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广容不下肉身
三四线放不下灵魂
今天选题的确定来源于昨天晚上小编老爸打来的一通电话,当时我刚结束了和朋友的聚会,正在拥挤的99路公交车上准备回家。
电话大概内容就是告诉我又给我找了一份文化局的工作,劝我回老家。
毕业一年多,我都已经记不清楚这是第几次给我打同样的电话了,我很理解父母的期望,但是我拒绝了父母的帮助。
刚毕业那会儿,我遵从父母的安排进了电视台、电台,每天做着父母和长辈们羡慕的工作。
可是好景不长,虽然做着自己喜爱的工作,但是周围的环境和生活方式让我有一百个想要逃跑的念想。
最终,我还是舍弃了父母给我安排好的一切,回到了成都。
这一年多我老家人都觉得我在外面过的很风光很自在,工作光鲜,工资可观,除了自己,或许也就只有父母才知道我过的到底怎么样吧!
同事小安吃早餐的时候说她为了买房子把心爱的车给卖了,今年过年回家不知道别人会不会笑话她。现在很惶恐很纠结......
因为过去在老家人的眼里,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毕业之后离开了老家在外工作,在老家人眼里,她既漂亮有气质,又能干会赚钱,老家人有什么需要帮助的都会找她。
可是也只有她自己知道,这么多年,要不是自己懂得理财,根本就不可能会有现在的经济条件,很多时候她也不想去扛,但是又不得不扛。
前几天和朋友喝咖啡,网上看到成都一个新楼盘开盘,全款优先,十秒钟之内就被“秒光”了的新闻,不禁感叹现在的有钱人真多啊。
朋友说本来准备了20万,想首付一套房子,结果好不容易凑齐这20万,成都的房价疯涨,大部分都需要全款,朋友叹气说:“外地人想留在成都咋就这么难!”
对啊!怎么就这么难!
我问他有没有想过回老家,他说尝试过,但是回不去了,习惯了成都的生活和节奏,老家那个小县城,回不去了!
朋友索性将这20万直接拿去投资P2P理财了,算下来收益也很可观。
父母总是不理解我们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我们自己也说不上来那种感觉。
宁愿每天挤地铁挤公交,宁愿每天在高强度的压力下工作,宁愿每天挤在不足40平米的出租房,也不想回到那个从小生活的故乡。
后来我渐渐明白了,我们需要的是一份自己给自己的安全感。
这份安全感来自于你对于时下热点的敏感度,人与人交流方式的接受度,大城市带给你的眼界……
经常有老同学给我发信息说很羡慕我的生活,我不知道怎么回复,毕竟为了当个他们眼里“有钱人”,再辛苦也要坚持下去。
在老家人的眼里,离开了故乡的我们是他们羡慕的对象,在他们的心里,总觉得在大城市工作的我们都是有钱人。
可是又有多少人能真正的理解那些生活在一线城市的年轻人们。
在这样一个浮躁的社会里,有多少人月入5000还要假装月入2万,月如一万还要假装月入十万。
每每过年回家,我们总会在回乡之前为自己购买一套光鲜亮丽的衣服,给老家人们一个荣归故里的假象;
回到家,就算没钱也要给家里大大小小甚至是一些叫不上名字的亲戚送上红包和大礼;你会为了表现自己在外面过的很好,替父母大办年货……
有谁知道,回到家要伪装自己,回到城市还要继续伪装自己。
为了体面,为了生活,一个月工资买个包包就所剩无几了,而你只看到了她手里的包包,却没看到她已经连续吃了一个星期的泡面;
你只看到他全身价值不菲的黑西装,却没看到工作之余他穿的都是好几年前的衣服……
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我们没有办法改变,我们习惯了城市的生活方式,尽管有时候我们有一万个想要逃离这个环境的冲动,但是现实总会给我们重重一击,提醒我们什么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
城市里人与人的冷漠,即使擦肩而过,也不会有人问你从哪里来,即将到哪里去。回到故乡就不一样了,他们看你在哪里出生、长大、工作、离开、又回来。
小时候曾经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东西,正在渐渐的消逝,离我们远去。旧的风土人情,正在伴随着时光的流去而渐行渐远。
就如歌曲中唱的那样:
记得早先少年时,
大家诚诚恳恳,
说一句 是一句,
从前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长大后,没有人会关心我们过得好不好,只会关心我们飞得高不高。
还记得伍迪艾伦写在《中央公园西路》中的那句话吗?
每个人都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有自己的渴望、欲求,
以及难以启齿的需要,
所以日子要过下去,
人要学会坚强。
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cdzkp2p,可查看更多理财干货及资讯。众可贷决战双11活动已火热开启,最高2200购物金等你来拿!
所属频道:风险管理
所属频道:财税管理
所属频道:投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