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夏季始于美国的全球金融危机是由银行挤兑引发的,这和1837年、1857年、1873年、1893年、1907年和1933年发生的那些金融危机一样。”这正是耶鲁大学经济学家加里·戈顿(Gary Gorton)在《对金融危机的误判:为什么我们没有预测到它的到来》(Misunderstanding Financial Crises, Why We Don’t See Them Coming)一书中所表达的主题,该书2012年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
研究金融危机的学者会告诉你,戈顿的这个主题与我们在不久以后的某一天可能会面临的下一轮危机极其相关。
戈顿表示,2008年前爆发的上一轮危机是由“回购协议和资产支持商业票据发生挤兑所引发的”一场系统性的危机。在金融市场上借出巨额短期资金的参与者万分惊恐,拼命想立刻从他们给予借贷资金的银行那里取回自己的钱。
戈顿写道,回购协议和商业票据只是“扩大至巨额规模而且很容易受到挤兑影响的银行债务的货币替代形式。”放贷人惊慌失措,“挤兑”银行以求收回自己的资金。
在2007-2008年期间发生的情况类与前美联储时代(即美联储设立前)出现的银行挤兑相类似。这些都是金融大惊恐的原始表达方式,人们不顾一切地设法抛售资产,从而推动这些资产的价格下跌,并且促使其他人也跟着恐慌而试图同时抛售资产。这种金融大恐慌局面从诸如回购协议和商业票据等短期工具蔓延至债券、股票和大宗商品与房地产等。恐惧浪潮从短期投资产品席卷到中长期债务。
想想看,那些本以为“坚如磐石”但在上一轮危机中不复存在的金融公司有哪些:美林、雷曼兄弟,贝尔斯登、美联银行(Wachovia)、华盛顿互惠银行(Washington Mutual )以及美国国家金融服务公司(Countrywide Financial)。
下一轮危机的“剧本”将和从2008年追溯到1987年、1929年、1907年、1893年、1857年等往昔危机如出一辙。银行挤兑变成系统性危机,因为没有一家金融机构能够幸免。信贷市场冻结,经济越来越糟,数百万人失去工作,还有数百万人积蓄锐减。在美国设立央行之前的19世纪,这种情况发生了一次又一次,而在美联储于1913年设立之后,金融大恐慌也没有停止发生。
预计危机会再次发生。戈顿明确发出警告说:“我们没有任何可以用来确定危机何时会真正发生的方法。”事实上,在上一轮金融危机期间,花旗银行、美国银行、富国银行的储户并没有惊慌失措,否则如此规模的金融大恐慌会改变美国。上一轮金融危机期间,美联储在采取行动——通过大规模紧急资金援救计划解救这些银行之前,需要先意识到各主要银行融资杠杆过高、资本不足以及资不抵债的问题已变得多么严重。
在市场意识到整个货币中心银行体系没有足够的财力来经受银行挤兑之后,2007-2008年期间的金融危机对美国股市也造成了影响。各大银行的融资市场陷入完全缺乏信任的困境之中,最后美联储和财政部采取大胆行动:为商业票据市场提供担保,将储户银行存款的担保限额从以前的10万美元提高到25万美元,并且注资上百亿美元资金。只有这样才使得美国免遭灾难。
显然,为了确保融资市场的防洪大坝屹立不倒,金融体系必须拥有足够的资金来满足银行挤兑所造成的取款要求。堡垒资本(fortress capital,摩根大通董事长杰米·戴蒙喜欢这样说)或许可以防止短期资金突然灾难性地从银行撤离,但也可能未必如此。这正是人们现在正在研究的困境。
我们无法承受市场失去信心,无法承受放贷人(不是储户)将他们的所有资金从一家或多家银行中撤走。如果没有稳定而持续的大量短期资金,各大银行便无法偿付各自较为长期的负债,而这样很可能会引发又一轮危机。不可避免的结论是,除了加强各大银行的资本财力之外,我们还必须同样关注银行融资渠道的持续稳定。(福布斯中文网)
所属频道:风险管理
所属频道:财税管理
所属频道:投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