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网站地图 电子杂志
2013-07-11 星期四 农历六月初四 繁体版

中国财资管理网

您所在的位置:中国财资管理网 >> 案例解析 >> 正文

建银精瑞看上自贸区“红利”

发布时间:2014-02-17 11:56:03  来源:中国房地产金融  
新闻导读: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建银精瑞资本用行动表示了对自贸区的积极回应。“我们主要看重上海自贸区未来在资产证券化、房地产基金管理、REITs这些方面有可能会比其他地方先行先试。

  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建银精瑞资本用行动表示了对自贸区的积极回应。

  2013年9月29日,上海自由贸易区正式挂牌成立,一时间吸引了无数关注的目光。同时,大批机构亦将入驻自贸区当成头等大事对待。这其中,建银精瑞资本管理集团董事长李晓东告诉《中国房地产金融》,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人民币将来的可自由兑换,建银精瑞身处上海自贸区改革开放前沿,会积极利用到两个主要平台:资管平台和海外投资平台,目前都已在自贸区进行了注册,并已顺利拿到第一批牌照。

  布局自贸区

  对于为何选择尝试做第一个在自贸区“吃螃蟹的人”,李晓东只用了最简单的一句话概括,“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

  李晓东认为,上海自贸区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其实是一种压力的产物。如果把中国2002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看作是“1.0版本”,而现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已经进入到“2.0版本”的时代。

  “中国用了十年的时间加入WTO,并在过去十年凭借制造业等出口导向型的行业,成为世界经济全球化浪潮中的最大赢家。” 李晓东说,“随着WTO‘2.0版’多哈回合的谈判受挫,老牌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的尖锐利益矛盾集中凸显,很多国家亦另起炉灶,建立区域性的贸易组织,如近年由欧美发达国家主推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和‘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定(TTIP)’,目前都未邀请中国加入谈判。”

  “中国如果不尽快地选择加入这些‘2.0版’的组织,未来就将面临边缘化,这肯定不行,所以上海自由贸易区先行先试,对未来帮助中国加入会有很多利好。”李晓东认为,上海自贸区最引人注目的是还没有正式设立,就宣布4条法律不在自贸区内实行,同时拟对行政审批实行负面清单,在政府管制的架构上甚至在法律体系上留下了很大想象空间,这可能比税率降低等优惠政策更为意义重大。

  “说有什么具体的好处现在也不清晰,但我觉得自贸区至少有去探索去试错的空间。没坏处,也许有好处,所以我的想法很简单,积极布局,马上跟进。”李晓东表示,在获悉上海自贸区获批之时,他立刻决定将本来已选好址的两下属公司改设在上海自贸区内,除了是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之外,也符合建银精瑞资本的自身战略布局。

  介入海外投资

  “起而行”的建银精瑞,在上海自贸区内已经设立了两家分支机构,分别是海外投资公司和房地产资产证券化公司。

  据介绍,专做海外投资的PE基金管理公司是与国内另一家机构合作完成,目前已经完成注册,定名为“珈南资本”,主要涉及海外地产投资,包括住宅、商业、办公等传统业态,未来也会涉足养老、旅游、酒庄、农场等非传统地产业态。

  “现在国内流动性泛滥,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比较大,积极地开拓海外投资也符合国家的政策。” 据李晓东透露,随着未来利率市场化,人民币国际化这两个进程节奏,建银精瑞在海外投资上已经在做积极部署,目前第一批收购的物业已经签约,第二批、第三批也正在积极布局中。

  珈南资本CEO焦谷也指出,当前中国人的海外地产投资大部分是由移民需求带动,因此,珈南资本会从“移民地产”入手,大方向上主打“移民+投资”的地产概念,满足中国人在地产领域的全球资产配置需求。

  在具体的操作层面上,首先会从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周期,以及各国的房地产周期选择移民型国家;第二步,选定国家后,会与精通当地市场的银行、开发商、顾问公司、物业管理公司等达成战略合作,进行利益绑定,借用合作伙伴在当地的资源、专业优势、品牌等,以比较合理的价格收购目标物业,由当地资产管理团队管理提升物业价值后再出售,实现收益。

  “我们地产PE跟开发商做海外投资是完全不同的。”李晓东指出,开发商可能是去外面买一块地做开发,在当地销售或吸引国内客户购买,而地产PE更多是把金融特色突出。

  “第一我们会全球布局,为投资人重点挖掘价值洼地,2014年我们最看好的是欧洲。第二,我们的基金会跟当地银行合作,成立合资公司,充分整合当地资源。”李晓东认为,这样的商业模式非常清晰,投资周期也能够控制,最重要的是,开发商投海外资产是自己赚钱,而作为地产PE,能够让国内投资人分享到投资成果。

  蓄力资产证券化

  与瞄准海外市场相比,建银精瑞资本在自贸区设立的资管平台则偏重国内,该子公司也是与其他机构合作建立。

  “我们主要看重上海自贸区未来在资产证券化、房地产基金管理、REITs这些方面有可能会比其他地方先行先试。”李晓东称,中国的金融创新本身就相对落后,相较而言房地产的金融创新就更受压抑。

  他认为,房地产金融创新缺乏,并不是市场不需要,且这种金融创新未必是推高房价,而是原来所有的中国房地产金融、投资都主要集中在为房地产的增量服务,如银行、信托、基金也主要是以开发贷等形式提供开发期的短期融资为主,主要服务于房地产的增量。然而,随着房改的深入推进,房地产的存量越来越大,全国差不多有400亿平方米的存量。如何用好增量,盘活存量,在这400亿平方米左右的市场中寻找商机将成为未来的蓝海。

  “要盘活存量依靠现有的金融工具很难实施,我们十分期待创新性的金融工具的出现,如REITs以及房地产资产证券化工具。所以我们看好房地产的资产证券化,积极布局上海自贸区,希望借助上海自贸区的金融创新、政策红利,推动房地产金融工具的创新。”李晓东表示。

  “资产证券化其实是有机会的,我们现在用私募的架构,按照房地产信托基金的原理做资产证券化的产品。不能在A股市场挂牌,但交易所可以提供转让服务,尽管流动性没那么好,但依托于此可以把产品先做好。”李晓东指出,最终建银精瑞资本是在为房地产信托基金的推出面市做准备,“简单地在红海里去竞争,并不是最好方向,尽快地跨越红海进入蓝海,这个是建银精瑞未来几年要做的事。”

分享到:
上一篇:全国首部金融地方法规将... 下一篇:迪拜自贸区雄起之路
想快速阅读本站最新新闻资讯吗?点击右侧RSS订阅本站相关栏目新闻 打印 RSS