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消息,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简称“花旗中国”)宣布,其设立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内的支行今日开业,成为首个在自贸区设立支行的外资银行。花旗中国CEO欧兆伦宣称,自贸区支行将成为花旗重点关注的部分,并意图借此将中国业务与海外所有分行接轨。
据了解,新支行隶属于花旗中国上海分行,初期侧重服务区内跨境金融需求的企业客户,提供现金管理、跨境贸易融资、金融市场产品等业务,将兼顾中资银行让传统借贷“走出去”和外资银行把财富管理“引进来”的模式。
紧跟央行政策 主攻对公业务
据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副行长胡盛华表示,自贸区支行获得一定权限放松,但还是要紧跟央行走:“外汇交易、资金拆借、离岸金融、大众商品等业务,今天开单看过政策细节,支行马上可以着手。”
目前支行业务已经初步开展,花旗自贸区支行行长张晓萌透露,境外海外客户以香港、新加坡等中资企业为主,一是考虑如何将人民币纳入资金管理当中;二是怎么将自身企业海外资本进入中国运作;三是引进海外成熟做法,为实体经济服务。存控制风险、降低成本、便利操作三个目的。
至于个人是否能在自贸区支行开户,张晓萌解释,支行依然会以对公业务为先,个人业务还要紧跟央行政策,目前只对境内个人和员工开放。
人民币离均衡点不远
上个月25日,花旗开自贸区首单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但近两月人民币波动不小,人民币汇率是否存大风险?胡盛华说道,“其实人民币离均衡点不远了,现在资本可兑换前提已经完成。资本项目没开放,但是贸易开放了。从企业的货币偏爱来看,人民币已经有了流动空间,波动就会变大一点。
胡盛华认为,人民币波动根据是中国经济的基本面,目前发展平稳,人民币也就不会大动。如果人民币价值出现过大偏差,央行依然会继续出现引导,因此并不担心人民币汇率对花旗的影响。
至于中国GDP增速求稳和中美贸易摩擦对花旗的影响,欧兆伦分析:“中美之间的金融行业交流还是非常活跃的,而且中国GDP增速即使慢一点,每年也有8000多亿规模的增长量,并没有太多影响。
所属频道:风险管理
所属频道:财税管理
所属频道:投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