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国有文化监督管理办公室是今年5月份经过中央编办正式批准成立的一个新的政府机构,主要是按照管人、管事、管资产、管导向相结合的原则,统筹北京市的文化国有资产监督和管理,同时统筹负责首都文化体制改革的部门。另外在创建文资办过程中还赋予了我们一些其他的职责,比方说北京市文化投资,文化产业发展的统筹协调,重大文化项目的规划立项和落地,以及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和建设。另外就是统筹管理100亿文化创新专项发展资金,这样一个政府的职能部门。
今天,我想围绕文化和金融怎么来融合发展,想谈一点观点和看法,跟大家共同交流。实际上大家都知道,北京的文化产业应该说这些年发展的很快,我们去年的统计数字,上午张淼部长和大家发布了,文化创意产业实现的销售收入已经超过了九千亿,增加值已经达到了1989.9亿,在GDP中占到了12.2%,这个数字在全国各省市排在第一位。另外,文化创意产业在北京已经占到了排名第二位,第三产业当中排名第二位,仅次于金融业。由此可见,文化产业的发展和金融产业的发展如果能融合的话,未来首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空间将更加广泛。
但是大家也可以看到,目前北京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还确实存在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我觉得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一个是融资难,仍然困扰着广大文化企业,在座的很多有从事文化创意企业生产和创作方方面面的代表,大家在创业发展过程中可能有这种体会。我觉得文化创意产业确实是以轻资产运行的创新型企业,而且现在难在哪儿呢?我总结一下,融资难,项目担保也比较难,资产的估值比较难。刚才说了,文化企业大多数是轻资产,所以估值相对比较难。另外,质押难。加快首都金融文化创新已成为当务之急,刻不容缓。
第二,文化要素流动配制仍受一定限制,多年来由于文化要素市场的缺位,首都没有建立起知识产权评估体系或者交易市场体系,特别是质押担保的缺失,让银行和企业之间的对接特别艰难,版权、知识产权、人才在市场大潮中无法实现更大程度的配制和交流,束缚了生产关系,优秀的金融文化人才无法在宽广的领域中施展才华,优秀的精品力作无法进行广泛的推广,阻滞了文化的创造力和生命力。
第三,打造文化航母缺乏资本运作的手段,打造文化航母与建立健全投融资体系密不可分,必须要积极推进文化企业“四跨”,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实现跨国家的也可以,国外的资本进入文化市场目前还受到一点限制,但是我想会逐步的放开。进行战略重组,支持有条件的龙头企业通过参股、控股收购、兼并或者是其他的方式发展壮大,只有建立畅通的投融资体系,和公开公平透明的手段,才能实现企业上市融资和兼并重组。
当前我们感觉文化改革发展已经进入攻坚阶段,文化企业轻资产,小散弱的特点决定了企业很难获得资本的支持,融资难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企业做强做大和产业发展强大的瓶颈问题。所以促进文化和金融的融合,引导社会资本投向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此背景下,打造立足北京,辐射全国,引领世界的文化金融创新中心和国家的文化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显得尤为重要,一个是从资源配置来讲,首都的文化资源配置最丰富,上午的论坛有的同志听了,从文化资源,北京是全国的文化中心,文脉广,文气足,文化的积淀深厚,人文的资源也很丰富,创意人才荟萃,像北京的文化基础设施总量在全国第一,博物馆总数有150家,也在世界排第二位,公共图书馆数量居世界第四,北京的院线也是在全国居首位,另外就是北京生产的电视剧、电影占了一半,电视剧占了全国之首,包括图书馆、图书出版发行单位,报刊,音像出版等等,这些都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委北京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了一个丰厚的基础。
其次,北京的金融资源也是在全国最丰厚的,一会儿王红局长还会讲,北京市虽然我们没有叫全国金融中心,但是实际上全国金融资产已经绝大部分在北京,一行三会的决策机构,几大国有银行总部都聚集在北京,所以北京的金融资源应当说是相当丰厚。
第三,从政策环境和发展的措施来讲,北京这几年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已经提到一个非常高的高度。大家都知道,我们过去成立的文化创意产业领导小组是市委书记和市长亲自担任组长,另外就是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的扶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这方面从2006年就已经制定了若干政策,到目前已经出台了21个扶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特别是2011年,市委十届十次全会出台了发挥文化中心示范作用,打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的意见,这个意见对推动首都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又提升到了新的高度。这个意见出台之后,我们还会配套出台相应的若干个政策,所以我们将出台所谓的1+X政策。
还有从战略的高度讲,建设文化金融创新中心是实现首都科学发展的客观需要,大家可以看一下,像纽约、伦敦、东京、巴黎这些全球公认的世界城市,文化和金融的资源集聚,文化和金融的融合发展也是非常广泛,这样才巩固了他们世界城市的地位。
所以我们要抓住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和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机遇,力争把首都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文化金融创新中心和国家的文化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大力推进文化和资本的对接,探索文化金融的政策体系、组织体系、市场体系、产品体系、服务体系,建立覆盖文化创新发展全过程的文化金融服务体系,增强市场的主体活力,壮大文化产业的规模,提高文化创意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首都文化发展的质量和实力。
我想在创建的过程中应该坚持这么五个原则,一个是坚持政策先行先试,争取中央的支持,制定出台系列的试点政策。第二是坚持文化产业和金融相结合,促进良性互动,实现文化产业与金融产业的共同发展。第三是坚持体制机制创新,建立中央部门和北京市的联动工作机制。第四是坚持市场导向,创新体制机制,强调市场配制文化资源的作用。第五坚持需求带动,加强资源整合,强化金融服务的系统创新。
在这个建设过程中,我们想是不是要做这么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尽快先行先试一批文化金融的政策,这方面一会儿王局长还会讲到,北京市已经出台了金融促进首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意见,一会儿王局长还会解读这个意见。同时我们也在研究出台全市的文化金融创新的一些新的落实政策,也包括文化和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的一些政策。
第二,尽快建立科学健全的管理体制,我们希望能够建立健全跨行业、跨层级的工作协调机制,负责全市的文化金融创新的建设、领导与统筹协调,理顺管理体制机制,推动文化金融创新中心的建设。
第三,尽快聚集和汇集一批文化金融机构,在这里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文资办成立以后,为了解决文化创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我们将成立文化创意产业专项发展基金,市政府每年拿出一百亿设立文化创新的专项发展基金,另外我们还要成立两家文化创意产业的小额贷款公司,一个融资担保公司,还有就是跟银行建立统贷平台,政府拿出一部分引导资金,我们希望银行能打包为文创企业进行金融的融资服务。这些都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有利的支持,尤其是金融的服务,政府的资金不仅仅是采取过去的贷款贴息,项目补助或者是奖励的方式,还可以直接进行股权投资,今后我们征集项目过程当中还会选择一批有潜力的项目和企业,政府进行直接股权投资,一方面可以用我们的产业基金投,另外一方面政府也可以进行股权投资。还有就是为了支持中小文化创意企业的发展,在今年我们的文化创意产业专项资金当中,扶持资金当中,专门针对中小企业我们列了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专项资金。
第四,尽快扶持一批文化企业做大做强,我们想打造一站式的融资平台,搭建政银企合作的机制,根据企业不同的需求量身打造各具特色的合资方式,促进文化和资本的快速对接,现在我们已经跟十家银行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这十家银行每年为我们北京市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融资一百亿,加起来实际上给的授信额度就是一千亿,而且有好的项目的话还不止是一千亿,各个银行分别表示,如果有好的项目,各大银行还可以敞开这个口子。
另外,文资办加大和企业合作,比如说首批我们就跟大连万达文化集团,还有中国数字集团等等11家企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吸引他们的重大项目在北京发展,首期我们签约投资额608亿,这些项目在未来一两年内都将在北京落地开花,上午王健林已经讲到,这个项目基本确定落户在通州,一方面注助45亿,最后决定投资50亿,成立万达文化集团,整合外地的若干文化企业,把总部设在北京。第二在投资占地1.5平方公里,建设一个万达的文化城,中文叫追梦,所以签约了像拉斯维加斯的水秀,最高级的设计师,将来在通州要建两个大型的演出剧场,将投资50亿以上。房山布置了文化硅谷项目,也有大型的文化演出,怀柔的电影城,希望把那儿建成电影人的生产基地等等。目前在文资办收集的重大项目当中投资过百亿的已经超过了十个,这些产业项目都会有一个资金的需求,所以打造一个文化、金融融合发展的平台,我个人认为,确实是非常重要。
远期我们想把这个中心打造成六个平台,发挥引领、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促进首都文化和金融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一个是打造文化企业的投融资平台,这方面我们想提供服务,让这些银行能为我们很多文化创意企业提供资金的支持。但是文化创意企业轻资产,有的时候没有抵押物,怎么办?这个时候就要利用政府的资金来帮你们做工作。比如说我们做的融资担保公司,政府的资金给你做担保,企业可以拿到贷款。还有建立统贷平台,我们跟国开行谈了,拿出五千万,相当于蓄水池,可以放大20倍到40倍,可以一次性为文化创意企业投资,没有抵押物没关系,他们统一给放贷,而且绿色通道,优惠的贷款利率,所以这些都是一系列配套的服务。
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扶持形成培育一批、改制一批、辅导一批、送审一批、上市一批文化企业上市进行融资,形成北京的上市文化板块。建立场外的全国文化股权市场。还有就是希望利用多种并购融资工具开展兼并和收购。还有就是我们跟金融局正在探讨中国北京文化产权交易所,利用这个交易所的平台为文化创意企业提供一个资产股权转让的服务。
第二是打造文化项目的孵化平台,这个就不说了,实际上利用创投加孵化的模式,有一些好的企业,我们一方面引导风投、创投和天使资金投进去,另一方面利用我们文化创意产业的投资基金和我刚才说的,我们的股权投资,多层投资的方式。
第三是打造文化企业的信用评价平台,这方面我们希望发挥第三方中立机构的作用,来建立文化企业的信用评价体系,鼓励文化企业增强公信力,提升服务质量,推广信用产品,建立信用担保,信用评级,信用增进的体系,发挥其在文化企业投融资过程中的功能,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舆论、监督等手段完善信用激励机制,实现以信用来促融资,以融资促发展的格局。
第四是打造文化要素的配制平台,这方面我刚才讲了,一个是我们要成立产权交易所,另外利用中国艺术品交易中心,国家版权交易中心,还有若干个文化的要素市场来配制文化的资源和资本有机的融合。要建立健全整个文化资产的评估体系和交易体系,这方面我们已经跟有关部门密切合作,文化资产评估和交易的体系建设也是未来我们要重点做的一个工作。
第五是打造文化金融人才集聚的平台,我们希望在健全完善文化金融创新过程中注重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想培养一批既懂文化,又懂金融的领军人才。现在我们是懂文化的可能不一定懂金融,懂金融的不一定懂文化,这方面在人才上可能有短腿或短板,所以我们希望能培养一批既懂文化,又懂金融的人才。
第六是打造文化金融信息传播平台,建立文化金融信息发布的机制,发布文化金融的信息,确保文化金融信息在政府、银行和企业间快速融通,便捷的获取。
总之,我们希望在北京建设金融创新中心,使文化企业能够在北京快速的发展,使北京成为文化企业投资的乐园,文化项目孵化的基地,文化金融人才创业的乐谷,文化要素市场配制的中心,文化金融信息传播的策源地,实际上就是人才、信息、文化和金融的融合,或者叫基地。
我们也希望通过本次峰会,能够给大家带来更多的信息,也希望今后给大家能够提供更多的服务。最后我想说一句话,我前几天看了一篇文章,主要谈到的就是经济危机中的文化产业的升级和转机,我觉得很多观点挺值得大家去研究一下。大家可以发现,纵观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每当发生经济危机的时候,恰恰是文化大复兴的时期。比如说好莱坞是从上世纪30年代空前的经济大箫条中兴起的,成为国家的支柱产业。比如说日本的动漫产业也是从上世纪90年代经济最箫条时期发展起来的,带动了经济复兴。韩国的游戏产业也是从1997年、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那个时期之后,带动了韩国的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大家都知道,从去年到今年,全球经济都放缓,虽然不是很严重的金融危机,但是我个人认为,明年不容乐观,恰恰这个时候,我觉得是我们选择投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一个最好的契机,由于有这些历史佐证,所以我就不多赘述了,希望在座的各位能参与到首都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建设当中来,从北京市文资办的角度,一定为大家做好服务,一方面是从政策方面的服务,另一方面从投资环境的服务,还有就是为大家提供投融资服务,另外就是为大家在北京发展文化产业项目,我们可以贴心服务,像万达集团选狄德时候,我和我们的党委书记亲自带着到四个区,他当时选择四个区去跑,我们带着区长就出面接待,很多事情就容易谈,否则到底下某个科长就把你挡住了。他们讲没看到过北京资办这么好的服务机构,正是由于有了我们这个机构的存在和城里,他们这个项目非常愉快的落户到了北京,希望在座的各位有志在北京发展文化产业,发展企业的各位,不妨把你的资金投到北京,谢谢!
所属频道:风险管理
所属频道:财税管理
所属频道:投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