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网站地图 电子杂志
2013-07-11 星期四 农历六月初四 繁体版

中国财资管理网

您所在的位置:中国财资管理网 >> 财务管理 >> 正文

兖煤在澳大利亚业务曝32亿巨亏 称是账面浮亏

发布时间:2013-08-12 16:01:17  来源:新京报  
新闻导读:7月30日,上市公司兖州煤业发布的一则“业绩预测更正”让市场震惊——对上半年的业绩预测由盈利转为亏损,且亏损额达23.5亿元。同一天,高华证券发布研报,建议投资者“强力卖出”。

  巨额汇兑损失能否规避?

  专家认为,巨额汇兑损失反映了兖州煤业在财务管理上的问题,企业考虑做一些对冲。

  兖州煤业几十亿元的汇兑损失,不禁让人想起2008年中信泰富对赌澳元失败时的案例——2008年10月20日,香港恒指成分股中信泰富突然惊爆155亿港元的汇兑损失,其中包括约8.07亿港元的已实现亏损,和147亿港元的估计亏损。两天之内,中信泰富的股价大跌近80%。

  兖州煤业会不会重蹈中信泰富的覆辙?

  张宝才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兖州煤业与中信泰富的情况极为不同。中信泰富的巨额损失是因为大量买入外汇合约,过度使用金融工具,试图以此投机牟利;而兖州煤业恰恰相反,公司对这些贷款没有进行套期保值等对冲处理,所以才出现了这样的汇兑损失。

  “这些汇兑损益仅仅是浮亏。”张宝才说,那笔30亿美元的贷款2012年到期之际,公司又申请了5年的展期,因此要从2017年才开始偿还。所以,尽管现在出现了32.6亿元的汇兑损失,但其实更多是会计上的计提,并没有产生实际的现金损失。

  不过,这样的做法并不为专家所认同。一位在四大国有银行长期研究外汇的专家向新京报记者指出,兖州煤业的做法,说明该企业在财务管理上存在一些问题。

  在他看来,所谓的汇率风险管理,就是提前把汇率风险锁定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早在出现30亿美元贷款之时,企业就可以通过金融衍生产品将风险锁定。

  该专家表示,贷款即期发生的时候,如果澳元兑美元是0.9,那么完全可以签一个三年期之后买入美元的合约,汇率一般也在0.9左右;企业也可以购买期权,成本一般来说不到贷款总额的5%。“做实业的人,长处在经营实业,将汇率风险尽可能对冲掉才是理性的选择。”这位专家说。

  对此,兖州煤业方面表示,外汇对冲毕竟要付出一定的成本,一方面是不断出现的浮盈浮亏,另一方面是实打实的财务支出,公司权衡之后还是选择了前者。

  公司方面还称,由于兖煤澳洲的煤炭主要是出口到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地,并且出口时都以美元计价。张宝才说,未来或许可以直接用美元完款,而不是用澳元去兑美元。

  “不过我们现在也在考虑,是不是要做一些对冲,来减轻投资者的疑虑。”张宝才说,毕竟现在汇兑损失对业绩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如果连续两年亏损,公司甚至要“ST”。他表示,未来公司在财务方面可能会做出一些改进。

分享到:
上一篇:CFO的新瓶与新酒:如... 下一篇:金陵石化强化财务管理回...
想快速阅读本站最新新闻资讯吗?点击右侧RSS订阅本站相关栏目新闻 打印 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