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网站地图 电子杂志
2013-07-11 星期四 农历六月初四 繁体版

中国财资管理网

您所在的位置:中国财资管理网 >> 案例解析 >> 正文

上海自贸区建设的金改红利与商业银行的机遇、挑战及策略

发布时间:2014-04-12 21:49:39  来源:中国财资管理网  作者:李卢霞
新闻导读:对于参与者而言,改革历来都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商业银行作为自贸区建设的重要参与者,一方面可获得金改红利带来的若干经营拓展机遇,另一方面也将面临竞争环境变化和业务创新带来的多重挑战。
本报告作者:李卢霞

上海自贸区建设的金改红利与商业银行的机遇、挑战及策略 (独家连载之二)

二、商业银行参与自贸区建设的创新机遇与挑战

对于参与者而言,改革历来都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商业银行作为自贸区建设的重要参与者,一方面可获得金改红利带来的若干经营拓展机遇,另一方面也将面临竞争环境变化和业务创新带来的多重挑战。
(一)自贸区建设为商业银行带来的经营拓展机遇
    1、自贸区产业投资加速,为商业银行拓展传统银行业务提供巨大市场空间
扩大服务业开放、推动贸易转型升级和提升国际航运服务能级是上海自贸区建设的三大中心内容,受负面清单管理及一系列鼓励和便利外商直接投资进入政策的激励,自贸区有望吸引一批知名中外资企业进驻,相应也将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及开展周边服务的中小企业加速发展。无论是贸易和航运产业的加快发展还是航运、商贸、金融、文化等服务产业的深化开放,都离不开商业银行在信贷融资、支付结算、财富管理、并购重组甚至资产租赁等领域给予积极支持,相应为商业银行拓展公司信贷、投资银行、资产管理、金融市场、银银平台等传统银行业务提供了巨大市场空间。
与此同时,自贸区改革试点也为商业银行推动传统银行业务创新升级提供了契机。比如两个资金池、鼓励跨国公司建立整合性营运中心等政策进一步扩大了商业银行一揽子金融服务方案创新空间,自由贸易账户及分账核算方式则使商业银行可将跨境结售汇业务的客户对象拓展至中小企业和个人,跨境支付和外资险企的区内发展可为商业银行拓展支付合作、包销代理等机构业务提供契机,人民币债券发行政策则能为商业银行拓展投资银行业务提供新的方向,等等。
    2、利用自贸区金改政策红利,创新发展跨境人民币业务的历史机遇
《人行意见》和《中国银监会关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银行业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银监会通知》明确提出支持区内金融机构发展包括跨境人民币借款、大宗商品融资、外保内贷、内保外贷、跨境资产管理、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等跨境投融资业务。上述业务部分比如内保外贷、大宗商品融资、跨境资产管理等是近年来已经试点开办的新兴银行业务,商业银行有望在支持区内企业开放经营的过程中获得此类业务加速发展的历史机遇;部分业务如跨境人民币借款、外保内贷、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大宗商品衍生柜台交易等则是中资银行尚未介入的领域,随着自贸区内人民币双向流动渠道不断拓宽,商业银行创新上述业务的市场空间也将渐次打开。
   《银监会通知》提出“允许符合条件的中资银行在区内开展离岸银行业务”并明确指出支持区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离岸船舶融资业务,这意味着自贸区有望成为商业银行重启离岸业务的历史机遇。自1999年1月叫停以来,仅招商银行、交通银行、浦发银行和深发展获准开办离岸业务,与近年来中资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离岸金融服务需求激增的矛盾日益凸显。此次政策支持商业银行在自贸区发展离岸金融业务,使得大多数中资银行有机会在自贸区内拓展存贷款、支付结算、授信担保等基本离岸业务,甚至离岸船舶融资等新型离岸业务。同时,也为中资商业银行充分发挥人民币业务优势,开展在岸-离岸业务的组合创新,进一步增强跨境金融服务能力提供了契机。
3、利用自贸区金改的政策优惠,加快综合化经营步伐的机会
近年来,大型中资商业银行通过新建、并购等方式基本搭建起涵盖基金、租赁、保险、证券、信托等在内的跨市场经营格局。但是,受经营规模较小、集团联动不足等多重因素影响,综合化经营子公司普遍仍未能成为集团重要的盈利支柱,亟待进一步做大做强。监管层在租赁、保险等领域的倾斜支持政策,为商业银行在自贸区范围内推动综合化经营子公司发展甚至介入新的非银业务领域提供了机遇与空间。
在租赁业务领域,《方案》、《人行意见》和《银监会通知》为银行系租赁公司发展涉外和境外融资租赁业务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在保险业务领域,《方案》和保监会八项措施明确指出支持开展人民币跨境再保险业务、培育发展再保险市场,并鼓励外资保险机构入驻。随着人民币跨境使用范围加速扩大、工银安盛等银行系保险公司先后获得再保险业务经营资格以及知名外资险企入驻,商业银行将获得在区内推动保险业务创新发展以及与外资同行扩大业务合作的有利时机。
此外,商业银行业也获得了利用自贸区政策红利,拓展综合化经营的其他机会。比如利用银监会政策,择机设立或入股汽车金融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寻求通过收购介入信托业的机会;利用证监会双向开放期货交易、拓展柜台交易等政策,择机通过新建或收购子公司的方式在区内拓展证券期货业务。
4、利用自贸区若干金改试点,探索推动经营管理创新的契机
在把握自贸区金改红利、推动业务创新拓展的同时,商业银行也将获得推动管理创新的契机。比如,获准尝试对一般账户小额外币存款进行自主定价、获准开展离岸金融业务对商业银行培育和提升负债定价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积累应对利率和汇率市场化的经验具有积极意义;跨境融资开闸拓宽了商业银行非银子公司资本补充的渠道、为进一步夯实资本管理拓宽了路径。
事实上任何一项试点都不可能完全没有门槛,推动管理创新也是商业银行获取试点资格、更好利用金改红利的必然选择。比如,商业银行只有具备一定的利率定价和风险管理能力才有可能获得发行CDS的资格,只有不断完善市场化的人才招募和薪酬管理机制才有可能吸引和培养业务创新所需的高端专业人才。
(二)商业银行参与自贸区建设可能面临的挑战
1、机构和业务准入门槛降低,商业银行面临更加激烈的行业竞争
在传统银行业务领域,《银监会通知》不但以豁免年度新增网点限制、允许机构升格和新建专营机构等政策鼓励中资银行在区内拓展业务以外,也将新设、升格等宽松政策延伸覆盖至外资银行,同时也明确提出支持新建民营银行。与此同时,《银监会通知》也做出了降低外资机构业务准入门槛,比如缩短外资银行从事人民币业务的年限要求。随着外资、民营银行相继入驻并不断扩大业务范围,区内中资商业银行拓展传统银行业务的独特竞争优势将渐趋削弱。
在综合化业务领域,《银监会通知》虽然对中资银行在区内拓展租赁、保险、消费金融等非银业务提供政策支持,但同时也提出支持民间资本设立金融租赁、消费金融公司以及支持上海辖内信托公司向区内迁址;《证监会措施》提出支持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在区内设立风险管理和资产管理子公司在区内新设子公司;保监会八项措施不但包括支持外资专业健康保险机构进入,也鼓励保险公司在区内设立分支机构。不难看出,把握自贸区非银业务发展的历史机遇,中资银行不但要面临银行同业的竞争,更要应对非银同业的挑战。
总体而言,随着准入门槛的降低,金融机构之间和产品之间的界限将逐趋模糊,不但不同机构的经营范围将趋同,例如证券机构可以提供股权、利率和汇率类的衍生产品,期货公司和银行业可以提供类似产品。同时,同一金融业务的竞争主体更加多元,比如资产管理业务不但可由中资银行提供,也可由外资银行、民营银行、证券资管、保险资管提供。
2、业务创新步伐加快,对商业银行创新和风控的资源和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面对更加激烈的行业竞争,加快业务创新步伐、赢得市场先机自然成为商业银行自贸区竞争的重要路径之一。然而,业务创新不但对人才资源提出更高要求,创新拓展也必然要以强大的风控能力为基础。
无论是跨境人民不业务创新节奏加快,还是租赁、保险、证券期货等非银业务领域的深度介入,都要求商业银行具有卓越的创新能力。与商业银行而言,在改革政策逐步落地、涉外需求多变的环境下,卓越的创新能力不但源自优秀的研究和设计人才、先进的信息科技系统,也依托于灵活的创新制度设计,对商业银行的创新资源储备和创新管理能力带来挑战。
获取业务创新的试点资格抑或是有效防控新业务拓展的风险,都对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从自贸区金改方案的几个核心内容来看,利率和汇率市场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和人民币跨境使用范围扩大在带来跨境、租赁等新业务创新空间的同时,也对商业银行利率、汇率、流动性等风险的管控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包括带来更大的反洗钱压力。
上一篇:上海自贸区建设的金改红... 下一篇:上海自贸区建设的金改红...
想快速阅读本站最新新闻资讯吗?点击右侧RSS订阅本站相关栏目新闻 打印 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