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网站地图 电子杂志
2013-07-11 星期四 农历六月初四 繁体版

中国财资管理网

您所在的位置:中国财资管理网 >> 资产管理 >> 正文

大飞机即将面世 高端制造概念六股将起飞

发布时间:2014-09-25 09:20:29  来源:证券时报网  
新闻导读:中国大飞机即将横空出世:备受瞩目的国产C-919大飞机日前正式在上海进行结构总装,力争在年底完成机身结构对接工作。我们认为,公司将充分受益于我国航空产业的飞速发展,航电业务的增长主要来源于新机型的增加以及老机型航电产品的更新换代。

  大飞机即将面世 高端制造业有望顺势起飞

  中国大飞机即将横空出世:备受瞩目的国产C-919大飞机日前正式在上海进行结构总装,力争在年底完成机身结构对接工作。继高速铁路之后,大飞机有望成为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又一支柱。

  作为大型战略性高技术装备,大飞机的研制兼有政治、国防方面的重要意义,其所带来的巨大市场盈利空间也让许多企业趋之若鹜。目前,美国波音、欧洲空中客车两大巨头一直稳稳垄断着大客机市场。中国正在研制的C919大型喷气式客机所瞄准的目标就是打破这一局面,在性能质量和市场份额上都能和波音、空客相竞争。

  航空产业作为“工业之花”,能够大大促进经济增长。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美国民用飞机销售额每增长1%,GDP就增长0.74%。令人期待的是,航空产业中的大飞机更被誉为“工业皇冠上的明珠”,C919项目常务副总设计师陈迎春表示,大飞机项目的创新带动辐射,可以加快国家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进一步提升中国制造的整体水平和能级。

  笔者认为,中国如果要真正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就必须改变目前制造业“大而不强”的格局,大力发展以高技术、高附加值为特征的高端制造业。

  事实上,近年来政府对于高端装备制造业越发重视,打造自主高端装备制造业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工信部今年5月出台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目标提出,到2015年,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要超过6万亿元,力争通过10年的努力,形成完整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体系,基本掌握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关键核心技术,产业竞争力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到2020年,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销售收入在装备制造业中的占比提高到25%,工业增加值率较“十二五”末提高2个百分点,将高端装备制造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可喜的是,高端制造业在A股市场上也持续表现出不俗的业绩。

  媒体公布数据显示,2009年1月5日—2013年12月31日的5年时间里,上证高端装备制造60指数累计涨幅为89.91%,而沪深300指数累计涨幅仅为28.18%。

  有机构测算,按照每架飞机5000万美元,累计订单近400架计算,C-919大飞机潜在市场规模达千亿元。随着我国大飞机制造水平提升、支线飞机对外出口提速,高温合金、刹车系统、光电器件等航空配套材料,都将迎来发展机遇。(证券日报)

  成发科技:哈轴拉动内贸增长 大订单保障外贸业绩

  成发科技 600391

  研究机构:海通证券(600837)分析师:徐志国,龙华,熊哲颖 撰写日期:2014-09-12

  2014上半年公司收入稳定增长,利润增速低于营收增速主要是因为生产扩大和固定资产投资增加带来财务费用增加,投资将在未来转化为公司产能。上半年公司财务费用较去年同期增长1128万元,增幅48%,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是随公司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以及子公司中航哈轴固定资产投资的加大,导致贷款规模扩大,进而带来利息支出增加,此外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也导致公司产生一部分汇兑损失。

  内贸产品盈利能力大幅提升,主要来自中航哈轴贡献。上半年公司内贸航空及衍生产品营收1.77亿元,同比增长4.72%,毛利率29.10%,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2013h1内贸产品毛利率17.40%)。我们认为内贸产品毛利率大幅提升的主要原因是子公司中航哈轴高端轴承产品附加值高,哈轴于去年10月份搬入新厂区后产能大幅释放,受益于产品量产的规模化效应,毛利率水平大幅提升。2012年我国轴承产业销售额达1420亿元人民币,主要集中在中低端轴承;而高端轴承目前被美日德瑞等国垄断,是国产航空发动机的主要“短板”,未来国产化空间广阔,公司轴承业务有巨大成长空间。

  外贸产品稳定增长,受汇率波动毛利率下滑,与GE、RR新合同成未来业绩有力保证。外贸产品上半年营业收入5.67亿元,同比增长17.71%,但受产品降价、人工成本上涨等因素影响,毛利率水平较上年同期下滑3.9个百分点。公司外贸产品的发展方向是从单纯转包零部件加工向“单元体”等高技术含量的转包项目转变,从而提升盈利能力。公司于6、7月份先后与世界发动机两大龙头GE和RR签署2.9亿和3.0亿美元的大合同和协议,分别贡献年均收入6000万、3466万美元,对应年均增量收入1122万、3466万美元,年均增量净利润401、1238万元,新订单将有力保证未来业绩的稳定增长。(与RR协议标的全部为新产品,为公司带来年均3466 万美元收入全部为增量收入。)民品业务平稳增长,对公司净利润影响较小。工业民品14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小幅增长3.54%,受民品领域竞争激烈影响,毛利率水平同比下降4.72%。民品业务在公司营收中占比小,毛利率水平相对较低,对公司净利润影响小,预计未来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

  改革与调整有望涉及发动机产业链,发动机重大专项将有力助推公司发展。我们推测十八届四中全会在经济领域的主要内容仍会延续十八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与调整基调。近年来国家对航空工业和发动机产业的重视程度逐步加大,关于发展发动机产业形成了飞机、发动机一体化产业链布局方案、发动机集团三合一(航空、航天、船舶)方案两种不同产业发展规划,两种方案各有优势。我们认为改革与调整可能涉及到发动机产业链,改革的预期非常强烈。改革方案确定之后,市场预期强烈的超过1000亿的发动机重大专项有望出台。发达国家大多投入巨资研发航空发动机,我们认为,在我国国家安全战略升级、空中力量加速建设的背景下,对军用飞机及发动机的需求更加迫切,航空发动机的瓶颈亟待突破,专项的支持力度有望大幅超过预期达到2000甚至3000亿元。公司作为我国发动机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有望受到国家政策和资金大力扶持,将从中极大受益。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公司与国际龙头发动机公司签订长期大订单保障外贸转包业务业绩,国家对发动机产业的投资力度加大,以及公司参与内贸航空产品研制并逐步进入大型发动机生产领域,内贸航空产品将进入快速增长期,我们预计2014-16年公司的EPS分别为0.11、0.13、0.16元,BPS分别为5.08、5.17、5.28元。目前航空发动机板块上市公司的估值水平约为4.1倍,考虑到公司有外贸大订单保障业绩,内贸产品快速增长且盈利能力不断提升,我们认为公司14年的合理PB为4.5-5.0倍之间,对应六个月合理价值区间为22.86-25.40元,首次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外贸合同利润受汇率波动影响较大,军品订单交付时间的不确定性。

  哈飞股份:业务发展平稳 业绩符合预期

  哈飞股份 600038

  研究机构:上海证券 分析师:魏成钢 撰写日期:2014-09-04

  公司动态:

  8月27日,公司发布2014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4.36亿元,同比增长17.75%;实现营业利润1.74亿元,同比增长12.8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3亿元,同比增长16.91%;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26元。

  主要观点:

  主营军机配套生产任务经营形势良好

  陆军航空兵“十一五”末启动的扩编、所属陆航团升级为旅的工作持续推进,迄今已完成过半。海军大力推进远洋化建设,近年以航母为代表的大中型水面舰艇建造编列数量迅速扩大,有力拉动了对各型舰载直升机的需求。为满足部队扩编而产生的对飞行员培训的旺盛需求,陆军和海军航空兵飞行学院各型教练直升机的装备量也在不断提升。国内军用直升机市场的发展支撑起公司为Z8系列、Z9系列、Z10、Z11等各型军用直升机配套零部件生产业务的成长。

  上半年,公司完成玻利维亚陆军所购6架Z9的出口交付工作。下半年,加纳、喀麦隆、肯尼亚等国外用户订单待交付。预计全年Z9的出口交付量超过10架,有望再次达到去年创历史新高的水平。报告期内,公司未签订新的Z9批量出口订单。

  准军事/公共服务领域释放需求潜力

  国内民用直升机市场延续强劲成长势头,上半年交付量超过70架,同比增长38.5%,增速再次明显超越同期通用飞机领域的整体水平。限于竞争力差距,短期内国产自主品牌受益于市场快速成长的程度仍有限。现有民机产品中,与国外同类产品差距最小的单发轻型直升机取得的市场开拓进展相对突出。AC311截至目前已接获15架订单。继去年首批交付后,上半年再次向青海通航、上海和利通航、云南环球通航等用户交付。国产自主品牌更易突破的准军事/公共服务领域,武警部队2011年签下的26架订单继续履行,报告期内完成武警宁夏总队所属5架机的交付工作。6月,AC312A(H425)通过AEG评审,具备了批量交付民用市场的条件,预计最快年内交付启动用户海监总队。AC313明后年将批量交付武警森林部队直升机二大队。

  在研型号3年后陆续开始批产交付

  AC311的改进型号AC311A上半年通过详细设计评审、转入试制阶段,8月成功完成首飞。AC332的研制立项获得集团批准,进入详细设计阶段。Z15/AC352的首飞预计将于年底进行,目前已开展CAAC取证工作。预计2016年底取得中国民航局的TC、PC,通过AEG评审,2017年开始向用户交付。中俄合作研发的30吨级重型直升机项目谈判近期出现明显进展,最快年内可确定产品的总体技术方案。

  国际合作/转包生产项目形成新增长点

  中法合作研制的EC175B首批交付时间定在10月前后,全年将完成3架的交付工作。当前,空直位于法国马里尼昂(Marignane)的总装线上有15架处于不同的装配阶段。报告期内,与空客直升机签署了中法共同生产1,000架新一代EC175/AC352直升机的长期工业合作协议,对双方在EC175/Z15项目上的8年合作再次强化。去年签署的S-76D机体转包生产项目的尾梁开铆,首架份S-76D零组件制造和整机装配将于2016年11月交付美国西科斯基公司。

  Y12系列的产销持续走高

  上半年,Y12系列完成向吉林通航、浙江东华通航、内蒙古兴安盟气象局等用户3架的交付,比上年同期多1架。下半年,公司将向尼泊尔、密克罗尼西亚等国内外用户交付,全年要实现较去年翻倍的26架交付目标难度不小。上半年,公司与缅甸、吉布提签订4架Y12出口合同。Y12F预计年内取得型号合格证(TC)和生产许可证(PC),明年开始交付客户。为满足市场需求,公司计划投建第二条数字化总装线,将Y12系列的产能提升至40架/年。

  投资建议:

  未来六个月内,维持“减持”的投资评级

  参股子公司哈尔滨安博威7~8月间成功完成转产后向用户交付首批2架Legacy650的任务,第三架业已投产,预计其全年亏损以及给公司带来的投资损失将明显缩窄。哈尔滨安博威在2012年接获工银租赁5架确认和5架意向订单后,至今未再有新订单。根据现有生产能力,如无后续订单跟进,其很快又将面临停产的局面。微调2014~2016年公司业绩预测为:营收将分别达到126.38、142.57和153.64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1、3.18和3.60亿元,全面摊薄每股收益分别为0.48、0.54和0.61元。在当前股价所对应的估值水平上,即便中航工业直升机旗下盈利能力一般的总装资产注入也不能有效化解公司当前股价所蕴含的估值风险,维持对公司“减持”的投资评级。

  中航电子:托管航电板块,航电龙头地位稳固

  中航电子 600372

  研究机构:东兴证券 分析师:刘斐,赵炳楠 撰写日期:2014-07-18

  关注1:航电领域的龙头地位稳固

  公司是国内航空电子设备的主要生产商,依托实际控股人中航工业集团的技术和资源优势,在航电领域处于垄断地位,航电产品广泛应用于各类国产机型,并占有极高的比例。由于航电行业具有较高的资金壁垒和技术壁垒,国内其他企业一般只做一些航空产品的配套件,规模很小,很难与公司形成竞争。

  关注2:受益于航空产业的快速发展,航电业务稳步增长。

  航电业务是公司的主要业务,2013 年航空产品的收入占比达到80% 左右。公司的航电产品主要为各类国产机型进行配套,订单主要来源于国内各大主机厂。飞机领域向来有“一代平台,几代航电”的说法,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航电产品的更新换代正逐渐提速,航电产品成本占整机成本的比例也越来越高。据统计,目前在先进战斗机上航电系统成本已占到40%左右,对于电子战飞机、预警机等甚至高达50%。

  我们认为,公司将充分受益于我国航空产业的飞速发展,航电业务的增长主要来源于新机型的增加以及老机型航电产品的更新换代。另外,未来我国低空空域开放以及国产大飞机项目的投产,也将进一步增加公司航电产品的市场空间。预计公司航电业务的增速将高于我国航天产业增速,未来十年复合增速有望超过20%。

  关注3:民品业务和非航空防务业务的发展空间充满想象

  按照公司战略规划,未来航空军品、民品、非航空防务的占比将达到3:4:3。按照2013 年航空军品占比80%计算,未来民品和非航空防务的增幅将达到9 倍以上。当前,公司在民品业务方面主要是依托电子技术的拓展,我们预计未来也可能会采取外延式收购的方式;在非航空防务方面主要是向航天、船舶等领域拓展军品业务。当前,公司成立了创新基金和商业创新平台,用于引导和支持子公司的创新业务,预计民品和非航空防务将成为未来几年公司业绩新的增长点。

  关注4:托管航电系统公司,未来整体注入可期

  2014 年6 月,中航工业集团将航电系统公司100%股权委托公司管理,托管资产中包括了5 家研究所(自控所、计算所、上电所、雷电院、电光所),在整个军工行业是首次。我们认为托管后影响主要有两方面:1) 托管费用不超过航电系统公司营业收入的5‰,按2013 年收入149 亿计算,将为公司带来约7450 万元的托管费;2)公司将对托管的航电系统公司的生产经营具有充分的决策权,意味着将整个航电板块纳入了上市公司的管理范畴,我们认为,此次托管为将来航电板块的整体上市做好了准备。2013 年,航电系统公司收入149 亿元,净利润13.6 亿元,分别相当于公司的2.5 倍和2.2 倍。如果未来航电板块实现整体注入,公司市值预计将增加一倍以上。

  结论:

  公司是我国航空电子领域的龙头企业,依托实际控股人中航工业集团的技术和资源优势,处于行业垄断地位。公司以航电业务为主,2013 年占比达80%,航电业务将充分受益于我国航空产业的飞速发展,国产新机型的增加和航电产品的更新换代将成为公司航电业务的主要增长点,未来低空空域开放以及国产大飞机的投产将打开公司新的增长空间。民品和非航空防务将是未来公司主要的业务拓展方面,为了达到公司“343”的战略目标,民品和非航空防务将在现有基础上增加9 倍以上,增长空间巨大。中航工业集团将航电系统公司100% 股权委托公司管理,是军工行业内首次将研究所资产托管于上市公司,一方面有望为公司带来约7450 万元的托管费,另一方面也在为航电板块的整体上市做准备。

  我们看好公司航电业务的发展以及航电板块整体注入的前景,预计公司2014-2016 年每股收益为0.39 元、0.53 元和0.62 元,对应PE 为57 倍、42 倍和35 倍。首次关注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军工研究所改制可能不达预期,影响航电板块整体注入进度。

  航空动力:业绩大幅增长 整合效应初显

  航空动力 600893

  研究机构:广发证券分析师:真怡,罗立波 撰写日期:2014-08-29

  核心观点:

  14年中报业绩大幅增长,主要是收入增长、费用率水平下降且营业外支出和资产减值损失减少。14年上半年公司完成了重大资产重组的资产交割,上半年收入110.74亿元,同比增长15.82%;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2.35亿元,同比增长121.74%;14年上半年EPS 为0.13元,同比增长116.67%。

  公司净利润增速高于收入增速主要是管理费用率和财务费用率水平下降,且上年营业外支出和资产减值损失较大。公司14年上半年航空发动机业务略增,航空外贸转包业务略有下滑,收入增长分别为6.53%、-5.67%;非航产品和贸易增长41.32%。航空发动机业务仍占最主要的份额,约为49%。

  公司14年上半年毛利率略降,期间费用率有所下降。14年上半年综合毛利率水平约为13.25%,较上年同期略降0.49个百分点。其中,航空发动机毛利率上升约2.87个百分点;转包业务毛利率基本持平;非航业务毛利率下降3.91个百分点。14年上半年三项费用率水平为12.24%同比下降1.04个百分点,资产减值准备同比下降48%。

  上半年黎明、黎阳公司业绩改善较显著。中报显示,上半年黎明公司贡献了整个公司归母净利润的30%以上,南方公司业绩贡献约11%,黎阳公司业绩贡献占比约18%。黎明公司上半年收入、利润增长幅度分别达34%、305%;黎阳公司收入尽管下滑12%,利润增长却达64%,均体现出明显盈利提升,而南方公司收入和利润则分别下滑15%和33%;母公司的收入、利润增长则分别增长28%、38%。但由于四季度一般为结算高峰期,上半年数据不一定代表全年趋势,改善幅度还有待观察。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按照重组后各公司盈利预测及中报情况,我们微调之前的预测,预计14-16年EPS 分别为0.50、0.58、0.70元/股,维持买入评级。(2012、2013年数据为调整前数据)风险提示:军品结算的季节性以及军方采购的不确定性可能会影响短期业绩;航空发动机研制周期较长且研制过程具有不确定性,可能会增加业绩的不确定性,重组后公司盈利能力的提升和改善进度具有一定不确定性。

  潍柴重机:拐点进一步确认 受益国企改革加快

  潍柴重机 000880

  研究机构:安信证券 分析师:王书伟,邹润芳 撰写日期:2014-09-02

  营业收入加速增长,业绩符合预期。1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03亿元,同比增长34.88%,归属母公司净利润3,422万元,同比增长6.55%,每股收益0.12元,业绩增长符合预期。推动业绩增长的因素:1)大机订单交付倍增,传统业务调整产品线,注重产业战略升级,销售规模稳健增长;2)由于期间费用率上升,综合毛利率持平导致净利润增速低于收入增速。

  大功率中速机订单交付大幅增长,14年有望实现扭亏。上半年公司大功率中速机新签订单9,123.8万元,其中,2季度新签订单4700万元,在手订单总额3.67亿元。根据我们的测算,上半年大机交付2.55亿元,去年同期仅交付1450万元。根据在手订单交付周期,我们预计14年大机业务收入规模约4.3亿元,大机业务有望实现扭亏。随着我国执法公务船、海工辅助船、工程船以及远洋船舶建造将拉动大机需求快速增长,预计2014年公司大机新签订单有望达到8-10亿元。

  综合毛利率基本持平,期间费用率略有提升。公司上半年产品综合毛利率11.12%,同比基本持平。未来随着零部件自制率的提升,大机产品盈利能力明显增强,公司盈利能力将趋势性上升。销售费用率为3.1%,同比提高1.4个百分点,主要由于大机订单交付导致技术许可费用增长;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至5.9%,管理费用控制较好。

  受益国企改革加快推进,高管股权激励及资产注入预期提升未来成长。7月初,山东出台《关于深化省属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意见》明确提出“推动省属国企改制上市;对不具备上市条件的企业,鼓励资产注入省属控股上市公司;探索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可通过股票期权等对高级管理人员和核心技术人才实施股权激励”等。公司隶属于潍柴集团,与潍柴动力(000338)相比,公司管理层没有股权激励,未来山东将加快国企改革,股权激励将推出,公司管理效率及业务开拓将大幅提升;另外集团旗下相关资产在国企改革大背景下存在注入预期,未来业绩增长空间广阔。

  重申买入-A投资评级。公司经营情况进一步印证了我们对业绩拐点的判断,维持此前的业绩预测,预计2014年-2016年EPS为0.40元、0.57元、0.73元,作为山东省国资委下属公司,未来将有望受益于国资改革加快,重申买入-A评级,6个月目标价为14.25元,相当于2015年25倍的动态市盈率。

  风险提示:大机订单交付进度低于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

  久立特材:业绩低于预期但估值仍不贵 继续期待核电

  久立特材 002318

  研究机构:国金证券分析师:杨件 撰写日期:2014-08-28

  业绩简评

  公司公告2014 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3.6 亿元,同比下降1.8%;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为1.1 亿元,同比增长3.5%;基本每股收益为0.34 元,较上年同期增3.52%。

  经营分析

  上半年经营低于预期。上半年EPS 仅仅增加3.52%,Q2 单季业绩甚至同比下降3.7%,低于我们预期。低于预期的原因,我们分析主要有三方面:1)上半年研发和薪酬增加,使得三项费用率同比提高了1.98 个百分点;2)成品与原料定价周期的差异,使得不锈钢原材料涨价侵蚀了相关产品毛利;3)受油气行业反腐的影响,上半年交货情况不佳。上述三因素中,前两者为阶段性影响,第三个因素则正在逐步消除,因此公司业绩低于预期不大可能成为持续现象。

  下半年盈利有望获得改善。公司油气类产品有LNG 管、镍基油井管及其他焊管等,我们测算其收入、利润分别占20%、40%左右。针对下半年:首先,公司订单情况依然良好;其次,随着油气行业反腐逐步结束,订单回升已经可以预期;最后,公司正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如LNG 出口大单等将部分对冲内需下滑。

  核电管仍是未来重要看点。公司现有蒸发器U 型管、反堆内构件、控制棒与驱动机构、凝汽器焊接钛管等诸多核电产品,我们测算其对核电业绩弹性达到0.24 元/机组;而近期辽宁红沿河、徐大堡等核电项目的快速推进,证实了核电重启的确定性及紧迫性,我们推测新一批核电订单逐步落地的概率大,公司有望从中受益。

  估值仍然不贵。虽然上半年业绩低于预期,但即使下调盈利预测,公司2014 年估值仍然不到30 倍,相对于其他新材料或核电材料/设备类公司而言,估值仍然不贵。

  投资建议

  基于上半年公司业绩,下调14 年盈利预测。在不考虑核电订单的情况下预计公司14、15 年EPS 分别为0.83、1.04 元(根据核电订单情况将实适时上调),维持“增持”评级。

分享到:
上一篇:理财事业部制大考临近 ... 下一篇:房产中介漏斗离支付宝
想快速阅读本站最新新闻资讯吗?点击右侧RSS订阅本站相关栏目新闻 打印 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