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7月15日上午消息,国家统计局周一发布数据显示,中国第二季度GDP同比增长7.5%,环比增长1.7%;2013年上半年GDP同比增长7.6%。这已是中国经济连续第二个季度出现下滑。
分析称,经济的减速对大宗商品生产商的影响最大,因为它们之前是中国经济繁荣的最大赢家。标普的一项研究表明,超过90%的中国最大企业今年将削减总资本支出,这意味着曾经从中国经济的迅速增长时期获利的出口企业将受到冲击。
今年以来,大宗商品市场行情震荡下行。到6月末,钢铁、煤炭、天然胶,电解铜、塑料等价格跌幅均在10%以上,有的达到或超过2成。其中全国钢材价格指数(兰格钢铁网市场监测数据)比年初下降在7%以上,上海螺纹钢主力合约价格一度击穿3400元/吨关口。受其影响,上半年全国生产资料销售价格指数同比下降5%左右,企业实现利润急剧萎缩,并对股市行情形成很大拖累。
大宗商品数据商生意社发布报告认为,大宗商品市场不少“泡沫”仍没有挤出,现有的经济环境、供需状况尚不能支持商品市场触底大反弹。
国泰君安期货研究总监陶金峰则表示,从经济走势而言,中国经济放缓明显,欧元区仍处于轻微衰退,且衰退时间长达6个季度,远超市场预期。相对而言,美国经济复苏势头还好得多,特别是美国就业复苏和房地产复苏更是靓丽,因此,美联储退出QE的市场预期更加强烈,并预期美联储将最早从9月开始缩减购债规模。
基于上述判断,陶金峰预期,下半年大宗商品仍将保持整体弱势运行,商品重心仍可能继续下移,特别是贵金属、有色金属、钢材期货下跌压力更大。农产品则表现分化,部分商品借助炒作天气、收储等题材,可能出现阶段性反弹行情(如豆粕、玉米、菜粕等)。
(彭华模/实习生张瑞晶 综合报道)
所属频道:风险管理
所属频道:财税管理
所属频道:投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