的资金紧张。记者调查多个企业发现,目前融资租赁公司在资金周转上的压力非常大,流动风险敞口拉大。
但是,租赁公司都想靠扩大业务量来扩大公司规模,但扩大业务量的同时,逾期的项目可能会更多,资金周转压力也骤然增加。
“没有哪家公司不想做大订单,业务体量的扩大对公司自身规模扩张至关重要。”王东宇表示。
“租赁企业业务迅速扩张,会导致资金供给出现问题。如果有逾期项目的资金没法到位,而银行又是短期借款,对于融资租赁公司而言,会存在极大的资金周转压力。”王东宇表示。
此外,宏观经济的下行,亦加剧了融资租赁公司的经营困境......
所属频道:风险管理
所属频道:财税管理
所属频道:投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