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网站地图 电子杂志
2013-07-11 星期四 农历六月初四 繁体版

中国财资管理网

您所在的位置:中国财资管理网 >> 贸易融资 >> 正文

专家认为:7.5%为经济增速底线 实体经济转型最为迫切

发布时间:2012-09-17 22:25:43  来源:金融时报  作者:杜冰
新闻导读:进入2012年,中国经济增速继续逐季回落。《报告》认为,国内需求的增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外部市场需求萎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使经济增长维持在7.5%的水平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认为:“目前,经济发展方式正在转变,企业正在转型升级,整个经济转型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


  进入2012年,中国经济增速继续逐季回落。上半年GDP累计增速为7.8%,是自2010年以来最低的半年增速。而对于未来一段时间的走势,当前各方面也存在不同看法。

  近日,厦门大学发布的《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CQMM)2012年秋季预测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认为,2012年下半年,由于欧元区经济持续低迷,中国的进出口增速有可能再次下滑,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下行压力。但国内需求的增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外部需求萎缩造成的影响,使经济增长维持在7.5%的水平上。随着缓中趋稳趋势的逐步确立,不宜再次推出大规模投资计划,当务之急是促使实体经济转型。

  经济增速受外部经济影响有限

  《报告》指出,外部市场的不确定性依然是2012年至2013年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从中国进出口地区构成看,2011年中国对美国及欧洲的出口占总出口的比重虽然略有下降,但是依然占据半壁江山。

  按照《报告》中模型的假定和模拟结果,中国经济增速的下滑有限。其中,2012年我国GDP增长7.71%,2013年进一步降至7.5%,同时2012年居民物价指数将增长2.69%,2013年则降至1.84%。对此,厦门大学研究中心主任龚敏表示,即使外部经济情况继续恶化,中国经济增速进一步下滑的幅度是有限的。其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第一,居民消费具有相对稳定性。当经济增长率下滑到一定程度之后,相对稳定的居民消费逐渐成为构筑国内需求平台的重要力量,开始发挥经济稳定器的作用;第二,外部需求萎缩使投资价格下降,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刺激投资需求扩张;第三,财政、货币政策针对性、有效性的增强,将降低经济下滑对投资、就业、居民收入的影响,稳定居民的实际收入增长速度,从而稳定居民消费及国内投资。

  《报告》认为,国内需求的增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外部市场需求萎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使经济增长维持在7.5%的水平上。

  大规模投资计划不宜重启

  《报告》认为,在目前外部经济继续恶化的情况下,中国经济以内需为主,辅之以适度的宏观调控,能大致支持8%左右的经济增长率;即便外部经济进一步恶化,也将能保持7.5%左右的增长速度。据此,如果将8%的经济增长率视为中国进入次高增长阶段之后的正常增长率的话,则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不宜再度启动大规模财政刺激计划。

  龚敏称,在当前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较大、发债空间减小、偿债逾期风险较高以及相关的宏观风险背景下,再度推行大规模的投资刺激政策成本巨大,它将恶化政府的债务负担状况,不利于总需求结构调整、财政体制改革及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实施,延缓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实体经济转型最为迫切

  《报告》结论显示,目前通过适度的宏观调控,稳住8%的增长速度是可行的。政策的重点应该逐步转向深化体制改革与结构调整,为稳增长创造更好的国内需求基础,为“次高”经济增长阶段的稳定奠定基础。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认为:“目前,经济发展方式正在转变,企业正在转型升级,整个经济转型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在这个背景下,潜在增长率阶段性下降是不可避免的。准确地计算潜在增长率在现在来讲是有难度的,但是如果能够把经济增长稳定在7%至8%之间,就可以避免过于严重的失业问题。同时,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也是总体可控的。”

  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认为,目前对中国来讲,最迫切的还是实体经济的转型。“现在已经到了一个关键的时期,应该及时出台供给管理政策。全球泡沫经济时期形成的基础产业的过剩产能大于杠杆化以后的实际需求,制造业转型升级难度很大。因此,要想保持7%的长期增速,需要进行对供给的大调整。”他表示,在之后的关键五年内,需要切实采取大规模的减税措施,让企业能够轻装上阵来进行调整;同时,大幅度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让市场竞争的压力迫使企业不做“温水青蛙”;此外,还要靠进口解决企业的技术转型之困。

上一篇:全国千余家加工贸易企业... 下一篇:做企业要债难 信保融资...
想快速阅读本站最新新闻资讯吗?点击右侧RSS订阅本站相关栏目新闻 打印 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