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银行金融行业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事件起因:
我们认为以资产、财富管理为代表的资本中介业务引导着券商未来的创新发展。信托和银行理财产品的高速发展证明了行业存在的巨大潜力和市场空间。从券商目前的业务类型分析,资产证券化业务将是券商进入该领域的重要途径。 鉴于资产证券化业务的重要性,我们撰写该篇文章,详细的介绍了资产证券化产品的特征和业务流程,分析了目前我国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开展情况,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了判断;后半部分对国内现有的产品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对发达国家业务开展的历程进行了分析。
资产证券化业务的主体特征: 资产证券化业务是指将缺乏流动性,或流动性不强,但能够创造比较稳定预期现金流的资产,集结成资产池,对资产池中资产所创造的现金流和风险进行结构性重组,并出售给特殊载体(SPV),然后发行证券产品的业务。
中国资产证券化的现状: 整体来看,中国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开展目前仍然处于初级阶段。现有的资产证券化产品主要包括了信贷资产的证券化和工商企业资产证券化两类,SPV 载体分别为信托机构和券商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其中,券商在工商企业资产证券化业务中起着管理人的核心作用,在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中主要起着承销人的销售作用。
未来资产证券化业务发展的思考: 我们认为目前影响中国资产证券化业务开展的主要障碍在于政策的约束。基于银行自身信贷资产表外化的强烈需求、类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舆论压力的逐渐削弱,未来政策的持续放松将会是大概率事件。
从目前类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开展情况来分析未来的发展空间,我们认为以券商资产管理业务</a>为主体的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发展,面对着超过5 万亿的市场空间。
所属频道:风险管理
所属频道:财税管理
所属频道:投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