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网站地图 电子杂志
2013-07-11 星期四 农历六月初四 繁体版

中国财资管理网

您所在的位置:中国财资管理网 >> 公司理财 >> 正文

记者体验:互联网理财“宝”安全吗

发布时间:2014-02-21 14:19:58  来源:中国经济网  
新闻导读:有个段子,问神农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什么,答案是“啊,这草有毒”。冒着损失一个月工资的风险,我的工资卡被绑定到了各种互联网理财产品上,好在工资不多。更加担心的是,那个真的会去银行验证预留信息的“宝”是不是也会学习这个“通”的做法。

  有个段子,问神农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什么,答案是“啊,这草有毒”。我最近在干一件类似的事情,亲身测试各种互联网理财的“宝”。

  起因是有朋友问,那些互联网公司推出的“宝”安全吗?我非常肯定地说,安全,你能买到的这些其实都是货币基金,从诞生之日起,还没有亏损过。

  朋友接下来说的话把我难住了,他说,一大笔钱放在网上转来转去,能安全吗?

  为了能解答他的疑问,我决定自己试试。

  冒着损失一个月工资的风险,我的工资卡被绑定到了各种互联网理财产品上,好在工资不多。

  我在某“宝”上曾绑定过一张信用卡,但购买相应的理财产品需要绑定储蓄卡,在我试着要绑定工资卡时,系统告诉我说在银行留的电话不对,需要去银行柜台重新设定,之后才能绑定该储蓄卡,再之后才可以用这张储蓄卡里的钱购买该“”。

  怪异的事情在于,当我在某“通”上面要绑定这张储蓄卡的时候,输入同样的电话号码,竟然通过了。这种结果的出现,原因客服不解释,我的猜测是这个“通”的信息确认程序是逗我玩的,验证信息根本没有到银行的系统进行验证。

  少了这道程序,我顺利绑定储蓄卡,顺利转出了一笔钱买了这个“通”所连接的那个“”。顺利得让我有点担心。

  更加担心的是,那个真的会去银行验证预留信息的“宝”是不是也会学习这个“”的做法。

  除了这些“宝”们主动删减安全防护措施,网络安全的客观环境也并不是那么让人放心。既然聊天软件的密码能被盗,网站用户资料可以泄露,谁又能保证你“网上”的钱足够安全。更何况,这些“宝”们正在急匆匆地抢地盘、吸引客户。

  有密码公司对海外多家电子商务网站的安全性进行了测试,唯一一家得到满分的是那个水果手机的电子市场。作为一个坚定的水果粉丝,我很遗憾他家没有各种“宝”可以买。

  其实,对于客户安全的重视程度,跟技术水平有关,但跟企业的基因更有关。还是我的个人体验,在网上购物,金额稍微大了些,钱刚付到网商的支付平台,银行的电话就打来了,跟我确认是否是我自己支付的。

  这种体验让我觉得,“保守”到有时不顾客户方便的银行显然对安全最重视,那个依靠多年做网上小商品批发的“宝”也还可以,而依靠不断山寨别人产品并打倒别人产品起家的“”,有点悬。

  作为一个图方便,也对网络安全略知一二的理财产品顾客,对于资金安全的担心并不会影响我继续体验各种“宝”,只是希望我的网上理财历程不要以“啊,有毒”结束。

分享到:
上一篇:看私人银行家如何赚钱 下一篇:网上理财真能“马上有钱”?
想快速阅读本站最新新闻资讯吗?点击右侧RSS订阅本站相关栏目新闻 打印 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