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观点浙企最期待:
自由贸易和离岸业务
昨天晚上,刚从国外出差回来的李燕,一听说上海自贸区正式获批的消息,边吃着晚饭边咀嚼着令人期待的政策信息。
李燕做了五六年的进出口贸易,主营汽车零配件出口,年贸易额大概1000万美金。
“肯定有影响的,当然是正面的。”李燕说。举个例子,公司前段时间有批货出口到埃及,相对于其他国家,该国的贸易政策非常严格,需要提供非常多的证件和检测报告,才给予清关。如果直接从内地口岸出口,监管部门需要对每一批货现场验货,不管多少量,都要逐一检查装箱直至出运。
而同样一批货,如果从香港或者新加坡转口,再出口到埃及,可以省却很多手续。但是二次周转,还是需要相当的物流和资金成本。
“如果上海自贸区有一定的政策条件,我们出口就可以省却很多程序。”李燕的设想是,货物运进上海自贸区后,企业只要提供相关的证件走完必须的流程,而货物不需要周转。这样可以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资金成本,包括税收成本。
进口业务也是同样的道理。李燕说,有些进口货物可以直接放在自贸区,没有清关还是进口商品,如果能开辟一个专门区域对普通市民或者企业进行交易,这就是真正的免税商品。
“长三角有那么多外贸企业,这个消息还是很提振人心的。”李燕也和同行做了简单交流。
有消息称,上海自贸区将推动税收创新,其中将包括对区内一些企业由原来25%税率减少到15%的税率征收所得税。
在将迎创新的政策领域中,金融领域试点最惹人关注,上海市金融办副主任徐权表示,自贸区的试点内容涉及金融方面的包括利率市场化、汇率自由汇兑、金融业的对外开放、产品创新等,也涉及一些离岸业务。
离岸金融业务是自由贸易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李燕对此也充满期待。
为了方便出口和货币结算,李燕也在香港注册了一家离岸公司。因为进出口会涉及很多资金结算,一进一出,汇率结算会损失一部分资金,加上国家外汇管制,资金自由度受限,这又涉及到一定的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
“有需要的话,以后可以考虑在上海自贸区也设一家公司。”李燕说,这样能使外流资金更好地周转,提高人民币使用的效率,给广大国际贸易型企业带来更大的便利。
投资机会
海通证券表示,由于自贸区将围绕外高桥保税区、机场保税区和洋山港进行集中建设,随着具体政策细则的出台和落实,有望极大促进区域内如机场和港口等交通运输子行业的发展。另外,上海自贸区的建设对贸易、地产、金融等行业也构成利好。
交通运输类上市公司:上海机场;
港口类上市公司:上港集团、浦东建设;
金融商贸类上市公司:浦发银行、龙头股份、上海三毛 、锦江投资、上海物贸;
地产类上市公司:外高桥、界龙实业。
所属频道:风险管理
所属频道:财税管理
所属频道:投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