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上交所发布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进一步放宽了沪市上市公司闲置募集资金的使用范围和使用要求,包括允许投资理财、归还银行贷款、大比例补充流动资金等。
据悉,这是对原来“要求不得随意变更募集资金用途”的相关规定的修订,也是对去年12月证监会出台的《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管要求》的遵守。不过,对于这项新变化,记者发现,市场各方反应不一,尤其是普通投资者多有顾虑。
理财更疯狂
根据新《办法》的内容,上市公司对于闲置募资的使用自由了许多。范围上,允许对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允许归还银行贷款,投资符合安全性高、流动性好等相关要求的理财产品,而原来的规定只是允许暂时补充流动资金,其他使用方式需要按照变更募集资金用途履行相关程序。
同时,简化了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的程序,取消了暂时用于补充流动资金的金额限制,简化了内部决策流程,不论动用金额大小,都无需再提交股东大会审议。延长了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的期限,由原来的单次期限不得超过6个月延长至12个月等。
其实,早在去年12月,证监会就已发文规定了上述内容,只是当时市场反应并不强烈。因为今年以来,上市公司争先恐后动用募集资金扑向理财领域,才让投资者以及市场专业人士都不禁担忧起来。
有机构统计,今年以来,短短3个月时间,上市公司购买和计划购买理财产品的资金就已超过去年全年的70%,近500亿元。而据记者的粗略统计,因募资用途被放宽,至目前,沪深两市今年已有百余家上市公司发布了关于购买理财产品的公告,且不少公司不只一次宣布理财。
拿4月份来说,三天内宣布购买或拟购买理财产品的上市公司就有罗莱家纺(002293.SZ)等5家公司。而除此之外,其他4家都是动用闲置募资资金。出资上均是以亿元计算,如山东墨龙(002490.SZ)最高将动用6亿元用来理财。
所属频道:风险管理
所属频道:财税管理
所属频道:投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