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网站地图 电子杂志
2013-07-11 星期四 农历六月初四 繁体版

中国财资管理网

您所在的位置:中国财资管理网 >> 财税管理 >> 正文

黄炳峰:围绕增量提质抓产业 突出转型促财税

发布时间:2012-10-11 21:04:47  来源:河池日报  
新闻导读:(二)实施林产、糖蔗、茧丝加工业“亿元财税”工程,是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实现富民强县的重要途径。其中,上规模的林产加工企业要达到10家以上,完成总产值10亿元,税收4000万元(含育林基金);甘蔗产量65万吨、总产值5亿元、税收3000万元;蚕茧38万担、白厂丝2000吨、打线丝100吨、真丝家纺10万套、总产值8亿元、税收3000万元。

  围绕增量提质抓产业 突出转型促财税

  ——环江实施农林产品加工“亿元财税”工程浅析

 

  为全面实施市委提出的“五大工程”建设目标,进一步深化“产业增量提质”意识,提高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林产、糖蔗、茧丝加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实现产业发展和财税增收相协调,做强工业与富民强县相促进。结合环江农林产业资源实际,在全县实施林产、糖蔗、茧丝加工业“亿元财税”工程,即到2014年,三大加工业完成总产值23亿元,财税1亿元。其中林产加工实现产值10亿元,财税4000万元;糖业实现产值5亿元,税收3000万元;茧丝加工实现产值8亿元,税收3000万元。

  一、实施“亿元财税”工程的重大意义

  (一)实施林产、糖蔗、茧丝加工业“亿元财税”工程,是环江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发展后劲,实现富民强县的主攻方向。环江地处桂西北末端,既不沿海,也不沿江,长期以来,经济社会没能取得较大发展,属于典型的后发展、欠发达地区,既面临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困难,又担负着赶超跨越的任务。实施林产、糖蔗、茧丝加工业“亿元财税”工程,有利于调整全县的产业结构,破解发展难题,打破“有色金属”单一经济发展模式,构造出环江产业发展新体系;同时也有利于扩大全县经济总量,增强发展后劲,实现产业增量提质和增效。

  (二)实施林产、糖蔗、茧丝加工业“亿元财税”工程,是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实现富民强县的重要途径。实施林产、糖蔗、茧丝加工业“亿元财税”工程,可以有效提高全县70%以上的土地和60%以上耕地的综合利用率,同时,可以增加全县70%以上农民的收入,有利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为工业提供原料保障;也有利于加快林产、糖蔗、茧丝加工业的发展,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实现富民强县的发展目标。

  二、实施“亿元财税”工程的基本思路和工作目标

  “亿元财税”工程基本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政府推动、企业主体、市场主导的原则,抢抓转型发展机遇,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主线、以科技进步为手段,依托龙头企业的发展带动,加快推进环江林产、糖蔗、茧丝加工业由分散型向集约型、生产型向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型转变,实现产业增量提质和增效。

  “亿元财税”工程的总体目标是:“翻两番,三提高,打造财税第一支柱”。即经过两年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到2014年,全县林产、糖蔗、茧丝加工业实现总产值23亿元,是2010年林产、糖蔗、茧丝加工业总产值5.5亿元的两番;实现财税1亿元,是2010年3300万元的3倍,超过有色金属业2011年实现税金7500万元;实现经济总量、质量、效益三提高;实现产业大突破,企业大发展,打造财税第一支柱。

  ——到2013年,完成总产值13.40亿元,财税7100万元。其中,上规模的林产加工企业要达到6家以上,完成总产值6亿元、税收3200万元(含育林基金);甘蔗产量58万吨,实现总产值4亿元,税金2600万元;蚕茧35万担、茧丝加工规模达70标准组、白厂丝产量900吨、总产值3.40亿元、税金1300万元。

  ——到2014年,完成总产值23亿元,财税1亿元。其中,上规模的林产加工企业要达到10家以上,完成总产值10亿元,税收4000万元(含育林基金);甘蔗产量65万吨、总产值5亿元、税收3000万元;蚕茧38万担、白厂丝2000吨、打线丝100吨、真丝家纺10万套、总产值8亿元、税收3000万元。

  三、实施“亿元财税”工程的主要措施

  一是打好基础工作。在林产业方面,积极推进林产加工企业的整合,完善相关制度,强化管理;推进商品林中的老龄林、残次林、低产林的更新改造工作;推进生物质颗粒原料厂项目前期工作,力争近期开工建设;推进林产品信息化监管系统项目和蚕茧执法监管系统建设工作。在蔗糖产业方面,重点推进糖业基础项目建设。首先,推进远丰公司年产3万吨有机-无机复混肥项目建设,力争2012年底前竣工投产;其次,加大全县蔗区公路建设力度,完成投资350万元以上。在桑蚕产业方面,重点推进茧丝行业项目建设。推进江缘公司老生产线增加1.8组的填平补齐技改项目建设;推进江缘公司新建12标准组年产360吨白厂丝项目建设;推进江缘公司真丝家纺项目建设;推进凯喜雅公司10个标准组年产300吨白厂丝的项目建设,以及推进江缘公司年产300吨打线丝项目的前期工作;推进双宫丝工艺厂12个标准组年产360吨白厂丝二期技改项目建设。

  二是抓好产业基地建设。2013年至2014年,重点抓好林、糖、桑蚕的基地建设,以确保企业对这三大产业的原料需求。

  1.原料林基地建设。加大林业基地建设项目力度,2013年,扩种马尾松、杉木林1万亩,桉树新品种1万亩,总面积分别达85.8万亩、39万亩。同时,全面完成低产林改造,到2014年,全县商品林活立木蓄积量增加到500万立方米。

  2.糖蔗基地建设。加强糖蔗高产示范基地建设,全面实施甘蔗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扩大全县甘蔗种植总面积,提高甘蔗单位产量。2013年和2014年分别扩种甘蔗2万亩,到2014年,确保全县甘蔗种植总面积达到16万亩。其中,完成品种改良2万亩,机械深耕深松种植2万亩,地膜覆盖种植1.5万亩,优质糖蔗产量达65万吨。

  3.桑蚕优质原料基地建设。以基地为突破口,加大推广桑蚕优良新品种力度,实现优良品种全覆盖。2013年、2014年,全县分别扩种桑园面积1万亩、1.5万亩,全县桑园总面积达18万亩。同时,完善蚕种场生产设施,提高制种生产能力,满足蚕农用种需求。到2014年,全县产茧达38万担。

  通过抓好产业基地建设,为加工企业提供充足的原料,确保企业产值提高。到2014年,全县林产、糖蔗、茧丝加工业实现总产值23亿元,财税1亿元。其中,林产加工实现产值10亿元,财税4000万元;糖业实现产值5亿元,税收3000万元;茧丝加工实现产值8亿元,税收3000万元。

  三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林产、糖蔗、茧丝加工业“亿元财税”工程领导小组,负责推进林产、糖蔗、茧丝加工业“亿元财税”工程的领导和协调工作。各有关单位要落实工作责任,认真履行职责,提服务能力,全方位开展各项工作。要加强执行监督和舆论宣传,各乡镇、各部门要度重视,认真负责,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执行力;要多形式、多渠道加大对林产、糖蔗、茧丝加工业“亿元财税”工程的宣传力度,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分享到:
上一篇:地方分羹铁路税收 或为... 下一篇:远光软件:财务管理增长良好
想快速阅读本站最新新闻资讯吗?点击右侧RSS订阅本站相关栏目新闻 打印 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