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网站地图 电子杂志
2013-07-11 星期四 农历六月初四 繁体版

中国财资管理网

您所在的位置:中国财资管理网 >> 案例解析 >> 正文

上海自贸区金融创新进行时

发布时间:2014-03-28 15:17:32  来源:上海金融报  作者:马翠莲
新闻导读:明天就是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半周岁生日了。去年12月2日,人民银行公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金融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意见》之后,12月5日,浦发银行即操作了首笔跨境人民币双向资金池业务。

  明天就是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半周岁生日了。作为我国首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半年成绩单表现如何备受市场关注。在日前由自贸区金融工作协调推进小组办公室、市金融办和自贸区管委会共同举行的自贸区金融创新案例发布会上,在存款利率市场化、自贸区融资创新、支付结算创新、企业资金管理创新、对外直接投资创新和金融机构集聚创新等6方面开拓创新的首批9个金融创新案例,正式对外发布。上海自贸区正在朝着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目标奋力前行

  金融开放创新制度框架体系基本形成

  为加强对自贸区金融开放创新的统筹协调,今年初,上海市政府成立了由屠光绍常务副市长任组长的自贸区金融工作协调推进小组,协调推进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市金融办、一行三局、市发改委和自贸区管委会等部门相关负责同志组成。为更好地服务自贸区实体经济发展,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自贸区金融工作协调推进小组积极加强与国家“一行三会”的沟通和联系,积极协调推动自贸区金融开放创新,在各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下,自贸区金融开放创新取得了积极的进展。

  根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的要求,自贸区建设将主要突出四大制度创新,包括投资管理制度、贸易监管制度、金融制度以及综合监管制度。上海目前已基本形成了自贸区金融开放创新的制度框架体系,有关政策细则已陆续出台。人民银行已出台了支付机构跨境人民币支付、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上限放开、深化外汇管理改革、“二反”(反洗钱、反恐融资)等5项自贸区政策实施细则;银监会已正式发文,允许获得离岸业务资格的4家中资商业银行授权自贸区内分行开办离岸业务;证监会已在2014年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将制定支持自贸区建设的细则文件;保监会已基本同意涉及国际业务的保险(放心保)条款允许使用英文和国际协会条款,目前正研究如何利用自贸区扩大保险资金境外投资事宜。令人欣喜的是,在市场平台建设方面,自贸区建设若干个面向国际的金融市场平台正在稳步推进。目前,上海期货交易所已在自贸区内设立了国际能源交易中心,由证监会牵头、十几个部委组成的工作组正在积极研究推进国际原油期货。上海黄金交易所计划在自贸区内设立国际交易平台。上海证券交易所将在自贸区内设立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平台。目前包括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上海清算所、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等在内的金融要素市场也都在积极研究建立面向国际的金融服务平台。

  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上海自贸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戴海波在自贸区金融创新案例发布会上表示,目前已有51条支持上海自贸区政策出台,吸引了众多机构“近悦远来”。同时,根据自贸区实体经济需求,上海积极协调推动金融机构入驻自贸区并开展创新服务。截至2月底,已有43家有牌照的金融机构,包括中外资银行、证券期货公司、保险公司等入驻自贸区,已有102家股权投资企业、融资租赁公司等类金融机构入驻自贸区,此外还有近1000家投资和资产管理公司入驻自贸区。

  戴海波还表示,1月份自贸区跨境人民币业务量达100.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3.98%;2月份达99.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56.93%,增速喜人。他还透露,“有关自由贸易账户体系,有望在上半年出台。”

  大宗商品衍生品交易支付结算创新

  商业银行可以为自贸试验区企业开展大宗商品衍生品交易提供结售汇业务,是自贸区支付结算创新的重要突破。就在新政发布当日,中国银行与上海江铜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合作,成功叙做自贸区首笔大宗商品衍生品交易。

  上海是全球重要的大宗商品要素市场和我国最主要的进口口岸。2013年,上海地区有色金属、能源、农产品大宗商品进口量达到332.6亿美元,占上海地区同期总进口量10.6%,占全国同期有色金属、能源、农产品大宗商品进口量28.7%。经过近年来的发展,上海以其良好的现货基础和较为成熟的期货市场已形成大宗商品产业的主要集聚地,同时也是大宗商品产业连接国际和国内市场的重要集散平台。

  作为新政出台后的首笔自贸区企业的大宗商品衍生品交易,此次中行与上海江铜国际物流有限公司签订了以LME铜为商品标的的3个月期限场外远期合约,共计交易1000吨,约合40手。中行通过为企业提供专业的大宗商品套期保值方案、灵活的交易金额和期限以及与国际商品期货市场(伦敦金属交易所)接轨的报价,能够帮助企业有效规避在生产经营中面临的市场价格波动风险,实现套期保值。

  中行在完成了相关备案程序后,根据外管局的相关规定,认真遵循“展业三原则”,在审慎审核了企业的大宗商品实物交易背景后,在符合适度套期保值原则的前提下为企业提供大宗商品衍生品交易,并向企业如实披露信息、揭示风险。企业可直接使用人民币到银行办理大宗商品境外套期保值,改变了原先必须开立美元账户结算损益的局限性。同时,银行为企业提供大宗商品衍生品交易项下因境外平盘产生的汇率敞口或外汇盈亏,可在本行办理相应的结售汇业务并纳入银行的结售汇综合头寸平盘,进一步拓宽了银行为大宗商品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范围,丰富了银行的业务体系。

  值得一提的是,在自贸区良好的营商环境的催生下,根据自贸区管委会的统计,目前自贸区内大宗商品市场的建设已经覆盖了完整的产业链,其中包括生产系、贸易系、物流系、银行系、基金系、期货系、平台系的各类企业。对于大宗商品企业而言,自贸区将进一步提升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降低交易成本;同时,自贸区大宗商品贸易的蓬勃发展对推进大宗商品人民币计价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提升我国在国际大宗商品领域的话语权及定价权,增强大宗商品企业的贸易谈判能力;此外,畅通的套期保值渠道更成为企业在开展全球贸易的同时,增强抗风险能力、参与市场竞争的利器。

  企业境外人民币借款业务创新

  从境外借入资金可以用于区内生产经营、区内项目建设、境外项目建设。目前,境外借款利率远低于境内利率水平,对于借款企业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来说,拓宽了融资渠道,降低了融资成本。

  自贸区政策中有关区内企业境外人民币借款业务的先行先试,进一步拓宽了人民币回流渠道,推动了人民币的逐步有序的双向流动,为人民币国际化创造了重要条件。

  交通银行日前携手上海外高桥(集团)有限公司,完成了首笔区内中资企业人民币境外借款业务,该笔业务的顺利试水,为今后银行操作此类业务积累了实务经验。

  作为上海市浦东新区四大开发公司之一,上海外高桥(集团)有限公司承担着浦东新区综合配套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探索的使命。随着上海自贸区的挂牌成立,公司从原来服务于保税区的功能升级为承载自贸区的开发建设重任,存在大量资金需求。

  根据金融“三十条”,区内中外资企业可从境外借入人民币资金,应用于国家宏观调控方向相符的领域。交行在得知企业需求后迅速展开方案设计、启动业务流程,包括:确认境外人民币借款金额、落实授信方式、联系境外银行放款并协助沟通签约事宜、开立人民币境外借款专用账户、办理人民币境外借款资金解付入账、完成跨境人民币信息报送和国际收支申报、提示企业办理外汇局跨境人民币外债签约情况登记和提款资金流入情况登记,以及办理借入资金境内支付使用。该笔业务企业从交行境外分行借入一年期人民币资金1亿元,借款利率低于境内市场利率,以用于自身区内生产经营活动。

  除了上海外高桥(集团)有限公司以外,交行已与上海东方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签约,以境外直贷模式借入人民币外债,资金将用于公司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的运营,借款金额为1亿元,期限1年;交银租赁子公司与交行新加坡分行完成非银行金融机构跨境人民币境外借款签约,由新加坡分行提供总计7亿元的跨境人民币境外借款。

  交行上海市分行副行长陈荷兰说:“上述自贸区金融服务创新,拓宽了企业举借境外资金的渠道,缓解了境内银行的资金压力,在目前境外资金成本较低的情况下,能有效降低区内企业(或机构)的融资成本。”

  跨境电商人民币支付结算创新

  目前在使用人民币跨境贸易当中,使用人民币结算的贸易伙伴主要集中在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其中香港超过一半。随着我国进一步完善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加大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提高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使中国企业在与外商谈判中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在电子商务模式下的增长势头不容小觑。

  电子商务的兴起,需要符合新兴交易模式下的跨境支付结算方式。人民币跨境作为一个新兴的可持续发展增长的支付结算模式可起到非常关键核心的作用。

  快钱目前拓展的跨境人民币支付业务范围主要是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以大陆从台湾进口商品为例,大陆进口商在台湾集品网里查找商品及境外出口商,达成商务洽谈,建立一笔从台湾进口14万元水果的B2B订单,选择快钱支付方式后,用户会被要求以进口商的身份登录到快钱平台;快钱平台通过将登录信息与数据库进行比对分析,确认用户的资质与身份之后,跳转至银行支付页面;此时快钱平台会显示一个包含了贸易信息和付款信息的跨境人民币结算付款说明,然后用户即可点击确认付款。至此,用户端的支付操作已经完成。

  从商品定价到支付结算,从内地进口商付出资金到台湾出口商收到资金,人民币形式贯穿于整个交易全程。收到人民币资金的台湾出口商,则可依据其资金运用需求及当地相关政策规定,自主决定持有人民币的头寸与期限。

  快钱相关人士表示,以大陆与台湾的两岸贸易为例,2012年,大陆与台湾之间的两岸双边贸易达到了1689亿美元。其中,大陆来自台湾的进口1321亿美元。两岸贸易电子化的物流、信息流已具备实现条件,但资金流方面仍存在较大瓶颈,阻碍了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快钱支付公司与台湾关贸网达成战略合作,签署跨境电子商务人民币支付业务协议,双方进出口业务以人民币结算,且全程以电子化方式完成整个跨境贸易全流程,实现了第三方支付机构可以通过与银行合作,为客户提供人民币,与境外电商开展支付结算业务。有利于客户规避汇率风险,减少汇兑成本,也有利于促进人民币跨境使用。

  跨境本外币资金管理创新

  在资金管理创新方面,工行上海市分行试点了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农行上海市分行、浦发银行等机构则为区内企业开展了跨境人民币双向资金池业务等。这些资金管理创新业务,使符合条件的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自主调配境内外资金,有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同时满足跨国公司对外汇资金集中管理集约化、便利化的需求,促进上海总部经济和新型贸易发展。

  去年12月2日,人民银行公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金融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意见》之后,12月5日,浦发银行即操作了首笔跨境人民币双向资金池业务。

  该笔跨境人民币双向资金池业务创新是以晨讯科技集团的自贸区企业—麦维讯电子(上海)有限公司的人民币账户作为双向资金池主账户,吸收集团境内外入池企业的人民币资金,晨讯科技集团的海外公司通过在浦发开立NRA人民币账户,实现集团内部资金归集。截至目前,浦发银行已为晨讯集团多家入池企业提供了数亿元双向跨境资金调拨服务。

  外币跨境资金池是上海在打造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过程中的创新突破和先行先试,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为此特别制定了《跨国公司总部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方案》,并成立了由国际业务部副总经理黄贇为首的服务团队。前不久,该行成功为锦江集团等企业提供跨境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服务。

  实际上,早在去年底工行上海分行已为宝钢设立国内首个跨境人民币双向资金池。在今年2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关于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的通知》发布当日,工行上海市分行发挥工行新加坡分行等境外分支机构整体优势,成功安排宝钢集团下属的上海宝钢浦东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与国药集团下属的国药控股分销中心有限公司,办理了首单自贸区人民币境外借款业务。

  金融创新案例似珍珠串起来就是美丽项链

  日前,弘毅投资通过自贸区跨境投资平台,成功从上海自贸区向外投资1.86亿元人民币,与苏宁电器共同收购PPTV。成为试验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出海”第一单。

  “我们愿意做自贸区制度创新的小白鼠,走通自贸区跨境投资的流程。”自贸区金融创新案例发布会上,弘毅投资上海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沈顺辉,生动讲述了完成上海自贸区首个自贸区跨境投资的故事。

  自贸区企业金融创新的每一个故事,都将成为日后“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板。

  从中国银行为在自贸区内就业的人员办理了首笔个人小额外币存款业务,客户获得了一张“议息”存单,到银联电子支付等第三方支付机构与商业银行合作开展跨境电子商务人民币支付结算业务,花旗银行、汇丰银行、上海银行等金融机构为区内跨国公司办理经常项下跨境人民币集中收付业务,再到小额贷款公司可以入区经营业务,交银金融租赁公司开展自贸区首单飞机和船舶租赁业务,中外资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基金公司等纷纷在区内设立了分支机构,等等,“这些金融创新案例就像散落的珍珠,串起来就成为美丽的项链。”这是自贸区金融工作协调推进小组办公室主任、市金融办主任郑杨的最好评价。

  此次发布的自贸区金融创新案例,有紧随金融管理部门最新的金融支持政策和举措,充分利用自贸区政策平台开展的业务创新,如自贸区人民币跨境使用政策出台后,银行等金融机构迅速做出反应,为企业办理了人民币双向资金池、人民币境外借款等业务,从而实现了相关政策的落地和实施。

  也有紧紧围绕自贸区内实体经济需求开展的业务创新,自贸区的宗旨是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金融创新不能做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这次对外发布的金融创新案例,无一不是紧紧围绕区内企业贸易和投资需求,达到便利贸易和投资行为的目的。如自贸区支付机构开展跨境人民币支付业务,为了满足支付机构开展跨境电子支付以及规避汇率风险的需求,在两岸电子商务中使用人民币计价、支付和结算,创新了两岸贸易的新形式。

  同时,金融创新范围不仅涉及政策层面的突破,还有流程的优化。如以往股权投资企业开展跨境股权投资,需要经过相关部门的逐级审批,耗时较长。现在简化了跨境直接投资审批环节,以备案替代审批,提高了投资效率。自贸区简化跨境投资审批环节,在5个工作日内就可以完成境外投资项目备案。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自贸区企业金融创新的主体呈现多元化。金融创新的主体不仅包括商业银行,还有金融租赁公司、股权投资企业、第三方支付机构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和类金融机构,各类型机构参与到自贸区金融创新中来,体现了自贸区金融开放创新的丰富性和广泛性,也证明了自贸区搭建的金融平台可以为金融创新提供更多可能性。

  郑杨表示,当前,推进自贸区金融开放创新的关键,是推动已经出台的政策措施进一步落地和实施,通过不断创新和完善业务模式,进一步做大区内业务规模,为可复制可推广打下基础、积累经验。下一步将在进一步推动政策细则落地、区内金融交易平台建设的同时,发挥现有创新案例的“溢出”效应,让更多的自贸区内企业和金融机构知晓和运用,同时不断协调推进新的金融创新案例,推动金融机构根据实体经济的需求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创新,通过以点带面,不断推动自贸区金融改革的深化,为自贸区的贸易投资便利化与实体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上一篇:上海自贸区与经济法的调整 下一篇:工行试水跨境外汇资金池...
想快速阅读本站最新新闻资讯吗?点击右侧RSS订阅本站相关栏目新闻 打印 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