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网站地图 电子杂志
2013-07-11 星期四 农历六月初四 繁体版

中国财资管理网

您所在的位置:中国财资管理网 >> 金融数据 >> 正文

互联网金融潮:余额宝们搅动一池春水

发布时间:2013-12-26 10:44:22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新闻导读:阿里金融、P2P借贷、余额宝等各种新玩法层出不穷,加上移动互联网浪潮袭来,O2O、移动支付更富想象力。苏宁与汇添富和广发基金合作,新浪推出 “微财富”,京东推出供应商融资产品“京保贝”等消息接踵而至。

 

黄远

  “如果银行不改变,我们改变银行,我坚信这一点。”以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们,正对互联网+金融的潜力领域虎视眈眈。

  阿里金融、P2P借贷、余额宝等各种新玩法层出不穷,加上移动互联网浪潮袭来,O2O、移动支付更富想象力。在余额宝的“蝴蝶效应”下,各种看似乌托邦气质的应用,不断变为现实,侵蚀着银行存款、小额贷款、中间业务,各类扎眼的数字不断挑动着银行大佬们的神经。

  不管被认为是“搅局者”还是新兴力量,互联网金融时代已经来了。华创投资合伙人熊伟铭曾表示,互联网广告市场是500亿~600亿的盘子,游戏也是几百亿的盘子,电商是1万多亿的盘子,而(互联网)金融市场的盘子是52万亿,容纳量比广告、游戏、电商的总和还多。

  BAT三巨头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举动同样令人瞩目:6月13日,支付宝联合天弘基金推出“余额宝”,并于10月高调宣布收购天弘基金51%股份;随后,腾讯也借道财付通、微信破局互联网金融;百度则推出理财产品“百发”。

  此外,苏宁与汇添富和广发基金合作,新浪推出 “微财富”,京东推出供应商融资产品“京保贝”等消息接踵而至。

  在布局上,阿里和苏宁偏向于“全金融”布局,涉及支付、供应链金融、电商小贷、保险、基金理财等多个领域;而腾讯和百度目前主要面向个人用户的基金理财,均采取与传统基金合作的方式,自身只提供用户渠道。

  互联网技术和平台经济效应,成为科技巨头抢占互联网金融的两大武器。

  对于前者,早在本世纪初,马丁·迈耶就在《大银行家》一书中指出:高新技术特别是计算机和互联网络的产生和广泛应用,使得金融服务业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革,这种变革导致了传统银行业务的衰微。

  而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条件的不断成熟和普及应用,数字化、信息化和金融活动日益交汇融合,数据信息正在成为金融业的基础设施、生存环境乃至存在形式。

  对于后者,互联网的垄断属性决定其在各个细分行业中的平台地位,也即意味着用户基数、行为数据、信用数据等积累,大众化金融产品在互联网平台经济的作用下变得亲民易推广,互联网金融正使得金融行业从传统的网点金融向流量金融迁移。

  横空出世的“余额宝”,绝对带来振聋发聩的一击。终于,这群传统金融大佬再也坐不住了:一方面,在金融业务互联网化方面不断试水,推出类“余额 宝”产品等,与之叫板;另一方面,也开始亲自试水电商,期望逆袭电子商务市场。例如:中国建设银行(4.10,-0.04,-0.97%)、交通银行(3.87,-0.04,-1.02%)等纷纷推出在线购物商城,其他大型金融业者也 开始寻找类似的投资机会,进攻在线商务战场。

  在易观国际支付与互联网金融行业研究总监张萌看来:互联网金融的本质还是金融业,只不过是借用了互联网这个通路来做;人们现在更多的是谈论互联网企业加入金融领域,抓住互联网特性做出的一些创新和改革。

  对于金融行业而言,“余额宝”们更大的意义或许像是“鲶鱼”,在2013年已经搅动传统金融行业的一池春水,倒逼其向互联网金融前进;但是,未来的互联网金融大湖由谁主导,尚且未知。

分享到:
上一篇:比特币遭遇支付宝封杀 ... 下一篇:数据分析3.0时代 九次方...
想快速阅读本站最新新闻资讯吗?点击右侧RSS订阅本站相关栏目新闻 打印 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