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传统企业价值链管理体系
图2 以财务为中心的环形内部价值链
环形结构将业务流与资金流紧密结合,可以不断地实时进行两者之间的信息传递与反馈。集团财务部门的旁观者角色转变为执行人,由事后的记录转变为事前的预测者和事中的监督。提高了企业的业务处理效率,更好地利用了企业内外部的资源,有利于达到增值的目标。
(二)建立集团内资金融通机制实现企业资金集中管理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要发挥财务公司的作用,实现充分利用内部和外部资源的目标。资金集中管理是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核心,其建立的“资金池”机制,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资金归结率,调剂集团内部的资金余缺。“资金池”的建立把集团下属各子公司更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形成一种“链状结构”,与集团的内部价值链有机的结合,环环相扣;财务公司与各分公司保持密切的沟通和协调,及时汇总各分公司会定期编制资金计划,对将来几天的资金需求情况进行统计、汇总、进行资金供需情况的预测,及时掌握各个分公司资金需求情况,统筹“资金池”的资金调度,保证公司系统各单位的资金供需都能较好对接。可以说,资金集中管理是价值链财务管理中不可或缺的方式。
(三)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扩大财务信息的采集面
从价值链理论得知,价值链上的财务信息产生于企业价值增值活动的各个环节。企业价值链是财务信息流的载体,价值链上的财务信息所提供的资料与数据,是促成企业价值增值的关键内容。而信息技术手段是价值链财务管理模式的支撑平台。没有会财务信息系统的企业无法有效地实现价值链财务管理。阎达五教授认为:价值链会计(财务)靠信息技术实现,实时控制是价值链会计(财务)所要实现的核心职能。由此看来,电子信息技术不仅仅是价值链财务管理的工具。更是价值链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集团可以适时采用ERP等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统筹安排集团内的信息,增强企业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手段。
(四)从三个层次出发构建三维的动态财务管理模式
基于价值链管理的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可以从业务层、控制层和战略层三个层次同时发挥作用。业务层需要保证业务、财务流程的一致性及财务业务数据的时效性,获取与业务同步的价值信息以供分析、决策;控制层通过数据的静态、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分析,发现价值流动的方向和问题,找出增值作业和非增值作业;战略层面上从价值链管理的角度对企业经营方向、内部管理、制度建设等进行调整,优化资源配置,为战略的制定和调整提出切实可靠的依据。
二维财务管理模式以历史资料数据为依据,记录与反映企业经营活动的历史和现时状况。企业集团建立三维的新模式,不仅聚焦于企业当前的运营状况,而且还应该关注过去和未来,这也是价值链管理思想在财务管理当中的全方位体现。当然,企业集团考虑到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价值不断增值,这种三维的财务管理模式也必须是动态变化的。
所属频道:风险管理
所属频道:财税管理
所属频道:投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