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产生、生存及发展均离不开投资与融资活动。随着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投资与融资效率也越来越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特别是在如今金融紧控的条件下,对于中小型企业而言,要根据自身发展需求,认真考虑如何选择自己需要和适合自己发展阶段的融资方式,以及各种融资方式的利用时机、条件、成本和风险,确定合适的融资规模以及制定最佳融资期限等问题。也就是投融资专家张雪奎说的,企业的融资决策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中小型企业根据各方面情况,制定适当的融资策略,以作出最优化的融资决策。
一、企业融资决策概述
企业融资决策,是企业根据其价值创造目标需要,利用一定时机与渠道,采取经济有效的融资工具,为公司筹集所需资金的一种市场行为。企业的融资方式则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财政融资。财政融资方式从融出的角度来讲,可分为:预算内拨款、财政贷款、通过授权机构的国有资产投资、政策性银行贷款、预算外专项建设基金、财政补贴。
2.银行融资。从资金融出角度即银行的资金运用来说,主要是各种贷款,例如:信用贷款、抵押贷款、担保贷款、贴现贷款、融资租凭、证券投资。
3.商业融资。其方式也是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商品交易过程中各企业间发生的赊购商品、预收货款等形式。
4.证券融资。该方式主要包括股票融资和债券融资两大类。
(二)中小企业融资的总思路
中小企业融资的总体思路应是:投资与融资相结合,以投资带动融资。中小企业的融资决策是企业投资决策的一部分,融资必须直接为投资服务,包括融资金额和融资时间上的匹配,通过投资决策这一环节通向财务管理目标。
更重要的,投资项目必须是经过多方面因素考虑的,不是盲目圈钱的幌子,否则容易出现投融资决策失效,导致投资失败、损害企业权益的问题。在监督职能缺乏的中小型企业中,进行程序化的项目可行性论证是必要的,但只是决策的一个部分,提供财务上的参考,不能对整个计划是否可行提供意见,更不能作为项目可行的决定性依据。战略和内部需要等各种因素综合考虑是很重要的。
所属频道:风险管理
所属频道:财税管理
所属频道:投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