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三成投行 欲取消保代转会费
尽管逾六成的投行今年增加了保代年薪,但保代“转会费”却出现稳中有降的格局。由证券时报发放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占比高达36.06的投行给保代开出的“转会费”在100万~150万元之间,“转会费”在50万~80万元之间和150万元以上的投行占比则分别为18.18%和9.09%。相比之下,占比高达36.06的投行却表示拟取消保代“转会费”。
据业内人士介绍,给保代开出的“转会费”在100万元以上的投行主要为中小型券商,比如华林证券前期引进平安证券(微博)资深保代时多执行150万元的“转会费”。而保代严重过剩的大型投行多数选择下调“转会费”至100万元以下,甚至拟取消转会费。
过半券商不压缩投行规模
与市场预期不同的是,接受调查的逾半数投行表示,不会为降低成本而压缩投行的规模。由证券时报发放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占比高达54.55%的券商投行称不会采取压缩投行规模以降低成本,而45.45%的投行则表示将压缩投行规模。其中,拟将规模压缩50%以上的投行占比为9.09%,拟压缩30%和20%规模的投行占比则均为18.18%。
调查显示,尽管目前投行业面临盈利能力下滑和成本高企的不利局面,但与经纪业务和研究所相比,投行业务盈利能力仍存在较大优势。华泰联合证券等券商甚至认为投行业务是券商各项业务的引擎。不过,部分券商同样也表示将对原有的投行格局进行调整,例如劝退大量常年无项目的保代,引进少量自身承揽项目能力强的保代,对保代队伍进行精简和优化。
逾七成投行 企业债项目储备增长
企业债,这个以往相对“安分”的领域,在相关监管部门的大力推动下,近年来正逐渐变得热闹起来。投行也高度重视该项业务,并纷纷加大了项目承揽的力度,尤其是企业债项目的承揽。
由证券时报发放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占比高达72.72的投行承揽的企业债项目数量同比出现了增长。其中,企业债项目储备数量同比增幅50%以上、30%~50%、15%~30%以及15%以下的投行占比均为18.18%。
不过,仍有27.28%的投行所承揽的企业债项目储备数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降幅在30%~50%之间和在15%~30%之间的投行比例分别为9.09和18.19%。
过半投行 公司债项目储备增长
尽管投行公司债项目储备的增长势头明显逊于企业债,但仍有过半数投行的公司债项目储备数量同比出现增长。由证券时报发放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公司债项目储备数量同比增长超过50%和增长15%~30%的投行占比均为18.18%,增幅在30%~50%之间和15%以下的投行占比均为9.09%。
不过,公司债项目储备数量同比下降的投行同样不在少数。调查也显示,公司债项目储备数量同比下降30%~50%的投行所占比例为9.09%,同比下降15%~30%的投行占比为27.27%,降幅在15%以下的投行占比9.09%。
投行债券项目人员 年薪以涨为主
与往年债券项目较少相比,公司债和企业债近年来持续发力,使得各家券商对优秀债券项目人员的争夺愈演愈烈,这为债券项目人员年薪的提升奠定了基础。由证券时报发放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占比高达63.63%的投行表示,债券项目组成员的年薪同比出现了上涨。其中,年薪升幅在30%~50%、15%~30%和15%以下的投行占比依次为9.09%、18.18%和36.36%(见图10)。
值得注意的是,仍有36.36%的投行对债券项目组成员采取了降薪。其中,降薪幅度30%~50%、15%~30%和15%以下的投行占比依次为9.09%、9.09%和18.18%。
记者调查显示,尽管证券公司近年来纷纷加强了债券项目的承揽,但仅有国开证券、宏源证券和国信证券等少数券商在债券项目上取得明显效果,大多数券商收效甚微。其中,一些债券项目承揽不见起色的券商不得不对债券项目组成员降薪,因此出现了券商中债券项目人员年薪升降不一的格局,但整体上仍以上浮为主。
所属频道:风险管理
所属频道:财税管理
所属频道:投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