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使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因此,全球化供应链管理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然而,汇率波动、南南贸易变革、以及信贷集中风险等给全球供应链带来一次又一次的挑战。如何应对不断变化的供应链挑战对全球供应链环境以及全球经济的健康稳定都至关重要。
积极应对不断变化的供应链挑战
文/美银美林董事,企业贸易产品主管 Joseph Sum 编译/焦卢玲
在过去的十年里,全球贸易和金融基础设施模式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这些变化保证了全球贸易和金融环境的健康稳定。其间,传统的以贸易为基础的经济体其进出口规模也已达到了最高水平。由于人口迁移的结果,新兴市场贸易量开始扩大,并逐步由外围扩散到主流领域。此外,制造业继续向低成本中心的边境市场进入,并持续扩大国际贸易范围。出乎意料地是,前述现象主要是以亚洲为主。
然而,这些趋势不容忽视,因为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一个快速变化的全球供应链。现在,制造商们、买方/卖方以及经济家们不得不去反对这样一种说法——供应链融资的发展已经达到了全球贸易领域的顶峰。尽管如此,许多已被引进到市场中的新的、创新的以及复杂的融资产品经常忽视终端用户的需求。
以现在的环境为例,体现一个国家参与供应链的能力的关键因素是当地贸易简易化和物流服务的效率。然而,许多参与者发现一个产品并不能满足所有方面所需。简言之,国际供应链与全球商业的延续紧密相连,且都以企业和金融领域的衔接为基础。如果供应链的多样性以解决问题为基础、以企业和银行间合作为导向,将会给供应链带来一次挑战,尤其是给目前的环境带来一次挑战。
和所有周期性行业一样,亚太供应链金融领域存在着广泛的挑战,买卖双方都应该高度重视。从以往的经验来看,全球供应链面临的最紧迫的挑战可以分为几个不同的、但相互关联的类别,重新审视目前存在于供应链中的一些基本障碍,并探索出一些适合于正处于变革中企业的解决方案乃是当务之急。
汇率波动:挑战破茧而出
2013年货币动荡的全球性和一致性将被人们铭记在心。从日本政府的日元贬值政策产生的深远影响到关于欧元的健康问题而进行的激烈争辩,可看出汇率风险已成为全球供应链的一个主要考虑因素。
除了引人注目的流动性,全球供应链范围内的汇率风险已经延伸到了未知领域。尤其是在全球贸易中去美元化的影响在全球供应链领域将继续成为或将变成一个更加显著的挑战。去美元化主要是被全球范围内新兴市场贸易的快速崛起所驱使。结果以巴西的雷亚尔、印度卢比和最基本的中国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的方式在正崭露头角。
自从2009年中国政府的宽松货币政策全面实施以来,人民币开始在国际贸易中广泛使用。根据全世界银行间金融电信学会的数据表明,2013年6月离岸人民币在全球支付方面达到最高纪录。据大量统计数据显示,离岸人民币目前在全球范围内的使用超过了泰铢和挪威克朗,成为第十一位使用量最多的全球货币。换句话说,在过去的两年里,相对于其他亚洲货币的使用,离岸人民币的市场份额已经增长了三倍。
美银美林最近发布了亚太财政管理报告,进一步强调在未来数年中人民币将扮演的角色。调查显示,16%的亚太财务员在他们的营运资金循环中已经使用人民币来进行收支核算;23%的受访者表示正在考虑使用人民币。不管怎么说人民币国际化对于各国都具有重要意义。
以全球倾向于使用人民币为例,去美元化正在迫使许多供应链的参与者重新评估风险。例如,供应链的买卖双方现在需要高效的外汇解决方案和对冲工具以减轻诸如由于人民币升值波动所带来的危害。这是一场犹如去美元化一样,短期内不会减弱的挑战。
南南贸易:机遇背后暗藏挑战
随着供应链的快速全球化,市场风险是贸易领域各方面临的非常现实的挑战。在过去十年,“南南”一词已经作为新兴市场贸易增值和未来乐观主义的代名词走进了贸易词典。亚洲—中东,亚洲—非洲,亚洲—拉丁美洲,甚至亚洲区内部贸易都属于“南南”这个范围。
对此,世界贸易组织也持肯定态度。在2013年度贸易预测中,世界贸易组织预测发达经济体对贸易增长的贡献率将在1%左右浮动,然而发展中经济体将会在5%左右。显然,南南贸易正在驱动全球贸易革命,并将在不久的将来实现变革目标。同一组织机构预计,与20世纪90年代早期南南贸易占世界贸易额的10%相比,到2020年这一比例将上升到三分之一。
这种转变给全球供应链带来显而易见的机会的同时,也带来了鲜明的挑战。例如,新的贸易通道越来越依赖于复杂的贸易解决方案,如依赖于出口信贷机构或结构性融资去打通供应链,在代理关系和客户定制这两个方面美银美林都是领导者。由于过时的制造设备和技术以及不发达的基础设施,新兴市场和前沿市场的物流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竞争态势。
然而,从我们的立场出发,在供应链方面,出现在南南贸易中最明显的挑战是管理方面的。在亚太区的许多市场上,贸易条例经常含糊不清、突然变换,从而给供应链造成各种阻碍,例如非关税措施或服务法规等。绝大多时候,一个固定的银行业关系、可靠的专家意见,对供应链参与者来说或是驾驭管理环境的基本路径。
信贷集中风险:冲击力大考验
信贷集中风险亦是另一经常冲击全球供应链的领域。2008年,全球信贷危机冲击和正在上演的国际事件的影响已经重击了贸易型产业,供应链被迫采取更加严厉和前瞻性的措施去管理风险。先前的欧洲领导经济体也开始将焦点牢牢地放到信贷风险上,使得全球供应链参与者在寻找解决方案方面也开始转移焦点。
例如,在供应链领域,保险覆盖的客户如果发生破产和有任何现金流缺口,就会给信贷保险领域带来巨大的风险。有趣的是,供应链面临的信用问题使信用证融资繁荣起来,因为信用证融资可减轻该领域的信用风险。
此外,我们也看到了流动性现金管理所面临的挑战,因而为了优化现金流,应收账款天数被延长,日销货未收款在减少。同样地,许多贸易商越来越依靠他们自己的基础交易去供给贸易和日常营运所需资金,以及转向供应商融资和应收账款融资,以确保供应链的稳定性。
时下,供应链面临的挑战愈演愈烈。其中许多挑战源于供应链和国际贸易全球化的高度链接,据此,针对各种挑战的解决方案也从来像现在这样如此广泛地去解决上述诸问题。
多重举措:齐力应对各方挑战
毫不奇怪,在供应链领域,供应链融资是一个解决供应链挑战的最为流行和高效的方案。例如,美银美林供应链金融方案,通过在线预付款贸易服务平台提供以买方为中心的应付款提示,贴现和金融结算服务解决方案。这个解决方案通过延长买家的应收账款天数和卖家的日销货未收款天数、以及使用包括那些在去美元化波动范围之内的主要流通货币去优化营运资本。
同样地,供应链的买卖双方亦可用应收账款解决方案去应对市场挑战。这种解决方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非常实用,顾客可以从战略合作伙伴那里以折扣价购买到产品而无需更改付款条款。此外,应收账款购买方案可提前透漏给买者。对于未透露的,卖方需要提供签署未注明日期的通知书和大量的银行委托书作为通知。其他的益处包括风险分摊、确保私人信用的和主权信用等,这些也是不容忽视的附加价值。
最近,亚太地区监管部门对银行付款责任业务有很大兴趣并给予了积极的政策支持。特别是,由国际商会制定的银行付款责任统一规则使得电子信用证被发行并广泛用于国际贸易结算,成为国际贸易结算的一种选择方式。对于供应链,银行付款责任业务在自动化环境中充分显示出使用信用证的好处,然后使银行,比如使美银美林通过供应链为企业客户提供灵活的降低风险和融资服务。鉴于当前人们对该业务的兴趣,我们希望在未来数月中客户会越来越看到这种解决方案带来的好处。
伴随着不会消失的全球化供应链挑战,尤其是考虑到地缘政治和宏观经济的不稳定性,企业应对这些挑战的决心从未如此坚定、方法从未如此多样化。因而,面对不断变化的供应链领域所带来的挑战,与美银美林等机构合作,可以确保企业有一个有效的解决途径。
在供应链中每个公司都有明确的需求、有各自市场挑战的独特含义、以及不同导向的商业特征。因此,关心和了解这些特征而不是只用一揽子产品解决方案去应对挑战,便可使企业在不断变化的供应链博弈中取胜并获得收益。
所属频道:风险管理
所属频道:财税管理
所属频道:投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