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网站地图 电子杂志
2013-07-11 星期四 农历六月初四 繁体版

中国财资管理网

您所在的位置:中国财资管理网 >> 票据业务 >> 正文

防范票据风险理当双管齐下

发布时间:2012-11-15 22:44:37  来源: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作者:新 平
新闻导读:监管部门近日在金融形势分析会上再次警示票据业务风险。票据业务在我国经济金融发展中作用正在日益凸显,而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为商业汇票发展提供了良好土壤。目前,商业银行主要通过承兑、贴现和转贴现等形式参与银行承兑汇票的流转。

 

  监管部门近日在金融形势分析会上再次警示票据业务风险。根据央行对社会融资总量的最新统计,今年9月,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增加2163亿元,同比多增5524亿元,说明票据业务隐匿信贷规模问题仍然突出。早在一年前,就曾发生部分银行业金融机构利用规章制度漏洞,设计业务创新设法监管套利,使商业汇票签发额与贴现余额之差(未贴现的承兑汇票余额)越来越大,仿佛部分票据被人为蒸发。对此,监管部门曾出台《关于加强票据业务监管的通知》,要求立即停办违规机构票据业务。现在看来,防范票据业务风险绝非一朝一夕,如果政策效果无法实现釜底抽薪,票据风险就还会卷土重来。

  票据业务在我国经济金融发展中作用正在日益凸显,而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为商业汇票发展提供了良好土壤。2000年,工商银行率先成立票据营业部,有了成功经验以后,其他商业银行纷纷效仿。如今,作为一种短期融资方式,票据业务不但是商业银行不可或缺的业务之一,为商业银行带来了利润,也为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解决了部分融资难题。因此,决不能因为票据业务发展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就对其彻底否定,“一棍子打死”。

  目前,商业银行主要通过承兑、贴现和转贴现等形式参与银行承兑汇票的流转。在现行制度下,尽管贴现作为银行资产业务被计算贷款规模,承兑作为中间业务则不受贷款规模约束。也就是说,银行通过承兑,既可不增加贷款规模,又可获得保证金存款和收益,可能导致银行过度开票、向企业过多释放信用。与此同时,由于银行能给企业提供的贴现量有限,导致贴现利率上升,甚至大量票据无法贴现。据央行的统计数据,2002年至2011年,通过“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的融资占社会融资总量的比例平均为4.6%,而今年前三季度则达6.5%,明显偏高。这些未贴现票据,要么被银行通过会计科目或资产转移方式违规隐藏,要么通过民间融资市场隐藏,成为小贷公司、投资类担保公司、典当行、资产管理公司、私募基金等的投资对象。由于票据兼具结算工具及融资工具的特性,规模庞大且流转便利的票据业务一旦失去有效约束,其冲击力将十分巨大,后果也难以想象,必须给予高度关注。

  防范票据业务风险应双管齐下。一方面,可以采用“风险穷尽”法,就是逐一堵住票据业务钻制度漏洞的可能。例如,去年商业银行利用农信社在会计处理上存在的漏洞,违规进行票据贴现操作,隐匿了大量票据资产,监管部门发现以后,毅然坚决查处。再比如,今年监管部门在叫停商业银行与信托公司合作的票据信托之后,又禁止了银行通过与证券、基金合作办理票据业务之举。显而易见,只要我国在商业银行之外还有其他未被禁止合作的金融媒介存在,钻监管漏洞的风险就始终存在。举例来说,商业银行还可通过与财务公司、保险、租赁、期货等渠道合作,或者借助财务公司过桥,再转向与信托、证券、基金等渠道合作,办理新型票据业务。这些都是下一步监管部门必须高度警惕的领域,以尽力避免商业汇票签发额与贴现余额之差的“喇叭口”不断放大的趋势。另一方面,可以采用“釜底抽薪”法,先进一步规范票据业务会计核算,确保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票据业务统一会计科目、统一核算标准,从而堵塞制度漏洞,防止制度寻租。再充分学习借鉴国际经验,将银行承兑汇票归为表内金融资产,票据一经贴现,即纳入承兑行贷款规模,不再计入贴现行贷款规模,以此约束承兑行的过度开票行为。

  比较以上两类方法可以发现,在金融创新如火如荼的21世纪,尽管“风险穷尽”法可以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却难免“按下葫芦浮起瓢”的尴尬;“底抽薪”方法固然一劳永逸,却“远水解不了近渴”,需要监管部门与会计政策、货币政策主管部门反复沟通,达成共识。从这个意义上讲,两类方法还要分清层次,同时推进。

  

上一篇:券商资金池业务并未叫停... 下一篇:工商银行广西崇左市支行...
想快速阅读本站最新新闻资讯吗?点击右侧RSS订阅本站相关栏目新闻 打印 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