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作为享有国际盛誉的知名会计机构,其审计缘何也会出现涉及巨额财务问题的种种乱象?是其业务能力的问题,还是“四大”的眼睛为利益所蒙蔽?
记者查阅了石化双雄的年报,去年普华永道从中国石油收取了7000万元的审计费用,毕马威则从中国石化收取了6600万港元的审计费用。此外,银行更是“四大”审计收入的重要来源。据悉,工商银行(4.17,-0.07,-1.65%)去年审计费用高达1.74亿元,建设银行(4.44,-0.05,-1.11%)向普华永道等支付的审计费用也高达1.4亿元,中国银行(3.00,-0.03,-0.99%)向普华永道支付的审计费用更是高达2.15亿元……
对于央企财务审计失察的问题,供职于“四大”的一名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央企经营范围广大,资产数额庞大,审计工作非常艰巨,而且审计机构在会计准则的把握尺度上也不尽一致,出现小幅度的审计偏差是难以避免的,总体上上述偏差不算失真。
不过,北京某高校的一位会计学教授则认为,“作为审计机构,如果在不完整的财务报表上签字,那这显然就不能用工作量大或尺度把握不一致来解释了,这其实是个尽职程度的问题,往严重了说,就是职业操守的问题。我毫不怀疑‘四大’的业务能力,能够蒙蔽它们火眼金睛的,显然是另外的东西”。
所属频道:风险管理
所属频道:财税管理
所属频道:投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