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网站地图 电子杂志
2013-07-11 星期四 农历六月初四 繁体版

中国财资管理网

您所在的位置:中国财资管理网 >> 金融数据 >> 正文

金碚:自贸区意在政策实验而不是给优惠政策

发布时间:2013-11-21 09:58:19  来源:和讯网  作者:
新闻导读:2013年11月16日由中国经营报主办的中国企业竞争力年会在北京举行,年会以新政肇始与经济破局为主题,和讯网全程直播。今天作为第一个发言,希望我们在下一步的各个专家与各位嘉宾的讨论中间,他们能够提供关于中国经济发展,关于企业竞争力的更好的建议。

金碚

金碚

  和讯网消息 2013年11月16日由中国经营报主办的中国企业竞争力年会在北京举行,年会以新政肇始与经济破局为主题,和讯网全程直播。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经营报》社长金碚在开篇演讲中表示,现在都在争取设立自由贸易区,如果我们还停留在国家给一个什么牌就意味着国家会给你更多的优惠政策,这个思维仍然停留在十年以前。自贸区只是在这儿实验一下,什么政策能够推广,只有这样的一些改革,才能在将来的经济发展过程中间,符合我们释放活力,改革经济,而不是更多的歧视性的政策。以下为演讲实录:

  金碚:各位来宾,大家好!首先,我代表主办单位《中国经营报》和中国社会科学院非常衷心的欢迎这么多嘉宾来参加中国企业竞争力年会。每年的年会都很热烈,今年的年会人数更多,有这么多朋友和嘉宾关注这个年会,我表示十分的感谢。我们这个年会办了十一届,今天是第十一届,历时已经十年,这十年是中国经济发展很有戏剧另十年。我们理了一下,我们十年的十一届年会的标题,从这个标题可以看到,中国在十年来发生了各种各样的变化。我们在02、03年办第一届年会的时候,当时我们的主题叫做探测竞争力的性质和源泉。就是什么是竞争力?我记得我们在讨论竞争力的时候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那时候中国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间。我记得北京当时我们在研究这个经济面的时候都讨论这个问题,他们问我什么叫竞争力?但是,到了2003年的时候,2001年我们加入了WTO,这是中国改革开放以后重要的年度。到2003年企业界都已经知道,如果我们要在国际竞争中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机会,必须要有竞争力。但是,什么叫竞争力呢?当时我觉得我们有很多的讨论,其中有一个观点叫做竞争才有竞争力。但是,竞争力是产生于竞争。

  那么,最近一年我们都讨论,到第二年的时候就是什么样的竞争必须要有一个市场,要开放市场。所以,第二年我们的主题叫做市场经济定语企业,企业在市场竞争的过程中间增强自己的竞争力。怎么样在市场竞争的过程中间增强竞争力呢?当时我们的理解是你要尽可能的发挥你的比较优势,用最低的成本去获得最大的收益,那就有了竞争力,在竞争的过程中间获胜。所以,从那个时候开始,我们中国经济进入一个全金式竞争的时代,大家都是用尽可能低的成本,尽可能低的资源跟价格,而且对环境的标准也表现出最大程度的容忍。同样,降低成本,扩大生产,占领市场这就是竞争力。所以,很快我们中国进入了一个,第三年题目就变成微利,就是很快中国进入了一个微利的时代,这个微利当然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因素,积极的因素就是大家发挥最大的比较优势。那个年代一直到2007年,从2003年到2007年大概这个五年中间也正好是全世界经济增长的一个黄金时期。

  大家回想一下,2003年到2007年这五年,全世界各个国家,包括发达国家,包括新兴经济体国家都获得了很好的经济增长,可以说是一个黄金的年代。我们中国以非常亢奋的心态参加了这个竞争,在竞争过程我们也获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这个过程被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所影响。2008年的时候我们的题目叫做彰显不确定年代的竞争力,那个时候说世界金融危机不确定的年代,经济从一个非常亢奋的增长期掉到一个自由落体式的经济的下滑。所以,那个时候中国也进入了一个不确定的年代。2008年大家可以看到,我们一直有一个图表,当时实际上是一个思维在徘徊的时期,有两种最基本的想法。第一种想法是只要我们采取宏观的、有效的经济刺激政策,就有可能不仅遏制经济下滑的趋势,而且还有希望使经济再回到2003到2007年的这样一个年代,也就是说还是有可能保持一个高增长。所以,我们在2008到2010这段时间,尽管我们已经遇到了巨大的金融危机的冲击,经济增长在大幅度的下滑。但是,我们中国还是很有信心,只要我们采取宏观经济政策,我们可以保持中国经济仍然在8%以上的经济增长。这样的想法,就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全世界的政府,其实在那个时候多多的少少都有类似的心态,全世界政府在人类经济史上第一次联手扩大流动性,希望回到2007年这么一个黄金增长的年代。

  但是,这样一个想法到2011年,2012年的时候发现这个世界好像不是这样,好像不是经济用宏观经济政策刺激的方法,用加大投入的方法就可以遏制经济增长的下滑的趋势,让经济增长回到03到07年那样一个黄金时期。这样大家仍然可以感知到这个世界怎么了,中国怎么样。而且,前一段时间采取的宏观经济政策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遏制了经济下滑的趋势,这个还是比较成功的。但是,并没有解决中国持续的经济增长的问题。而且出现了更严重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特别是现在老百姓专注的一些问题,企业界的人发现产能过剩,投什么,什么有产能过剩。老百姓觉得由于经济刺激大量投放的货币,必然导致资产价格的上涨,因为实体经济层面,经济仍然增长乏力,所以必须要导致资产价格上涨,也就是表现为房地产价格的上涨。所以,06年那个时候,全世界各个国家的房地产都价格上涨,金融危机的时候房价又涨了,这就是我们采取的一些概念政策的问题。所以,到2011、2012年我们终于承认中国不太可能再采用宏观经济刺激的方式,使经济回到2003到2007年那样一个高增长的点。

  那么,我们道路进入了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很多学者研究,大多数的学者认为确确实实中国的潜在增长率已经从曾经达到过的9%,10%以上已经下降到大约只有7%到8%这个区间,而且预计再往后发展,还会下降到6%到7%。也就是说我们经济体在现有的体制下,在现有的资源的供应条件下,如果不发生重大的通货膨胀,也就是不要再靠强烈的金融的财政的刺激手段来硬性的把经济增长率拉上去。那么,我们的经济在8%下,7%上,这样一个幅度是现实的。

  但是,我们即使要保持7%到8%这样一个经济增长的速度也不是轻而易举的,我们仍然要依赖于更多出台的政策来刺激经济,仍然需要通过政府行政手段这样一只手不断的进行调控、规划、调整,来硬性的把经济能够保持在相对较高的增长的幅度上。如果这样的走下去,大家都能发现这样是走不通的。到了党的十八大,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公告,国家的决定都体现出来那样一个精神,就是要深化改革,而且这个深化改革跟我们原来讲的深化改革不一样,原来我们各种各样关于改革的决定都是中央关于什么什么体制的改革决定。特别是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等等,但是这次不一样,这次叫全面深化改革。改革的面当然主要的重点仍然在经济层面,但是要解决经济体制的问题,要涉及到全面的改革。

  为什么要全面的改革?它的着力点在什么地方?着力点就在于要释放活力,要从高度的依赖宏观经济政策的刺激,高度的依赖政府各种各样的政策举措,特别是采取各种各样的优惠政策的方式来做到经济增长这样一个时代要转化为主要的要通过释放微观经济主体的活力。那么,怎么样才能够释放微观经济的活力,就回到我们年会第一个主题叫做竞争,竞争才能够有竞争力,竞争才能够释放活力。但是,我们现在的认识比以前的认识又进了一步,怎么样的竞争才能够释放活力,这个市场体制必须要开放,要统一,要竞争有序。什么叫开放?就是你要拆除各种各样阻碍各类经济主体进入竞争的这样一个壁垒,让更多经济主体能够更加自由的进入市场,而且这个市场的规则要公平。所以,可以看到在昨天的决定里面体现了要竞争,而且要公平的竞争,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竞争,大家都是竞争的主要部分。凡是有市场可以操控的经济活动一律不要政府干预,我们期待能够释放活力,当然这里面还涉及到释放活力中间导致我们问题的一些根源,这里面比如说过去,其实也是我们前几年在说中国模式的优越性,比如说我们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我们可以由政府来补偿,可以由各地的政府来给予各种各样的优惠政策。那么,优惠政策的本质实际上是一种政策补贴,而且是一种歧视性的补贴,就是给你不给他,这就叫优惠。

  但是,我们看一看老百姓决定里面,这个思维就有很大的改变,甚至提出要禁止和查出违规的、不合法的优惠政策,就是地方政府不能够动不动就靠优惠政策。所以,对我们下一个阶段中央提出的一系列改革措施的一些理解,现在都在争取设立自我贸易区,为什么要设立这个自我贸易区,如果我们还停留在优惠政策设立一个什么区,国家给一个什么牌就意味着国家会给你更多的优惠政策。我们说你这个思维仍然停留在十年以前,十年以前的思维是起了作用的。这以后就和新的一个历史阶段我们对市场经济的理解就不一样了。我们说给你一个什么区名义就给你什么优惠政策,而是在这儿实验一下,什么政策能够推广,只有这样的一些改革,才能在将来的经济发展过程中间,符合我们释放活力,改革经济,这样一个改革的方向,而不是更多的歧视性的政策。当然,中国国家很大,情况不同,各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阶段也不一样,在一定的限度内制定一些优惠政策、特殊政策有的时候也还是根据各个地方情况不同所决定的。

  但是,从改革发展的总的思维上来讲,这个时代逐渐的要过去了。而只有这个时代过去之后,中国的经济才有可能真正的走向以创新为主导的这么一个发展阶段,就是以创新来支持我们的竞争力,否则我们在座的很多企业家你们在竞争的时候,你们最大的精力,最多的时间花在解决什么问题呢?那一定是要和政府打交道,要去争取优惠政策,要去获得便宜的土地,要和地方政府讨价还价,环境的标准可不可以低一点等等问题,哪儿有土地更便宜。

  如果这样的机会存在,这样的经济活动的努力的空间存在,它怎么可能一个企业真正的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技术创新上呢?技术创新的路太遥远了,国家说我鼓励什么,你就说那我投入什么,因为国家鼓励的后面是有优惠的。所以,真正的企业竞争的目标并不是技术创新,而是去争取优惠。为什么这么多产能过剩,是因为各个企业决定投资项目的时候它真正的想法并不是说我这个项目能不能够在我们业内竞争中间,我有竞争力,所以有发展前景。而主要的想法是我这个项目能不能被国家批准,因为国家批准了就意味着不批准别人,批准了我就意味着我可以拿到更多的优惠的资源,可以拿到更多便宜的土地,因为你是国家鼓励的产业,我就可以拿到减免税收的优惠,我深知和地方政府在竞争的过程中间,特别是竞争国内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过程中间,很多地方不只是拿出了优惠,而且是拿出了资金参与这样一个投资过程。在这样的一种条件下,企业怎么可能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技术上呢?所以,真正要使中国经济的发展更好的基于释放微观经济的活力,而且要使微观经济的主体,把主要经济放在技术创新上,这样的经济才有可能进入一个比较持久的增长的好的时期。

  所以,我们就想三中全会的决定,它释放出来的信息,它是一个周全的、集成的改革方案,关键是对中国经济发展,怎么样提升中国的竞争力的思维、政策的思路有重大的调整。所以,我们看到一系列的政策,比如大幅度的减少和下滑各种各样的审批,政府的职能到底能干什么,特别是在政府的定位上面更符合两个性质,一个是法制政策,一个是要服务政府,形成一个统一、公平竞争的秩序,你是为社会,为改革服务,你不是经济活动的投资者,这样一个思路才可能保持中国经济走上一个良性的发展的方向。

  我们回顾十年来我们竞争力年会的议程,我们可以看到,发生很大的一个变化。在每年的竞争力年会的时候我们也配套的有一本叫《中国企业竞争力报告》,这个企业竞争力报告它的题目与我们刚刚展示的竞争力年会的题目也是很接近的,它也反映了这十年来我们对经济增长的一个看法的转变。走到今天,可以看到,我们今年的年会它的主题就是维新图志,怎么样形成一个通过改革,通过全面的改革形成一个更好的国家治理的新举措,提高国家治理的能力,这是三中全会放出来的一个重要的政策的一个信号。中央通过新的改革的思维,新的改革的举措,使得中国的经济真正走向一个更加成熟的一个市场经济的体系。从开放的角度来说,能够使中国的经济体系能够更好的和全球的经济体系接轨和融合,这样才可以使中国的经济能够保持更加强盛的竞争力,实现中华民族强盛的梦想。

  今天作为第一个发言,希望我们在下一步的各个专家与各位嘉宾的讨论中间,他们能够提供关于中国经济发展,关于企业竞争力的更好的建议。最后,我再次感谢各位来参加我们一年一度的企业竞争力年会,谢谢!

上一篇:货币金融数据泼冷水的背后 下一篇:“中国财资奖”助力中国...
想快速阅读本站最新新闻资讯吗?点击右侧RSS订阅本站相关栏目新闻 打印 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