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网站地图 电子杂志
2013-07-11 星期四 农历六月初四 繁体版

中国财资管理网

您所在的位置:中国财资管理网 >> 公司理财 >> 正文

富足忙理财 107家上市公司玩转286亿元“闲钱”

发布时间:2012-09-27 22:18:13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张忠安
新闻导读:市场银根持续收紧,“钱荒”四处蔓延,IPO筹钱和上市公司再融资连连飙升,仅9月份,再融资额度超过300亿元。市场分析认为,上市公司巨资理财反映实体经济投资收益过低,而随着部分理财风险的显现,股民要谨慎对待。

\

上市公司热点话题

  市场银根持续收紧,“钱荒”四处蔓延,IPO筹钱和上市公司再融资连连飙升,仅9月份,再融资额度超过300亿元。而另一方面,不少上市公司却“有钱无处花”,忙于投资各种理财产品。今年以来上百家公司累计拿出286亿元用于购买理财产品。市场分析认为,上市公司巨资理财反映实体经济投资收益过低,而随着部分理财风险的显现,股民要谨慎对待。

  刚刚涉世不深的股民小胡对上市公司烧钱理财很不理解:“企业不是从股市融资,把钱投向实体项目嘛,但现在却扎堆购买理财产品,搞不明白。”今年有上百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称,将斥资购买理财产品,累计金额达到286亿元。

  次新股占据半壁江山

  近日,漫步者连发两份关于运用自有闲置资金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公告,同兴业银行签订协议书,分别使用7000万元自有闲置资金购买金雪球0905期人民币常规机构理财产品,以及2500万元购买兴业银行2012年万利宝票据型理财产品,期限均为今年年底。

  根据本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有107家上市公司发布了投资理财产品的公告,合计可购买的理财产品额度为286亿元。而多数公司表示,该部分资金可滚动使用。这也意味着,实际发生金额或更多。

  这些上市公司中,2010年以来上市的次新公司占据大半江山,而环旭电子上市刚两个月,就斥巨资购买理财产品。该公司今年2月20日成功IPO并登陆上交所。而在两个月后的4月28日,该公司董事会开会讨论拿出10亿元的闲置资金购买银行保本理财产品。

  分布:家电、医药等板块

  记者对比也发现,这些“富足”并忙于理财的上市公司主要分布在家电、医药、科技以及部分消费等板块。如家电龙头美的电器3月10日发布公告称,拟投资不超过30亿元的自有闲置资金进行委托理财,而行业内的小天鹅、九阳股份、万家乐等也纷纷表示购买所谓的无风险理财产品。

  洋河股份8月30日表示,该公司和下属子公司江苏双沟酒业合计拿出5亿元购买银行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最高位4.8%。而且过去12个月内累计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尚未到期的金额高达27亿元,占最近一期净资产的27.25%。在医药方面,仁和药业、永安药业、信邦制药、智飞生物、民生投资等都是上市公司理财高手。

  原因:资本“倒卖”扮靓业绩

  同这些“富足”的上市公司忙着理财相反,不少企业却因为“差钱”而频发再融资。数据显示,仅仅9月份以来就有超过300亿元的筹钱方案。有分析认为,在整个银行依然紧张的情况下,部分上市公司动用大量资金理财反映资源配置不均衡,不排除部分企业玩资本腾挪术,先资本市场融资,再购买理财产品,博取差额收益。

  “根据我们的了解,上市公司在公告购买理财产品时基本上都是说利用自有的闲置资金。但这些资金都是从哪里来的可能要打一个问号。部分企业可能通过资本市场融资,暂时补充流动资金,将其转化为自有资金后,购买理财产品,博取市场差价。”一位私募人士昨日告诉本报记者。

  上交所资本市场研究所周长青指出,部分公司之所以热衷于委托理财,一方面在收紧货币政策、楼市调控背景下,中小制造类企业、房地产、矿业等行业资金需求量大,高利贷款的超高回报迅速吸引各路资金进入。

  另一方面部分公司借助上市融资平台,利用公司债或短期融资券等方式获取廉价资金并“倒卖”赚取利差。如海螺水泥在发行了95亿元公司债券,并以1∶1的比例分别用于偿还商业银行贷款与补充公司的流动资金后,不到一个月就立即决定以40亿元的自有资金投资期限为1-2年的理财产品。这也引起市场对其融资理由的质疑。

  另外,虽然今年以来,企业IPO超募现象有所降温,但从热衷理财的企业上市时间来看,超募资金依然是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的重要来源之一。周长青表示,部分新上市公司超募现象导致产生大量的资金闲置,自有资金充沛。

  风险提示

  理财扮业绩风险开始显现

  记者初步统计,近一年来,上市公司购买的理财产品大多数为低风险产品,其中以银行保本型理财产品居多,产品主要投资范围是债券、同业存款等。这些低风险的理财产品的年化收益率平均在5%左右。

  上交所提供的数据显示,上市公司理财主要是委托给银行、信托公司、基金或资产管理公司等来具体操作。而企业是以银行理财产品为主。在收益方面,主要分为保本固定收益和浮动收益两种,部分公司采取了其他的确定方式,如“保本”加“浮动”的方式。而且大部分公司披露了较为明确的预期年化收益率,主要介于5%~11%之间;而绝大部分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都在6%以下,个别公司购买的银行理财产品的年收益率也可高达10%。

  从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看,这些理财产品的确为业绩增色不少。如恒生电子今年上半年共计购买各类理财产品17批次,累计交易金额69600万元,总计收益243.93万元。而该公司同期净利润为5797.43万元。这也意味着,该公司通过理财获得的收益占比达到4.2%,收窄业绩同比下降幅度。

  但也有业内人士提醒,虽然上市公司投资理财产品风险较低,但可能并不像上市公司平时公告所述的属于无风险事项。“因上市公司一般没有披露理财款项的用途和去向,所以风险大小难以判断。而对于受托人为基金或资产管理公司的委托理财,收益确定方式基本为浮动方式,即按合同约定到期日扣除各项费用后的余额确认收益。”周长青在其报告中指出。

  而且市场风险也已经暴露,如亚星锚链投资的信托产品正面临着本金尚未归还的尴尬境界。而新安股份与长安国际信托签署的向浙江正路工贸集团发放45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的信托合同,目前该理财资金已出现逾期。该公司日前委托长安国信向法院提出强制执行申请。

上一篇:全民借贷中遏制上市公司... 下一篇:上市公司最新消息
想快速阅读本站最新新闻资讯吗?点击右侧RSS订阅本站相关栏目新闻 打印 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