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尔-盖茨
他创办了微软,后者让他在39岁时以129亿美元的个人财富成为世界首富。
而在公司规模日益庞大、员工人数近2万的时候,他却因为“只有不到一半的时间用来思考技术,微软也变得越来越官僚化”而萌生了退意。
2000年初宣布辞去CEO一职,2006年6月表示将在两年内逐步退出公司的日常事务管理,2008年卸任执行董事长,连“人”带“钱”全部投入自己成立的慈善基金会。
前后耗时超过8年、为继任者铺路、全心投入新事业,他步步为营、不急不躁,也使得继任者史蒂夫-鲍尔默可以平稳地接过微软的棒子,将日常管理的实权尽数收入囊中。
这个人就是比尔-盖茨,他逐渐抽离公司管理并最终实现“华丽转身”的案例堪称行业典范。
更为重要的是,他对微软的影响深入这个软件公司的基因。每当公司遭遇重大挑战,他还是会适时地站出来,为下一个发展方向指路。
“自我驱动型隐退”,或许是盖茨留给微软和企业管理界最重要的“礼物”。
让贤的智慧
在怡安翰威特大中华区绩效与人才咨询业务负责人、全球合伙人吴圣皓看来,企业创始人和继任者的交接是否顺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双方是否互相信任。
盖茨和鲍尔默的关系可谓具有这方面的“先天优势”。
1974年,二者相识于哈佛。因为对数学、科学有着共同的激情,这两个大学二年级的学生搬进了同一个宿舍,并为之起名雷电房,因为他们“整夜激烈争论的声音,让整个宿舍像在打雷”。
当盖茨辍学创办微软时,曾经希望鲍尔默也加入自己的队伍,后者并没有接受。但这并不妨碍盖茨在创建微软的第六年还是坚持聘请鲍尔默担任总裁个人助理。
所属频道:风险管理
所属频道:财税管理
所属频道:投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