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网站地图 电子杂志
2013-07-11 星期四 农历六月初四 繁体版

中国财资管理网

您所在的位置:中国财资管理网 >> 资产管理 >> 正文

资产质量保持稳定 盈利水平持续向好

发布时间:2012-11-03 20:09:37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谭冰梅 张西陆
新闻导读:深圳银行业取得了中国银行业发展历史上多个第一,奠定了其在全国金融界举足轻重的地位。马蔚华:深圳提升金融产业品牌的努力方向具体而言是打造三大中心、建设一个市场,即离岸金融中心、财富管理中心、科技金融中心和金融要素市场。

 

  深圳银行业取得了中国银行业发展历史上多个第一,奠定了其在全国金融界举足轻重的地位。

\

 

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

 

  截至2012年6月底,深圳银行业资产总额已达4.49万亿元,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2.82万亿元和2.07万亿元。据深圳银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深圳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深圳银行业蓬勃发展,30多年来,伴随着深圳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深圳银行业取得了辉煌成就,取得了中国银行业发展历史进程中的许多第一,奠定了其全国金融界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也为深圳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上半年银行业利润比增一成

  据介绍,深圳银行业呈现出诸多特点。

  一是法人机构多。深圳90家银行业金融机构中,法人机构24家,其中法人银行7家(不含村镇银行),包括中资法人银行3家,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和深圳农村商业银行,外资法人银行4家,永亨银行(中国)、大新银行(中国)、华商银行和中信国际(中国),另有村镇银行6家,非银行金融机构11家,信用卡中心1家。

  二是经营门类全。深圳市银行业金融机构门类齐全,包括政策性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资产管理公司、外资银行、村镇银行、信托投资公司、金融租赁公司、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货币经纪中心、信用卡中心等各类机构及经营网点1466个,从业人员61842人。

  三是业务规模大。2011年末,深圳银行业总资产38536亿元,各项存款余额25096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9245亿元,总资产、贷款均居我国主要城市第三位,仅次于北京、上海;存款居第四位,排在北京、上海、广州之后。截至2012年6月底,深圳银行业资产总额44880亿元,存款28175亿元,贷款20716亿元。

  四是资产质量好。2012年6月底,深圳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213亿元,不良贷款率1.03%。辖内不良贷款余额比年初增加10.02亿元,不良贷款率比年初下降0.03个百分点。

  五是收益水平高。2011年,深圳银行业实现净利润515亿元,居我国主要城市第三位,仅位于北京、上海。今年1—6月盈利同比继续增长,共实现净利润31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51%。

  六是创新意识强。深圳一直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较好的创新环境。深圳市委、市政府一直倡导解放思想,提出“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口号,银行业机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主动探求新的发展思路和创新模式,使得深圳多年来一直是国内金融创新最活跃的城市之一。

  急需引进高端复合型人才

  据深圳银监局相关负责人认为,深圳银行业的发展,很大程度源于市委、市政府为其提供了宽松、优越的发展环境。而随着社会变革与经济转型,深圳银行业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与考验,依旧需要得到市委、市政府的扶持。对于未来深圳银行业的发展,该负责人认为,当务之急是在金融人才的引进和培育、支持银行开展小微业务、对法人金融机构给予税收减免优惠方面,进一步加大改革和创新的步伐。

  该负责人认为,深圳首先要加强金融人才的引进和培育。随着国内金融业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对金融人才尤其是复合型和高端金融人才的争夺日趋白热化,不少银行金融机构面临着人才流失和人才积累困难;同时,深圳较高的生活成本和住房成本给银行业的青年员工带来了较大压力,不利于后备人才队伍的培养。如果市政府能在落户补贴、安置住房、户籍等方面加大对银行业青年人才的支持补贴力度,同时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和丰富对高端金融人才的补贴、奖励制度,此举将大大促进深圳银行业建立全国领先的金融人才平台。

  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方面,该负责人建议市政府能够通过财政性存款奖励性分配、直接现金奖励等形式对开展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较为突出的商业银行予以奖励,同时通过建立创新型小微企业贷款风险担保补偿基金、搭建小微企业联保联贷平台、完善社会信用体系、搭建小微企业贷款纠纷案件受理绿色通道等措施,支持银行更好地开展小微业务。

  此外,该负责人希望政府对法人金融机构给予税收减免优惠。建议仿照上海等地出台对金融机构高管的所得税减免或退税政策,同时对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尤其是新设村镇银行的营业税给予一定的减免优惠。

  ■行业领袖面对面

  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

  顶级商业银行,国际化是必然趋势

  招行成立25年来的快速成长,可以说是深圳金融业发展的一个缩影。25年来,招行艰苦创业,从成立时只有1亿元资本金、1个营业网点和36名员工的小银行,发展成为了资本净额超过2000亿元、资产总额突破2.8万亿元、机构网点超过900家、员工近5万人,在上海和香港两地上市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

  从当初只有36个员工的小银行发展成为中国最具品牌影响力的商业银行,这之间经历了哪些重要的发展历程,它的成功之道在哪里,招商银行的发展跟深圳这个移民城市到底有怎样的紧密关联?带着这些问题,南方日报记者近日在深圳专访了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

  谈艰难并购 借收购实现招行国际化战略

  南方日报:招商银行从当初只有36个员工的小银行发展成为中国最具品牌影响力的商业银行,这之间经历了很多重要的转折点,您曾经把招行的发展归结为四个阶段,其中,招行收购永隆银行一事在您看来是走向国际化的重要一步,但当时在全球金融风暴的风口浪尖上,招行对永隆银行的高溢价收购仍受到不少投资者质疑,随后其股价也应声回落。市场对招行的质疑当时有没有动摇过您的并购信心?

  马蔚华:中国银行走出去是中国企业融入世界市场的必然要求,当中国企业全球化之后,银行也必须提供全球化的金融服务。每个银行国际化的速度可以根据自身的战略、国际金融形势和监管当局的态度调整,但总的趋势不会改变。

  市场对招行的质疑并没有动摇我们将永隆银行打造成国际化平台的信心,因为当时市场主要质疑招行对永隆银行的收购价过高,收购产生的约220亿元商誉的减值测试,可能构成资产减值损失从而影响利润表。但我们的团队分析后认为,招行收购永隆银行的主要问题是收购时间,也就是价格问题。

  不过,短期财务指标并不是判断此次收购案成败的标准。银行的投资,不是看多长时间把成本收回,而是看收购后的银行价值多少。招行发展到现在的规模,光做国内市场满足不了高端客户国际业务与服务的需求,而香港是银行业首选的网络。借永隆银行这个平台实现招行国际化战略才是我们高价收购的意义所在。

  南方日报:并购难度大吗?

  马蔚华:并购过程非常曲折。当年多家银行参加了这场角逐,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交通银行、澳新银行等都传出将参与永隆银行53.12%股份的竞购。

  永隆银行竞购战可谓一波三折。在第一轮竞标中,招商银行因报价低而被淘汰,进入第二轮谈判,交行出价最高胜出概率最大,但不久,交行戏剧性地退出。实力雄厚、出价较高的工行将永隆银行揽入囊中,几乎被业内认为是板上钉钉的事。直到最后一刻,招行重回谈判桌前,并提出以现金193亿港元的对价有条件收购永隆银行53.12%股权。

  而这还不是招行的全部付出。按照香港证券监管法律的规定,招行拿到53.12%股份后,触发对永隆银行的全面要约收购。这意味着招行如果全面要约收购100%地完成,总支出将达到300多亿元。招行最终以360多亿港元并购具有75年历史、在香港本地银行中列第四位的永隆银行,这是大陆迄今最大、香港近9年来最大的银行控股权收购案例。

  南方日报:你们的步伐似乎迈得很快,继收购永隆银行后,招行在2008年10月8日又在全球金融风暴中心纽约,开出美国17年来批准设立的第一家中资银行分行。但随后,国际金融危机深化,金融股权估值一路下滑。时机是不是有点“背”?

  马蔚华:想要做中国顶级的商业银行,国际化是必然趋势。招行人追求的是“早一点、快一点、好一点”。并购也好,设立招行纽约分行也好,都是我们长远的战略,不会因短期价格波动影响战略考虑。英国《金融时报》当时这样评述我们当年的并购——“对大多数中国的国有银行而言,这个案例并不具备可复制性。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招行的商业化程度远远高于国内同行。”

  招行纽约分行的设立也是历经艰难曲折,曾列入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内容,成为美国自1991年实施《加强外国银行监管法》以来批准中资银行成立的第一家分行,中资银行从此进入美国市场的大门。

  谈深圳感情 深圳改革氛围造就了招行

  南方日报:作为总部设在深圳的银行,未来您的总部是依然立足深圳,还是会移到上海或其他城市?

  马蔚华:深圳造就了招行,招行对深圳有着特殊而深厚的感情。招行的发展得益于深圳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良好的改革创新氛围。

  深圳是一座移民的、年轻的、改革的、创业的、开放的城市。深圳人敢闯敢干,领全国改革创新之先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桥头堡,改革创新的氛围和意识在全国所有城市中首屈一指;深圳是民营经济和高新技术企业高度密集的地区,创业活动蓬勃发展。目前私营企业数量占比超过85%,居全国前列,专利申请量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二,“中国名牌产品”和“中国世界名牌产品”数均位居全国第一;深圳毗邻香港,国际化程度比较高,对外开放交流十分活跃,外贸出口占全国出口总额的比重超过13%,占广东全省出口总额的比重超过45%,连续十七年位居全国大中城市之首。总之,深圳浓厚的改革创新氛围,为招行成长提供了难得的外部环境。

  南方日报:招行是深圳的本土企业,一路走来,从小企业到知名企业,您有怎样的感触?

  马蔚华:作为总部设在深圳的银行,招行一直努力为深圳的社会经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成立25年来,我们累计向深圳市缴纳各项税收超过280亿元。目前,招行除总部外,在深圳设有一家一级分行、68家支行、205家自助银行,营业网点数量占全行总数近10%;深圳分行资产规模超过3000亿元,在招行系统内始终位居第一,占全行资产规模的比重超过14%。

  因为对深圳有着特殊的感情,我们多年来在成长的过程中,也在不断为深圳发展献力。招行对深圳的地铁、公路、大运会、港口、房地产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项目,万科、华为、中兴通讯、华侨城集团等大型企业,以及众多创新型中小企业和居民消费都给予了有力的信贷支持。除了信贷支持外,我们还为深圳的众多企事业单位提供了财务顾问、现金管理、公司理财、企业年金等金融服务。

  谈城市未来 国际化城市要有国际影响力

  南方日报:深圳近些年一直在谈要打造国际化都市,你心目中的国际化都市是什么样的?

  马蔚华:一个城市能否称之为国际化城市,主要看其是否具有相应的国际影响力,是否拥有一些享誉全球的品牌产业。纵观当今国际知名城市,其所拥有的金融产业几乎都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力。一提起纽约,我们就会想到财富天堂华尔街,想到纽约证券交易所、纳斯达克、纽约期货交易所等金融市场,以及花旗银行、摩根大通、高盛等金融巨擘;一提起伦敦,我们就会想到那片方圆仅仅1平方英里,但却汇集了250多家外国银行、180多家外国证券公司和100多家跨国保险公司,被誉为“全球经济动力之都”的金融城。

  这些城市为什么能够培育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金融产业品牌,我认为有三方面因素至关重要:一是优越的地理区位;二是独特的城市文化;三是及时的产业转型。

  南方日报:深圳具备这三方面的条件吗?

  马蔚华:对照深圳的实际情况,我认为上述三点要素深圳都具备。

  在地理区位方面,深圳地处太平洋海上交通要道,面朝东南亚,背靠珠江三角洲和华南腹地,是中国大陆唯一的海陆空口岸兼有的城市,尤其是具有毗邻香港的地缘优势;在城市文化方面,深圳是一座移民的、年轻的、改革的、创业的、开放的城市,非户籍人口占比高达近73%,人口平均年龄不到30岁,深圳人改革创新的氛围和意识在全国所有城市中首屈一指,而且对外开放交流十分活跃,这些特质造就了深圳特有的城市文化;在产业转型方面,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深圳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就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第三产业已经成为经济主导产业,其中金融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13%,在国内城市中名列前茅,金融业发展的基础比较扎实。拥有上述条件和优势的深圳,完全可以立足于自身实际,借鉴国际成功经验,以创新为动力不断提升金融产业品牌。

  南方日报:您刚才谈到未来提升金融产业品牌的问题,能具体点吗?

  马蔚华:深圳提升金融产业品牌的努力方向具体而言是打造三大中心、建设一个市场,即离岸金融中心、财富管理中心、科技金融中心和金融要素市场。

  深圳要成功打造上述三大中心、建设一个市场,关键在人才。为吸引各类优秀金融人才入驻,建议深圳应致力于建设成为宜业、宜居的城市,制定实施更具竞争力的金融人才战略。当前,国内不少地方政府为吸引和留住高层次金融人才,实行了许多优惠政策,如上海、天津就出台了针对关键骨干人才特别是金融机构高管人员较大幅度的个人所得税返还政策,并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希望深圳市政府能够借鉴有关做法,形成明确、规范的制度政策,对总部在深圳的金融机构高管人员,按其上年所缴个税的一定比例,以补贴形式返还个人;对金融机构高管的企业年金缴费免征个人所得税。

上一篇:保险资产管理正经历前所... 下一篇:万达期货完成增资 剑指...
想快速阅读本站最新新闻资讯吗?点击右侧RSS订阅本站相关栏目新闻 打印 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