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网站地图 电子杂志
2013-07-11 星期四 农历六月初四 繁体版

中国财资管理网

您所在的位置:中国财资管理网 >> 融资管理 >> 正文

上海融资租赁业前景分析及发展对策分析

发布时间:2012-09-15 22:34:34  来源:中国行业研究网  作者:
新闻导读:融资租赁自美国诞生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迅猛的发展。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加剧,金融租赁公司所对应的金融同业Shibor利率和企业基准利率空间逐步拉平,靠影子银行利差业务发展的模式越来越受到制约,企业脱媒加剧。

  融资租赁自美国诞生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由世界租赁年报统计的数据得知,全球租赁额在2007年达到了顶峰(7804亿美元),以1983年为基数其复合增长率约9%。之后由于受金融危机影响全球租赁额有所下降,截至2009年末,全球租赁额约为5573亿美元,从1983年以来的二十多年间其复合增长率达到了7%以上。

  国内融资租赁业发展历程及前景

  我国的现代融资租赁业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同步发展的。1981年,中信集团应国家经济发展要求成立我国第一家融资租赁公司——中国东方租赁公司,这成为中国现代租赁业开始的标志。回顾过去,我们可以将我国的融资租赁业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高速成长期(1981~1987年)。在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国家注重引进外资支持国内的技术改造,融资租赁业在各级政府部门的积极驱动下引进和成立了大量的租赁公司,其中不乏世界级的银行和商社投资的租赁公司,融资租赁行业处于高速发展时期。第二阶段是行业整顿规范期(1987~2007年)。由于融资租赁业的高速发展掩盖了租赁主体责任不明、租赁风险管理能力较弱等一系列问题,致使融资租赁项目问题濒出,甚至出现了全行业性大面积的租金拖欠问题,行业整体发展遇到了危机。再加上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致使日本等外资股东纷纷撤离融资租赁业,也使国内融资租赁业雪上加霜。针对出现的全行业性租金拖欠问题,我国加强了租赁行业在法律、会计等方面的体制建设,从1999年开始,我国陆续颁布了一系列涉及和针对租赁业的法律法规,同时开始放松对租赁公司审批的限制。第三阶段是行业复苏及转型提升期(2007年至今)。为促进租赁业的良性发展和壮大租赁队伍,2007年1月银监会发布了经修订的《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重新允许国内商业银行介入金融租赁并陆续批准了由其管辖的银行成立金融租赁公司。同时,上海和天津等个别城市出台了一系列鼓励融资租赁业务发展的优惠政策,内资租赁公司开始试点,外资租赁公司审批权限从商务部下放给了地方商务委,融资租赁业由此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期。金融租赁公司、中外合资或外商独资融资租赁公司、内资试点融资租赁公司的相继设立,促进了我国租赁业的突飞猛进。我国的融资租赁规模余额从2007年末240亿元增到2011年末的近万亿元。租赁公司从2007年的80多家猛增至2011年300多家,其中新设了大批中外合资或外商独资融资租赁公司。

  上海要打造国际金融中心、航运中心、物流中心和未来的制造业贸易中心等,必将离不开融资租赁业的创新发展,从未来发展趋势看,融资租赁是实现金融综合服务与制造业等实体行业进行有效整合发展的途径之一,也是上海避免产业空心化实现产业转型的最佳选择之一。未来融资租赁将通过业务创新不断加强与其他金融行业的联系与合作,从欧美融资租赁发达市场的经验表明,融资租赁与银行、证券、信托、保险、基金等其他金融行业的合作是至关重要的。结构化融资租赁产品将彻底颠覆传统的金融服务方式,金融行业的创新发展和转型提升绝不是银行等大型金融机构垒大户的形式,而是类金融的创新发展不断取代和促进传统金融服务方式和产品。比如第三方支付、融资租赁和保理业务的结合将完全打通贸易实体行业上下游通道,从而可取代目前银行的供应链金融和贸易金融业务,而保理加租赁将进一步促进资产证券化和电子保理的创新发展。如果融资租赁业在资本利差(即影子银行)业务发展方面取得飞速发展,且在打造实业贸易要素整合(两头融租)方面有所作为,融资租赁业务必将成为金融业第二大融资业务,上海也将在金融转型发展中拔得先筹。

  上海融资租赁业面临的发展困境

  行业定位及战略不清晰

  目前由于多头监管,我国的融资租赁业呈现“三足鼎立”的监管格局:金融租赁公司由银监会监管;中外合资租赁公司由商务部外资司监管;从事设备租赁的内资租赁公司由商务部市场建设司管理。商务部现在监管的主要法律依据是商务部2005年3月5日实施的《外商投资租赁业管理办法》;而银监会监管的主要法律依据是《金融机构管理规定》、《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取缔办法》以及2000年6月30日人民银行颁布的《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由于多头监管,政出多门,政府相关各部门导致了只顾各自利益,相互推诿,对中国融资租赁业所遇到的问题缺乏统一协调的力度,使融资租赁企业在法律地位、准入门槛、业务范围、税收待遇,尤其是市场竞争等方面处于不平等竞争状态,存在“对外开放、对内限制”倾向。行业发展从资本利差金融服务为主还是实业贸易资源整合为重抑或两头并重等发展方面没有明确定位,目前主要偏重于以资本利差金融服务为主的经营模式。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加剧和银行利差的缩小,以资本利差金融服务为主的融资租赁公司越来越缺乏市场竞争力,行业分化和整合将进一步加剧,而行业发展战略方向无论在监管层还是在公司层面都缺乏清晰的思路。

  行业发展资金面临巨大的瓶颈

  目前融资租赁公司资金来源80%以上来源于银行,资金来源范围十分狭窄,除注册资本金和股东借款外,仅能吸收少量信托、委托存款和保证金等且数额有限,并且以短期资金居多。而融资租赁业务主要用于设备购置、技术改造、高新科技开发转化等项目的资金需要,一般短的需要二三年,长的要四五年,属中长期性质的融资,这一结构性矛盾严重束缚了融资租赁业的发展。向金融机构借款又由于部分融资租赁公司沦为控股股东圈钱工具,使得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对整个融资租赁行业疑虑重重,借款渠道不畅通,融资租赁公司面临资金断流的窘境,目前绝大多数融资租赁公司其原因在银行评级较低,获取资金总额有限。虽然目前有部分金融租赁公司和极少部分中外合资融资租赁公司通过发债等获得了部分资金,但租赁资金主要还是依赖于股东支持,在筹资渠道上过于狭窄,使融资租赁公司面对业务踌躇不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融资租赁业务的发展,许多公司不是因业务拓展不力而是因资金流动性短缺使融资租赁业务停滞而陷入公司运营的恶性循环。

  行业人才知识结构不合理

  一是融资租赁业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的高速成长到八十年代末的衰落,继而长达二十年的行业整顿规范期,使大量具有融资租赁行业经验的人才转岗和离开,行业实务人才出现断层和短缺。

  二是随着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发展,金融创新和金融发展已经发生质的转变,而无论融资租赁的理论知识还是融资租赁产品以及经营模式都没有与时俱进,理论建设和发展严重滞后。到目前为止,中国融资租赁规模已近万亿元,而中国高校成建制的融资租赁本科和硕士教育寥寥无几,成体系的教育课本屈指可数且理论知识已严重落后于融资租赁业务的发展进程,人才教育和培养也出现了断层和短缺。

  三是当前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深入和发展,租赁行业必将转型和提升,作为租赁人才,不仅需要丰富的会计、税务、银行等金融和经济知识,还要有网络运用、机械设备、贸易经营等复合知识,而中国的教育专业分工很细,企业发展专业化的同时也带来了复合性人才的稀缺,这就给租赁行业人才尤其是高管带来了很大的挑战,目前融资租赁公司要招到复合性的高管已是海底捞针,这种行业知识结构不合理的供给矛盾已严重制约了融资租赁行业的发展。

  行业面临金融同业的巨大挑战

  第一,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加剧,大中型企业存贷款业务脱媒越来越突出,资本市场和债券市场融资也越来越容易,在这种情况下,融资租赁行业因相对融资成本较高而逐渐被挤出大中型企业市场。

  第二,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加剧,银行的存贷差日益缩小,银行日益严重的生存压力迫使银行把业务重点转向中小企业并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监管层也会进一步加大对银行的支持力度并逐步放松受托支付的限制,融资租赁公司的客户群会受到银行恶劣竞争而使融资租赁市场进一步萎缩。

  第三,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加剧,金融租赁公司所对应的金融同业Shibor利率和企业基准利率空间逐步拉平,靠影子银行利差业务发展的模式越来越受到制约,企业脱媒加剧。

  第四,随着保理公司等新兴类金融业务的兴起和蓬勃发展,融资租赁公司业务部分将被取代并在某些领域会被信托、保理和资产管理等类金融公司挤出市场。

  上海融资租赁业的发展对策探析

  建立租赁交易所市场,打造制造业中心和贸易金融中心的重要载体。上海具备成熟发达的金融市场和广阔的经济腹地,是实现租赁行业资本利差(即影子银行)业务和实业贸易要素整合(两头融租)业务的最佳市场,上海建立租赁交易所市场,既是打造制造业中心和贸易金融中心的重要载体,也是实现金融资本和贸易业务完美结合的重要场所。建立多层次多需求服务的立体综合化租赁交易市场,一要打造传统设备采购和租赁交易的实体市场,满足生产商和采购商的供需需求以及融资租赁服务;二要建立银行、信托等金融要素间接融资服务市场;三要形成高层级的租赁资产交易、发债、理财、资产证券化等直接融资服务市场;四要建立租赁资产采购及租赁交易价格指数市场以及定位于市场的信息服务业务等;五要探索并建立电商等虚拟云网络服务;六要基于实体和虚拟市场建立价格指数期货交易市场及结算核算系统服务业务等。

  促进行业规范发展,优化行业管理平台。目前上海有三家法人金融租赁公司和近百家融资租赁公司,由于金融租赁公司监管机构是银监会,融资租赁公司监管机构是商务部,同一行业所适用的管理办法是不一致的。由于行业竞争不公平制约了行业的规范发展,主要体现在利率及适用税法上,随着内资租赁公司相继设立而相应的管理办法至今却没有出台。因此,出台统一管理的租赁法势在必行。到目前为止,租赁公司行业管理参差不齐,大部分租赁公司参与了上海商委管辖下的上海融资租赁协会,部分参与了外商投资租赁协会,部分参与了中国设备租赁协会,部分还在筹建上海融资租赁专业委员会等等,租赁公司各自为阵,在行业集体利益诉求和行业管理规范上没有形成合力。因此,在租赁法推动出台的同时要在现有行业管理平台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和整合。在规范发展和优化平台的基础加强租赁关联行业整合,以提升上海区域辐射力和影响力,在整合行业基础上促进制造和贸易、金融和航运等不同领域的交融和渗透,加强与航交所、股交所等平台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建立租赁业务评价体系和信用体系,以逐步形成以上海为中心的租赁交易市场。

  加强金融扶持,加大产品开发,加速资金流转。融资租赁行业在2007年后开始复苏,在这几年取得了飞速发展,但由于受到人才和资金等因素的制约,行业发展存在严重瓶颈,大多数租赁公司主要是下游资金渠道单一。因此,要不断加强金融扶持,如允许在境内外债券市场发行质地优良的应收租赁资产私募债,在资本市场上市和进行资产证券化,在公开市场发行人民币理财产品等,其目的就是贯通直接资和间接资市场,不断拓宽租赁行业资金来源渠道。要不断丰富租赁资产融资产品,优化产品结构,拓宽租赁资产范畴,如根据市场风险和资金风险进行风险分层结构设计,如根据行业发展特点可设立夹层基金和上海区域租赁行业发展引导基金等。依托立体化综合性的租赁交易市场和不同的整合平台加速租赁资产的交易和流转,以提高租赁资金的流转效率。

  加强租赁人才培养,推进多层次教育培训。融资租赁业是制造业和金融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必然出现的复合行业,它对从业人员的要求较高,行业本身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具备较为复合的专业知识。而我国由于主客观原因使融资租赁人才出现断层,就上海而言,融资租赁的高管人才奇缺,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在此情况下,只有加强人才培养,以不断弥补现实困缺。同时从长远出发,教育部门要尽快设立融资租赁的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等,从未来发展的趋势看,融资租赁行业像欧美一样成为第二大金融融资服务业务,至少需求20万与融资租赁业密切相关的从业人员。同时职业认证体系和再教育培训也要进一步推进和完善,建立职业认证和评价体系,以满足多层次融资租赁行业发展要求。

  转变商业模式,推进产业升级,提升行业特色。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加剧,融资租赁行业的资产客户将不断受到银行、信托等金融机构的挤压,以影子银行为模式的传统租赁发展模式必将受到严重的打击,如不及时转变商业模式,融资租赁行业前景可想而知。因此,打造以资本和贸易齐头并进的商业模式必将受到租赁行业的垂青,未来融资租赁行业的主流客户将是中小企业,这直接考验融资租赁公司的系统管理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因此,在现有基础上“租赁+保理+第三方支付”等业务的完美融合将彻底贯通贸易和制造业的上下游,为融资租赁行业资产规模业务的超速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两头融租贸易业务的发展将使融资租赁行业彻底跳出空间和时间的约束,打破传统融资租赁公司作为影子银行没有业务主导权的壁垒。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融资租赁行业必将在资本市场、贸易市场、债券市场和金融市场等贯通租赁资产和摆脱资金的约束,实现产业升级,形成融资租赁行业资本和贸易主导的行业特色。



上一篇: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将加速... 下一篇:信托热点轮动加快 警惕...
想快速阅读本站最新新闻资讯吗?点击右侧RSS订阅本站相关栏目新闻 打印 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