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网站地图 电子杂志
2013-07-11 星期四 农历六月初四 繁体版

中国财资管理网

您所在的位置:中国财资管理网 >> 贸易融资 >> 正文

新时代的融资策略

发布时间:2014-02-18 09:41:03  来源:财资中国  
新闻导读:采用债权性与结构性融资相结合的手法,既能够较好地控制住负债率,又能够适当地利用产业成长的波峰波谷。构建“A+H”双融资平台,通过分业务板块借壳上市,搭建融资平台,延伸多种融资方式:香港已借壳盛高置地,A股正在谈金丰投资。

  传统融资手法已经无法满足当下发展

  传统意义而言,企业主要有三种融资策略。

  一是采用债权性与结构性融资相结合手法,既能够较好地控制住负债率,又能够适当地利用产业成长的波峰波谷。当产业发展潜力没有发挥出来的时候,企业可背负一点债务,进行债权式融资,如果产业成长良好,走出了一条陡峭的发展曲线,企业可趁机进行权益性融资,不管是公募还是私募,都能够获得较好的收益,将未来的预期变现,使得负债率下降,企业就可以再融资了。

  二是在间接融资上,尽可能采用长短负债相结合的方式。短期负债不用进行非常多的偿还,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长贷,支撑较远期、较宏大的投资。

  三是服务于“三流”的平衡——融进的资金流、投出的资金流,以及在二者之间的营运资金流。所有融资口径来自于满足下一期要投出去的资金,以及平衡最近的营运资金流的波动。

  但这三种融资策略在新时期的紧绷型、高风险运作中崩溃塌陷了。一方面,集团管理性实物越来越复杂;另一方面,金融产品、融资渠道越来越多,乱花渐欲迷人眼,企业沉浸在了解一个又一个新的融资产品、融资渠道过程中。

  企业出现了“三难一大”

  资金预测越来越难。过去,由于生产的有序性、供应链管理的有序性,以及竞争相对不那么激烈,企业进行资金预测相对容易,可以预测未来一段时间里可能要到位的资金,把到位的资金口径配置出去。但是现在经营的复杂化、供应链管理的复杂化,产品生命周期缩短,竞争无序,资金预测越来越难。这里的竞争无序不是指因产能过剩导致的成本战,而是包含因互联网出现、新商业模式出现,导致的被跨越和超越。

  风险管理越来越难。传统上香港地产商采用了一种很极端的手法进行风险管理。在经济景气时,负债率普遍在40%左右,李嘉诚的长实集团更是控制在20%~25%,而每当大陆进行宏观调控时,它们的负债率就会陡增至75%~80%,专门跟大陆玩对冲。这种游戏的本质是看不清楚大陆市场以后,只能采用的保守策略。近几年大陆出现了另一种现象,景气时期把负债率做得极高,但是留出融资空档,有很多合作伙伴暂时不用,一旦市场不景气,银根紧缩,A计划停滞以后,B计划、C计划立即启动。

  营运管理越来越难。诺基亚倒下了,摩托罗拉被卖掉了,微软几乎快死了,包括很多公司现在上的SAP软件也岌岌可危,营运越来越困难,传统百货业在电商的冲击下难以为继。

  财务杠杆率越来越大。这“三难一大”,决定了传统上的三大融资策略已经不适应企业的发展需要。

  研究新的融资策略

  传统的融资管理,管的是一个内结构,即融资本身的还款计划、融资结构、外汇风险等。如今,我们需要研究新的融资策略。

  拓展融资渠道

  在新融资策略下,除了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外,还出现了夹层融资,即经营得好这笔钱算入股,经营得不景气这笔钱相当于举债且要还利息。

融资方式

债务融资类

商业贷款类

商业银行类

政策性银行类

小贷公司类

债券类

金融债券

企业债券(含中票短融)

中小企业私募债

融资租赁类

融资租赁类

信托类

信托融资类

基金类

基金(地产基金)

委托贷款

委托贷款

民间借贷

民间借贷

股权融资类

非公众公司股权融资类(私募)

产业投资或战略投资

PE/VC类

天使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类

公众公司股权融资类(公募)

证券公司上市融资类

新三板股权融资类

夹层融资

夹层融资

夹层融资

  通常来讲,我们所说的融资属于外缘性融资,而在财务管理上,通过给供应商晚结算,包括生产里面省下来的钱,少提留折旧等方面的融资,叫内缘性融资或内部融资。

  内缘性融资有几种比较厉害的做法。

  第一种,牺牲货龄融资。比如饮料企业每年6—10月都要大量的OEM(代工生产),但因高峰期代工费很贵,所以饮料企业通常采用牺牲货龄融资,过年前就开足马力生产,把所有的仓库全部填满,然后从6月开始大量地促销。这种牺牲货龄融资,就是彻底地在淡季时期充分生产,然后在旺季的时候把这批货龄比较长的产品充分地用于促销。

  第二种,融资租入来代替购买。比如将企业已有设备的残值评估出来,由融资租赁公司支付一笔钱,然后企业再从融资租赁公司手中把设备租回来。用设备换来一笔融资,这是下一步融资租赁公司新的运作空间。

  第三种,带资分流,培育供应商。如果生产设备快淘汰了,老板就让员工带资分流,给每5~6个员工一台老旧的生产机器,这几个员工就算买断工龄退休了。员工拿到这台机器怎么办?还得给老板干活,老板把订单给他们,他们自己组织生产,这样老板就腾出精力,同时节省了营运费用,企业也就可以上新设备,转型升级。

  第四种,鼓励供应商购置重大设备。比如某设备的使用率和周转率都不高,波峰期不够生产,波谷期上面落灰尘,那么就可以用高额连续订单诱导供应商来购买。在高峰时期,供应商会获得非常好的利润,在低谷时期,供应商可承接其他订单,而自身企业可以轻资产运作。

  随着供应链、信息技术、大数据的深入应用,以后不会存在干完建筑干房地产,干完房地产干制造,制造干完干贸易,贸易干完干互联网,互联网干完去搞金融的这样牛的孙悟空式的财务人员,而更需要纵深行业的财务人员,把内缘融资研究透,就能够成为老板的战略性合作伙伴,外缘性投资研究透,就可以成为老板的战术性合作伙伴。

  笔者之前服务过烟台万华,其财务总监每年能够从海外窗口公司进行银行贷款,用做公司的流动资金,由于美元不停地跌,人民币不停地涨,因此银行贷款利率比较低,所以目前烟台万华仍然能做到这部分资金成本为零或负。因此要对具体行业的主流融资模式进行透彻的研究。

  搭建企业的融资平台

  融资平台的搭建,首先要有融资组织,一般是老板牵头,管财务的副总做总抓手,然后财务部门的几个人做其中的一些服务,还要通过信托、保险、融资租赁、银行、证券甚至小贷,建立了比较丰富的金企关系而非银企关系。除此之外,若是有足够多高质量、高能力的投行,效果会更好。融资渠道、融资政策和各种金融产品的研究,应该成为企业的一项常态工作。比如绿地集团的融资平台建设,其融资能力、财务透明度和路演能力也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


 

最佳融资实践

简介

绿地集团

大型银行贷款

是中、农、建的集团级客户,授信额度巨大。

国开行定向贷款

与国开行签订开发性金融协议,获得低息定向贷款支持。

集团内部产业的资金支持

集团内部的能源产业、金融产业,可以为房地产提供良好的资金支持。

参股地方性商业银行

入股上海农村商业银行、呼和浩特市商业银行、锦州银行、成为盘锦商业银行大股东,与烟台、郑州、太原等地的城市商业银行也签署了相关协议。绿地集团在进入一个城市开发前,重视参股该地的商业银行的机会,从而为项目后续可能的资金运作奠定基础。

构建“A+H”双融资平台

通过分业务板块借壳上市,搭建融资平台,延伸多种融资方式:香港已借壳盛高置地,A股正在谈金丰投资。

搭建海外融资渠道

通过持有海外酒店物业等资产,谋划海外融资。

  建立与不同融资渠道的关系

  常态融资与动态融资的结合,以及商业计划书的撰写,都会使对方清晰地了解你的整体工作和局部业务。另外要注重信用构建。我们惊讶地发现,各个行业里面第一梯队,往往是融资渠道最宽广,第四梯队之后往往是融资渠道较狭窄。

  超前融资

  越是低迷时期,我们越会发现,现金为王的重要性。考虑到产业整合操作在即,行业周期快要到来,或者行业立即要进入到并购期、萎靡期,这时就特别需要超前融资。很多上市公司,发审通过之日,即启动之后的持续融资计划,增发、配股、可转债、分离交易可转债、定向增发,等等。

  与产业高度融合、理解了产业营运的持续前瞻融资至关重要。比如晨鸣纸业,为配合自身的产业整合,晨鸣纸业进行了积极的超前融资:

  – 1993年,实现了股份制改造,募集资金2500多万元。

  – B股上市。1997年5月26日,以10倍市盈率在深交所挂牌交易,募集资金5.46亿元。

  – 2000年7月,公司被列入全国首批B股上市公司增发A股的行列。9月30日,晨鸣纸业A股正式被核准增发,并于11月20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增发7000万A股,募集资金14.56亿元。

  – 2004年9月15日,发行可转换债券20亿元。

  – 2006年7月24日,发行短期融资券10亿元。

  – 2006年9月28日,发行短期融资券10亿元。

  柔性融资

  现在很多企业发短融、中票、集合债,不论哪种方式能发就好,能融到就好,病急乱投医,没有考虑融资的财务成本、债务结构,以及偿债能力会不会遭到挑战等问题,因此要把常规融资手段与动态融资手段结合,即柔性融资。

  比如近几年小微企业融资难,我们要求给小微企业松绑,给小微企业注入动力。现在研究出来,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和中小企业集合债,这其实就是银行集合贷的延伸,简单地说就是一大堆小微企业互相联保,再找一个第三方担保,就可以融资了。

  蓄水池融资

  可融资额度比融进来的资更重要,由于可融资额度往往是一笔较大的承诺,因此应该选择分批融资,既使得财务成本最优,又可以应对行业的各种变化。

  融资策略的两大支撑

  1. 要做好商业模式及现金流设计。财务管理的四个境界:

  一是以成本为核心。其要义在于,通过抓紧计划,抓紧预算,把成本费用控住,争取最大的利润;

  二是先算利润,再投入各种资源。公司的利润不是干出来的,是算出来的,这也是管理者的价值。

  三是设计现金流。当企业有源源不绝的现金流产生时,可以用现金理财和投资,扩大再生产。融资是服从于整个公司现金流管理的。现金流的设计是主动的,而现金流管理是被动的,将量入为出式的谨慎式管理转变为量出为入式的风险投资式管理。好莱坞大片模式、美国的高科技产品,所有的这种营销模式最核心的奥秘,就是这种先烧钱再挣钱的量出为入式的预算管理方式。

  四是市值经营或市值管理。市值管理就是高峰时期,利用高股价抛售股份,变现进行资本运作或者换股收购,低峰时期回购,储存一部分库存股,用于管理层的奖励,如果有多个上市公司就可以吸收合并,也可以在熊市的时候进行私有化,这也是最有价值的做法。

  比如分众,在美国私有化了,要回到国内IPO。分众占领了全中国这么多的楼宇广告,躺着就能赚钱,但美国中概股人人喊打,而这次从美国先私有化再回来IPO,优质上市资源回到中国,按照周星弛的话说赢定了。

  2. 从实业的金融到供应链金融,再到产融结合的发展。强化周转率管理,在每一次周转的过程当中,利润率是有限的,真正令两家公司拉开差距的就是周转率,因此要通过有效推高周转率来使企业更好地发展。首先在设备的结构性购置时就要想到更高的周转率,要轻资产,要对原材料的安全库存探底,同时要缩短流程,强化针对性开发,强化前置销售,强化金融解决方案,强化流动性管理,促进票据流动管理,创新资金使用方案以及计划。

分享到:
上一篇:央行银监会官员纵论互联... 下一篇:人民币贸易融资的政策影响
想快速阅读本站最新新闻资讯吗?点击右侧RSS订阅本站相关栏目新闻 打印 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