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网站地图 电子杂志
2013-07-11 星期四 农历六月初四 繁体版

中国财资管理网

您所在的位置:中国财资管理网 >> 财务管理 >> 正文

全渠道零售时代到来,流通业新挑战

发布时间:2012-09-08 16:47:17  来源: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作者:
新闻导读:(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日本流通业向来是亚洲零售业的先进代表,也一度是中国流通企业的先进样板。在日本,百货店、GSM(综合购物百货超市店)等大型店铺的经营每况愈下,业绩从去年开始就处于下滑通道。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日本流通业向来是亚洲零售业的先进代表,也一度是中国流通企业的先进样板。前段时间,在中日双方签署《关于设立中日流通领域对话机制的备忘录》所确立的基本原则指引下,中国商业联合会和日本零售商协会共同牵头主办了旨在解答上述零售企业困惑的中日流通促进论坛。

  在日本,百货店、GSM(综合购物百货超市店)等大型店铺的经营每况愈下,业绩从去年开始就处于下滑通道。同时,日本流通企业同样面临房租、人工费等各种运营费用的上升,面临统一通信、互联网、IT技术带给零售商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日本正在进入一个全零售渠道时代。

  2012年以来国内零售业一直持续的一片哀鸿,让零售业的转型没有争议。

  但在竞争环境、消费者、生产力等诸项因素发生巨变,压在零售企业身上的四座大山——房租、人工费、能源费、刷卡费等愈发沉重下,面临转型升级的流通企业对于如何转仍是困惑:前路到底在何方?

  在自身内部充满困惑之时,向过来者学习是不错的突破口。日本流通业向来是亚洲零售业的先进代表,也一度是中国流通企业的先进样板。前段时间,在中日双方签署《关于设立中日流通领域对话机制的备忘录》所确立的基本原则指引下,中国商业联合会和日本零售商协会共同牵头主办了旨在解答上述零售企业困惑的中日流通促进论坛。

  中日流通业差距仍存

  日本是世界上流通业发达的国家,流通业在国内各产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据日本国民经济计算年报数据,2010年,流通业(批发及零售)的附加值总额占GDP的13.5%。

  “在中国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商品流通产业现代化的进程中,日本流通业提供了宝贵的支持和帮助。”中国商业联合会副会长王琴华在中日流通促进论坛上如是说。

  事实上,国内流通领域包括百货店、购物中心、便利店、生鲜超市等业态发展初期几乎都是对日本理念和模式的借鉴和学习,日本流通业同为亚洲消费市场的相似性及发展时间的在前,使得中国流通业总能在日本找到先例。

  论坛上,日本永旺集团、丸井集团、Trial公司等在介绍日方经验时则将重点落在了“现代IT技术、信息系统对管理和服务的提升”上。而这恰恰是中国流通业的短板。

  “中国流通业信息化发展远落后于日本,”北京长益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宋清在论坛上介绍,虽然中国流通企业总数很多,但每家企业对IT投入很少,与日本流通企业不多但每家企业IT投入很大形成鲜明的对比。

  宋清援引美国IDC的2011-2016年中国流通行业IT投入统计报告显示,2011年,中国零售企业的IT投入为23亿元人民币,但与日本相比,中国单个零售企业的投入却很少,平均投入只有200万元人民币,对比零售企业销售额的投入仅占0.05%的规模,而日本一家零售店铺的平均投入在1000-2000万元人民币;同时,中国零售企业购买IT软件的平均投入为20万元人民币,日本零售企业的这一数字为500万元左右。

  “中国流通企业IT投入整体增长也很慢,年均增长在10-15%,”宋清援引美国IDC报告说,预期中国零售企业到2015年后IT投入增速还可能下降到4.9%。而其中原因可能在于运营的投入,以及对于IT成本控制的非常严苛。

  在日本排行第二的大型综合流通企业日本Trial公司董事CIO西川晋二也在论坛上表示,过去十年零售业增长迅猛,但现在大数据时代正在到来,日本流通企业信息化系统已全面面向营销和增值深化,不仅挖掘数据还提供信息,全盘驱动业绩提升。但中国流通企业对IT系统的理解还停留在管理工具的层面。宋清也介绍,目前中国流通企业在信息系统应用上,占比最大的还是财务管理(71.6%)、企业资源(59.8%)、人力资源(42.9%),对于数据挖掘(7.5%)、决策支持(15.5%)、知识管理(8%)、商业智能(12.1%)等日方零售企业已深入挖掘的领域则涉足仍浅。

  据此,中国商业联合会会长张志刚在致辞时也指出,中日流通产业信息化差距很大,在加强IT产业和流通产业的结合上,中日流通业界的协作、联动有着巨大的空间,前景广阔。

  但信息化只是中日零售差距的一方面。“中国流通产业必须实现升级,”王琴华认为,尽管2012年上半年零售市场表现不太乐观,但整体而言,中国的商品流通产业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消费者需求的不断提高,以及各级政府对扩大内需的高度重视,中国零售业规模仍将不断扩大。未来两年,中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有望达到甚至超过20万亿元人民币的水平,比2010年增长近30%。”

  王琴华认为,中国流通产业在实现数量增长的同时,更重要的问题是如何提升质量和效率。后者恰恰是岛国日本的长处,中国流通企业的赢利率一直不及日本。

  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刘海飞也表示,与中国流通企业相比,日本更擅长通过精细化的管理和构建完备的服务体系来吸引客户带动销售,也善于通过提供差异化的附加价值商品来提高商品价值,卖出更有品质的商品,这都是中国流通企业需要学习的。

  在中国,零售市场竞争主要还是价格竞争,零售商们更注重价格优惠,注重进场费和促销支持,零供关系因此非常紧张,零供协同合作开发新产品少见,而教育与知识产权的不健全也使得行业盲目模仿甚至直接抄袭成为普遍现象,门店业态到商品都严重同质化。

  全渠道零售时代到来的挑战

  “幸福有各自的幸福,不幸却有相同的不幸。”当然,日中流通业其实也面临相同的难题。

  日本野村総研首席顾问藤野直明说,在日本,百货店、GSM(综合购物百货超市店)等大型店铺的经营每况愈下,业绩从去年开始就处于下滑通道,今年更差,传统大型店铺也面临转型升级的问题。同时,日本流通企业同样面临房租、人工费等各种运营费用的上升,面临统一通信、互联网、IT技术带给零售商的挑战,面临消费者愈加知识渊博、有见地、不够忠诚的消费者选择多元化的变化。

  但还是有不同。“日本流通业的趋势不是百货店被电子商务冲击,而是被越来越多细分的专业专卖店冲击,专业专卖店占据了日本零售市场最大的份额。”藤野直明说,此前90年代,日本大型超市经历了一轮衰败,如今百货店也在进入发展低潮。

  日本丸井集团董事专务佐藤元彦也在论坛对话环节表示,购物中心在日本发展历史其实很短,迅速被推出的很多专业专卖品牌店铺取代,目前化妆品、服装等的细分专业店单店和连锁店大量涌现并表现出很强的竞争力。

  对此,刘海飞分析,其实世界各国都是以细分趋势在发展,专业店今后在中国的发展也会有很大的空间,今后零售市场业态份额最大的应该是专业店。“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选择性消费大,过去消费是选择大而全的百货店去买,现在很可能是到更个性化和特色化的专业店去买,专业店产品线又宽又深,规格又多,品质还不降低,更便于选择。”

  但日本变革的却不仅仅是专业专卖店的细分,在日本永旺集团执行官、IT负责人縣厚伸看来,目前日本正在进入一个全零售渠道时代,中国应同样适用这一趋势。

  縣厚伸在接受专访时表示,所谓全渠道零售指的是除了传统店铺外,商品目录彩页、电视电话、网络电子商务、移动商务、社会化媒体商务都在成为当今顾客的购买渠道,为此零售企业需要构建从实体店铺到商品图册、电视营销、网络、移动电子商务等各个渠道都能实现横跨并且无缝连接的整合贯通的全组织,零售企业通过这样的变革提高客户购物中的“行动”和“质量”乃至“客户满意度”。而目前,零售业更多的仍是以单渠道为主,即使是线上线下的多渠道,也仍彼此相对独立并分离。

  在縣厚伸看来,如果零售企业不向全零售渠道方向发展布局,就会面临市场销售份额的降低。比如当前在中国火热的电子商务。縣厚伸透露,在日本,网上商店目前也不挣钱,没有盈利的,但却没有实体店铺不对网上商店加以投入。“在日本,零数企业都把电子商务作为线下的宣传平台,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是必然的。”

  对此,富基融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颜艳春表示了认同。他说,“互联网已成为一个新商圈”,而移动终端的出现已使得人们购物方式发生变化,网络和实体店混合购买已成为趋势,这必须为零售企业重视。今年4月的调查问卷显示,消费者选择单一网络购买占34%,实体店确认后再在网上购买的占21%,70%的人则同时使用线上线下。

  縣厚伸认为,全零售渠道时代的到来对流通企业的挑战是全方位的。“比如顾客购物环境的变化,将需要零售企业分别利用实体店铺和网络店铺营销,必须超越时间和地点的制约;IT技术的进化,消费者更多使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要求零售商布局移动商务,实现实体店铺和网络的融合;消费者更加知识渊博、有见地、不够忠诚,商圈饱和、业态更加细分叶使得客户信息要和公司数据实现整合,云采购也将成为趋势。”


 

上一篇:存钱未必存银行 专家称... 下一篇:CIMA会员年薪百万国际财...
想快速阅读本站最新新闻资讯吗?点击右侧RSS订阅本站相关栏目新闻 打印 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